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海軍需求不斷提升,服役時間漸長的遼寧艦,效能或將難以滿足當前要求,預示著它在中國航母艦隊中,或將率先迎來退休的時刻。
若遼寧艦退休,其處置將成為重大挑戰。有人提議將其出售,但關鍵問題浮現:在全球範圍內,誰會成為這艘航母的新買家呢?
中巴兩國關系融洽,若巴基史坦表達購買意願,中國出售的可能性極大,雙方合作前景樂觀。
然而,巴基史坦購買遼寧艦的可能性受限於一個關鍵因素:資金不足。
巴基史坦經濟狀況欠佳,其全國GDP總量僅約3000億美元,這一數位顯示其經濟實力難以支撐航母等大型軍事裝備的養護費用。
昔日,印度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航母,即便是4萬噸級的二手航母,也需斥資超20億美元。以購買俄羅斯高爾什科夫號(今維克拉瑪蒂亞號)為例,印度被俄羅斯加價至29億美元,足見航母之昂貴。
這僅僅是航母的建造費用,若要使其全面運作,還需配備完整的艦載機群、驅逐艦與護衛艦等輔助艦艇,整體成本更為龐大。
在驅護艦領域,055大型驅逐艦的建造成本高達約60億元,而052D驅逐艦的造價也不菲,約為40億元人民幣。
航母編隊通常由2至4艘驅逐艦為核心,輔以數艘護衛艦,並搭配一至兩艘攻擊型核潛艇,共同構成強大的海上力量。
後續階段,維護與修理工作必不可少,這兩項費用加在一起,構成了龐大的資金需求。
巴基史坦每年的軍費預算約為70多億,若要籌集足夠的資金購買航母艦隊,恐怕需要其軍隊節省數年開支,這樣的巨額投入實屬不易。
巴基史坦對於航母這一選項,並未納入考量範疇,因其實際需求與航母的戰略定位並不吻合,故無需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實際上,即便是讓巴基史坦采購先進的055或052D驅逐艦,其高昂的維護費用也會讓巴基史坦難以承擔,養護起來將十分吃力。
巴基史坦因其規模限制,維持幾艘4000噸級驅逐艦作為主力艦隊已相當不易,這對國家海軍力量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沙烏地購買遼寧艦的可能性極低,考慮到其地理位置,擁有航母並不符合沙烏地的戰略需求,因此,沙烏地並不適宜擁有這種大型水面艦艇。
沙烏地若妄圖僅憑航母贏得海戰,無疑是癡人說夢。其海軍實力遠未達到能依賴航母制勝的水平。
贏得海戰需依賴強大的航母編隊。利用密集的航母編隊突破敵方艦隊防空,可有效摧毀其主力戰艦,確保戰鬥勝利。
單一航母的海戰效能,遠不及多艘驅逐艦配備遠端反艦飛彈的組合。後者在實際作戰中,能提供更強大的火力支援與戰術靈活性。
鑒於沙烏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它實際上並不需要動用航母來對敵對勢力的地面部隊實施空中打擊。
隨著以色列、美國等國與沙烏地關系的日漸冷淡,沙烏地開始感受到在這些國家面前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性,亟需采取措施保護自己。
針對此類需求,沙烏地阿拉伯最迫切的需求是裝備驅逐艦,並配備先進的反艦飛彈系統,以增強其海上防禦與攻擊能力。
因此,沙烏地購買中國航母的機率較低,但對中國驅逐艦的采購意向卻相當明顯,存在不小的可能性。
遼寧艦與俄羅斯有著深厚的歷史聯系,它源自前蘇聯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系列,具體為二號艦瓦良格號,經過改造後成為現在的遼寧艦。
蘇聯解體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僅剩兩艘,其中一艘歸屬俄羅斯,另一艘則停泊在烏克蘭的船塢裏,靜待命運。
若俄羅斯能購得遼寧艦,其船員經簡短培訓即可熟練操作,因為俄海軍現有一艘與遼寧艦同源的艦艇正在服役,操作經驗可直接借鑒。
另外,俄羅斯方面存在對遼寧艦采購的意向,他們希望能獲得這艘艦艇,以滿足自身的海軍發展需求。
俄羅斯視自己為大國,因而期望擁有航母以增強軍事實力。他們渴望航母的服役,以彰顯國家的強大與海軍的雄風。
然而,俄羅斯目前唯一在役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自2017年進廠維修以來,歷經多年,至今仍未能修復完畢。
許多人深信俄羅斯已無力修復這艘航母,而其遲遲未讓其退休,背後原因可能是為避免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航母缺失的獨一份。
若中國考慮出售航母,俄羅斯極有可能會選擇購買遼寧艦,鑒於其對航母的需求及兩國間的軍事合作背景,這一交易前景頗為可觀。
俄羅斯的部份杜馬成員曾數次建議,考慮回購中國的遼寧艦航母,旨在將其部署為黑海艦隊或其他重要艦隊的領軍艦艇。
俄羅斯內部有提議購買遼寧艦的意向,鑒於庫茲涅佐夫號狀況日益惡化,俄羅斯可能會就此事向中國提出請求,尋求合作可能。
中國方面將遼寧艦對外出售的可能性並不大。盡管有外界猜測,但中國出售遼寧艦的意願並不強烈,這一立場相當明確。
作為中國首艘航母,它極具象征價值。退休後,其最可能的歸宿是拆除武器系統,轉變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改造成航母主題公園等場所。
若國際形勢出現重大變動,諸如俄羅斯急需航母於東歐對抗北約,且面臨無航母即無法應對的緊迫情況,中國有可能會考慮將遼寧艦出售給俄羅斯,盡管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