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同樣承受傷亡,為何二戰後期蘇軍老兵越打越多,德日老兵越打越少

2024-07-29軍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沖突裏,軸心國跟盟軍的爭鬥到了最激烈的時候。在這場大家齊心抗擊暴政的戰爭中,蘇聯紅軍還有德、日兩國的軍隊都有很多傷亡。但是,隨著戰爭不斷推進,有個讓人搞不明白的問題出現了:為啥到了二戰後期,蘇聯的老兵好像越來越多,可德國和日本的老兵卻慢慢變少了?

這背後藏著的秘密不只是戰術和戰略有所不同,還涉及到國家體制、社會動員的能力以及人民對戰爭的參與感等好多方面。

一、德日這兩個國家的人口以及兵力的大致情況

二戰那會,世界的格局被兩股強大的軸心國力量把控著,德國跟日本在這場全球範圍的沖突裏充當了關鍵角色。不過呢,就算它們的軍事擴張給好多國家帶來了從來沒有過的威脅,可德國和日本在人力方面的動員存在局限性,這對它們的戰爭成果有著很深很遠的影響。

日本,這東亞的島國,二戰那會總人口大概有 7000 萬,在當時的亞洲國家裏,這個數挺多的。可這 7000 萬人裏,只有大概 1500 萬男性到了服役的年紀,而這裏面能直接派到前線打仗的也就大約 700 萬人。這個數說明,日本人口雖說不少,但能在軍事動員上用的範圍卻比較有限。這種有限不光影響了日本打仗時的戰略安排,也限制了它在多個戰場打仗的本事。

同樣,在歐洲大陸的那一頭,德國也碰到了差不多的難題。雖說德國本土人口是 6600 萬,可要是把整個歐洲的德意誌人口都算上,這數位就漲到了大概 8000 萬。這 8000 萬人裏,到了服兵役年齡的男性大概有 1700 萬,能真正被派到前線打仗的人數則在 900 萬到 1000 萬左右。德國在整個歐洲進行的人口動員,體現出它在戰爭初期能快速擴張的一個緣由,不過,同樣的,到了服兵役年齡男性的數量也變成了德國軍事力量擴張的一個制約因素。

二、在 1943 年之前的德國和日本的軍力

1943 年的時候,就算經歷了長期戰爭的消耗,德國跟日本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戰鬥力杠杠的。德國服役的士兵大概有 900 萬,日本的軍隊規模將近 500 萬。這陣子,兩國在好多戰場上都有讓人矚目的軍事成果,從歐洲到太平洋,軸心國的軍隊在戰略方面表現得靈活又高效,執行力特強。

德國在東線跟蘇聯紅軍作戰時,其軍事策略特別顯眼。就算面對蘇聯很強的軍事壓力,德軍靠著精心弄的作戰計劃和靈活改變戰術,成功地防守住還反擊了,讓蘇聯的進攻老是碰釘子。德軍的機械化部隊,有坦克和飛機幫忙,能很快地插進蘇軍防線,搞突襲和包圍的戰術,就算人數少處於下風,也能在戰場上拿下關鍵的勝利。

同時呢,日本軍隊在太平洋跟東南亞的戰場上,獲得了一連串重要的勝利。日軍靠著他們特有的那種快速機動的戰術,還有嚴密的指揮控制,順利占領了好多重要的戰略地方。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航空母艦跟海軍力量,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給了美國和它的盟國狠狠的打擊,日本海軍的精英飛行員在空戰裏表現出了特別高的技藝和很大的勇氣。

不過,德國跟日本在軍事上取得成功可不是沒付出啥代價。戰爭一直打下去,這兩國的人力和物資供應都開始變得緊張啦。就說德國在蘇聯的戰線上吧,雖說取得了一些勝利,可蘇聯紅軍抵抗得越來越堅決,德軍進攻的速度慢慢慢下來了,戰線也有拉長的情況,這給德國的後勤補給和兵力調動帶來了特別大的壓力。

日本這邊,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很快就擴大了控制的區域,可隨著美國跟盟軍在太平洋展開反攻,日本在海外的據點逐漸有了被削弱的危險。尤其是美軍的「島跳戰術」,把日本在太平洋的戰略防禦線給破壞掉了,一些重要的補給線和通訊線也被切斷,這就讓日軍在某些戰場上持續作戰的能力受到了影響。

三、1944 年之後的轉折點

到了 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出現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德國和日本這倆軸心國,碰到了從來沒有過的軍事難題。這一年意味著盟軍在好多戰線上開始占據了決定性的有利地位,可德國和日本的軍隊卻慢慢被打壓和困住了。

德國軍隊在東線老是被蘇聯紅軍接連打擊,特別是碰上了蘇聯歷史上有名的「十次打擊」裏的好幾回重要進攻。這些進攻可不只是在前線往前推那麽簡單,主要是靠精心安排的圍殲戰術來幹掉德軍的有效作戰力量。蘇聯紅軍深入到德軍後方、把德軍圍起來、切斷德軍的供應路線,接著集中兵力來一通消滅性的打擊。這麽一通操作下來,德國軍隊損失慘重,據估計,差不多 200 萬德軍野戰軍的主力在蘇軍的圍殲戰裏被消滅掉了,這對德國打仗來說絕對是淪陷性的一擊。

