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駐日美軍開始從沖繩撤走約9000名海軍陸戰隊員(總數1.9萬人),並將這些人員轉移到關島和夏威夷。
這一行為瞬間引起熱議,因為自二戰結束以來,沖繩一直是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據點。
這次突然的撤軍行動,其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麽呢?
首先,我們來看官方給出的解釋:日美兩國聲稱,此次調整是為了回應沖繩民眾對美軍長期駐紮產生的不滿。
畢竟,美軍在沖繩的存在確實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不少困擾,包括生活上的不便以及頻繁發生的醜聞事件,使得抗議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如果美軍真如此在意當地民眾的意見, 那麽其全球其他地區的30萬駐軍早都該收回去了吧? 因此這個理由聽起來並不那麽可信。
更令人信服的原因可能與地緣政治有關。
最近中國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部署,其中包括100多艘艦船、100多架軍機和無人機。這一動向比之前的「聯合利劍」A和B規模都要大,明顯增加了美日兩國的緊張感。
美國多年來一直擔心,一旦台海發生沖突,中國會優先攻擊沖繩和關島的美軍基地,以此限制美國的幹預能力。
在這種背景下,將部隊轉移到相對安全的關島甚至更遠的夏威夷,似乎成為一種戰略上的合理選擇。
這個決定也對沖繩的局勢產生了深刻影響。
沖繩自1879年被日本吞並為琉球王國後,就不斷有聲音呼籲獨立。美軍的撤出或許會刺激這一願望的升溫。今年沖繩知事玉城丹尼在聯合國譴責美軍基地對和平的威脅,這種指責只會在美軍減少駐紮後更加響亮。
盡管從沖繩撤走約9000名美軍,但美軍仍將保留10000人駐紮。而這並不意味著抗議會停止,反而可能愈演愈烈, 最終美軍全部從沖繩撤出,才是當地民眾的期望。
然而,美國似乎無意徹底放棄沖繩這一戰略要地,這也使得美、日、沖繩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
此次撤軍還引發了台灣地區的高度關註。
有媒體驚呼「 第一島鏈變天了 」,因為這一改變可能影響美國70多年來針對中國的遏制戰略,島內認為美軍對華策略已經「失衡」,對「第一島鏈」掌控能力也已經下滑。
此外,台灣防務部門不僅不考慮背後的原因,竟然還公開呼籲周邊國家,例如日本南韓菲律賓等保持警惕。
台當局現在完全擋不住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又沒有軍力應對,美國新總統川普也避談武力保台。
種種因素導致,賴清德當局只能繼續造謠, 稱解放軍隨時可能發動襲擊,於是呼籲周邊幾個美國小弟,想讓他們強硬表態:諸如保護台灣、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之類的。
但其的呼籲並未得到實質性響應,因為解放軍這次「只做不說」的軍演,屬實夠震撼的!周邊國家 心理 跟明鏡似的,連美國都開始撤軍了,他們還敢主動叫囂找死嗎?
觀察者認為,第一島鏈作為美國在亞太的核心防線,雖然由日本等經濟已開發國家和美軍基地組成。但是,美軍調整駐紮人員,並不代表美國要放棄這一重要鏈條。
事實上,美國在亞太地區精心布置了三條「島鏈」戰略,其中以「第一島鏈」為重。
一旦中美關系緊張,駐琉球美軍若想幹涉台海,只能依賴運輸工具進行兵力投送,而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將成為中國高超飛彈最先突襲的目標之一!
面對中國飛彈部隊的打擊,美軍很可能連一輪襲擊都扛不住!到時候美軍很難取得制空權和制海權,也就無法對台進行武裝幹涉。
因此,美軍撤出部份駐軍是戰略上避免「進退兩難」的情況。
此時,美軍被動防禦甚至淪為人質的風險顯而易見。這才迫使美國重新評估區域控制力,調整軍事部署。
盡管撤軍讓外界猜測美國是否會繼續堅持「第一島鏈」戰略, 但美國撤走9000人對我們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美國作為全球頂尖的「棋手」,調整手中的「棋子」,用意肯定不單純,看上去是主動讓步,但下一招、再下一招,很可能將是更激烈的「落子」。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一方面,美軍可能會鼓勵菲日韓這些國家增強自身的軍事能力(從美國軍購),以填補美軍撤離後的空缺,同時也為美國減輕軍事和財政壓力。
另一方面,則是給這些國家「松綁」,透過慫恿這些「代理人」「棋子」主動挑事,幫美國達成其想要的戰略目標, 也就是繼續全方位的遏制中國,這一點,還需要我們繼續警惕!
膽敢挑釁者,必遭反制!膽敢冒頭者,殺雞儆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