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2年,中國經歷了一場對印自衛反擊戰,展示出足以使印度軍隊在隨後數十年中避免與中國再次開戰的實力。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似乎印度人開始忘記那次沖突帶來的教訓,導致在近年來印度再次幾度接近引發與中國的沖突。
在2023年4月,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上將退休。
退休的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上將
在他卸任之際,他釋出了一本名為【命運的四星】的書,在書中他透露了2020年8月31日印度差點與中國開戰的事件。
根據納拉瓦內的描述,沖突的起源是中國在加勒萬小河口三角洲設定了兩頂帳篷,這阻斷了印度的巡邏路線。
為了保證巡邏通暢,印度軍方要求中國解放軍拆除這兩頂帳篷。
中國方面在自己的領土上建設防禦工事,自然不接受印度的要求,這使得印度決定對「惡霸鄰居」發起挑戰。
到了8月29日,印度軍隊占領了周圍幾個關鍵的高地(熱欽山口),中國解放軍迅速察覺到這一動向,並在31日向前線派遣了裝甲部隊。
印度軍方發現解放軍的坦克車越來越接近,甚至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印度方面極為緊張,於是當時負責前線指揮的納拉瓦內急忙聯系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和總理莫迪,詢問是否開火。
但納拉瓦內只能得到模糊的回答,莫迪讓他自行決定:
「這完全是一個軍事判斷,按你認為適當的方式行動。」
需要註意的是,解放軍的坦克部隊並不是一次性迅速到達印軍前線的,他們是緩慢推進的,這給了納拉瓦內充分的時間作出反應。
解放軍的裝甲部隊
根據納拉瓦內在書中的記述,他在這段時間內至少打了10多個電話給莫迪和辛格,尋求指示,但得到的答案都不明確。
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納拉瓦內決定掌握局勢,當時中印雙方的坦克部隊已經相距僅有500公尺。
理論上坦克的有效作戰範圍是約2公裏,500公尺的距離足以讓雙方進行數輪交火。
此時,印度北方司令部司令尤格什·庫馬爾·喬希中將也聯系納拉瓦內,詢問是否應該開火。
印度北方司令部司令尤格什·庫馬爾·喬希中將
最終,納拉瓦內作出了不開火的決定,避免了戰爭的爆發。
同時,納拉瓦內還與中國方面進行了電話會談,初步討論了沖突問題。
2020年9月4日,中印兩國國防部長在莫斯科會晤,討論邊境對峙問題。
直到2021年1月25日,經過九輪軍長級會談後,雙方才簽訂了「脫離接觸協定」,開始撤回部隊。
中印軍長級會談
為何印度會發起沖突
這一事件極具危險性,一旦印方開第一槍,中方必將立即還擊,可能引發一場新的對印自衛反擊戰。
實際上,對於熟悉中印邊境歷史的人來說,這並非1962年後雙方的首次重大沖突。
此前還有眾所周知的加勒萬河谷沖突。事實上,加勒萬河谷的沖突只是中印邊境常態下的沖突之一,之所以聞名,是因為中國公開了這次沖突的細節。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及其後數十年的邊境沖突,根本原因在於印度試圖利用民族主義來增強國內團結。
印度這個概念本是英國劃定,將多個土邦、王國和部落整合在一起。英國撤退時,印度內部仍然存在許多分裂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尼赫魯希望透過一場軍事勝利來建立自己的威望,用民族主義解決國內分歧。
尼赫魯
進入21世紀,印度內部依舊分裂,莫迪政府同樣需要依賴民粹主義來維持穩定。
與印度緊鄰的強大中國,自然成為激發印度民粹情緒的理想物件。
印度內部並非一心一意
無論是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還是之後的邊境沖突,核心問題都在於印度缺乏有效的追責機制,高層層面頻繁甩鍋。
正如我們提到的2020年8月的事件,莫迪和印度國防部長讓納拉瓦內上將「自行判斷」,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卸責任。
莫迪
一旦中印沖突爆發,莫迪可以指責是納拉瓦內自作主張導致雙方交火。
如果中國首先行動,擊潰印度防線,那麽莫迪同樣可以將「戰敗」的責任推給納拉瓦內,稱其指揮失誤。
需要註意的是,當前的印度政府與軍方並非同心同德。
像中國這樣「黨指揮槍」的情況在全球範圍內相對罕見,更多的是文官與軍方的內鬥。
莫迪與軍方
這導致印度政府借助「外部威脅」中國來激發民粹情緒,增強國內凝聚力,但實際上並不希望與中國開戰。
然而,印度軍方對此看法不一。
當責#圖文新星計劃#任明確可能落在政府頭上時,印度軍方並不排斥首先開火,即便他們清楚無法取勝。
理解這一點後,不難看出印度對中印邊境爭議的復雜性。
中印邊境
至於納拉瓦內沒有下令開火的核心原因,是因為印度政府將決策責任推給了他,要他承擔全部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