蘇聯紅軍的圍殲戰術不光把大量德軍兵力給消滅了,還長期破壞了德軍的士氣與戰鬥力。德軍的指揮架構受到沖擊,好多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和士兵在戰鬥裏死了,這對想要穩住防線、重新組織進攻的德軍來講,是特別沈重的打擊。因為前線部隊一直失真失,德國只能動用本來就很緊張的人力儲備去補充軍隊,可這些新補充的隊伍常常缺少足夠訓練和戰鬥經驗,沒法有效地補上前線的空當。

同時呢,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了很嚴峻的挑戰。美軍弄的「蛙跳戰術」把日本在太平洋的軍事據點給大大削弱了。美軍挑著日本那些關鍵的島嶼打,不碰設防嚴實的島嶼,這既省了寶貴的軍事資源,又讓日本的防禦線碎成一塊一塊的。美軍每占一個島,很快就建空軍基地,給下一輪進攻幫忙。這麽一來,日本在太平洋的防禦系統慢慢垮了,好多重要的戰略點也控制不住了。

四、蘇聯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

蘇聯在二戰裏的犧牲,肯定是所有參戰國家當中最重的。它遭受的損失,不只是數位看上去很淒慘,還深深影響了它的人民和國家。在 1941 年到 1945 年的衛國戰爭那段時間,蘇聯紅軍的兵力一直都在 600 萬以上,這數位的背後是蘇聯人民的重大犧牲和不停努力。

在整個戰爭階段,蘇聯總共動員了將近 4000 萬人,這數量差不多是其戰前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呢。在這場從來沒有過的全民戰爭裏,差不多每個蘇聯家庭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和戰爭沾上邊兒了,不管男女,不論老少,都透過各種辦法為戰爭的勝利出了力。蘇聯的軍事和民用工業在戰時也全面地做出了調整與轉變,從而滿足前線對武器、彈藥、食品還有其他物資的大量需求。

蘇聯在戰爭中的傷亡數量簡直嚇人,一共 2900 多萬人呢。這當中,有 900 多萬紅軍士兵在前線丟了性命,好多都是在保衛國家、抗擊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奮戰裏犧牲的。這樣的損失數量,其他任何參戰的國家想都不敢想。這不但體現了蘇聯軍隊在戰鬥時的英勇和頑強,也表明了蘇聯人民在戰爭中遭受的巨大痛苦和做出的巨大犧牲。

蘇聯的衛國戰爭可不單單是軍事方面的較量,更是一場深入的社會動員以及人民戰爭。蘇聯 和共產黨借助廣泛的宣傳與教育,點燃了人民的愛國之火,讓大家都渴望勝利。從最東邊到西邊的戰場,從北極的寒冷區域到南方的溫暖平原,整個國家緊緊抱成一團,一塊兒應對這場關乎生死的考驗。

在戰爭最為艱難的當口,蘇聯人民表現出了特別高的犧牲精神,還有那絕不屈服、絕不放棄的戰鬥意誌。就算是人力資源緊張到了極點,蘇聯依然能不停地給紅軍補充和增援人員,這種情況在戰時的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蘇聯的戰爭工業在特別困難的狀況下還實作了像奇跡一樣的增長,給前線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裝備和補給。

五、從人力資源角度看戰爭

蘇聯能在二戰中保有並動員起大規模的軍隊力量,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獨有的社會制度以及全民動員的策略。蘇聯的政治體制能讓國家迅速、有效地調配資源和人力,碰上法西斯的威脅,這種調配能力達到了頂點。從戰爭剛開始時的緊急征兵,到後來的全民抗戰,蘇聯的社會制度給它在極端狀況下維持作戰行動提供了根基。

在蘇聯紅軍解放的各個地區,緊接著都開展了新的征兵行動。這不光是要填補前線兵力的損耗,也是為了強化對新解放區域的把控,還能迅速把這些區域歸入蘇聯的戰時經濟與社會體系當中。這種做法成功地把解放區的人力變成了蘇聯紅軍的戰鬥力量,同時還增進了人民對蘇聯解放軍的支持與信任。

蘇軍在戰爭的時候展現出了特別讓人難以相信的機動性與靈活性,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其「邊打邊補」的戰略。從窩瓦河到波蘭,蘇聯紅軍一路解放那些被占領的地方,一邊征兵一邊補給,保證了軍隊的數量和品質一直處在相對占優的狀況。這種戰略的推行,讓蘇軍在跟德軍的對抗裏慢慢掌握了主動,特別是在戰爭的後期,德軍已經沒什麽力氣的時候,蘇軍的這個策略就顯得尤其重要。

蘇聯的這種動員形式可不單單是征兵。到了戰時,蘇聯展開了全方位的經濟動員與社會動員,所有資源全都投入到戰爭裏了。像農業、工業、科技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全都被納入了戰爭體系,為的是保證前線的蘇軍能有充足的物資供應和後勤保障。這種全民參戰的模式,大大增強了蘇聯抵禦外來侵略的本事。

【二戰時日本「學徒動員」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