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一群駐印度的英國士兵,悄悄入侵到西藏的阿克塞欽地區。他們的目的是侵入新疆腹地,而阿克薩欽地區正是重巒疊嶂的青藏高原,通往新疆的必經之路。就這樣,阿克塞欽這3.3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在中方沒有承認的情況下,由英國測繪官強森,不聲不響地劃到了英印的屬地內。稱為"強森線"。
19世紀後期,俄國對新疆蠢蠢欲動。英國為了趕在俄國前面,在新疆地區爭取最大利益,開始把原來的"強森線"向中國昆侖山一線移了移。
但是這兩次劃線,沒有一次得到中方的承認。
1947年,印度獨立。他們欣然接受了英國殖民者當年在劃線上撿的這個"大便宜",但是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堅決反對。目前,阿克塞欽這塊屬於西藏的聖地,依然在中國的控制之下。
這是中印邊境在西線上的爭端,已經一波三折了,東線上的糾紛卻更加激烈。
在1700公裏長的中印分界線上,東線一段共出現了"中印傳統習慣線"、"外線"、"內線"、"麥克馬洪線"以及"趙爾豐勘劃線"等五種不同的劃線方式。
1826年,英國殖民者發動侵緬戰爭,透過【楊達條約】從緬甸手中得到了毗鄰西藏的阿山姆地區。英國當局為此還劃定了一條不同於"中印傳統習慣線"的邊界線,稱之為"外線"。由於英國的統治勢力不能有效到達"外線"範圍。所以他們在"外線"以內勘劃了實際控制邊界的"內線"。這種一廂情願的劃線做法,讓內線和外線之間空出了幾公裏的區域,成為了日後爭議的所在。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駐藏大臣趙爾豐勘劃察隅南側邊界,將察隅以南納入清朝統治版圖。但英國當局並不承認此線。於是1913年,西姆拉會議召開。在會議上,英國代表麥克馬洪以秘密換文的方式,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紮達成了"麥克馬洪線"。這一秘密換文,當時的中國政府並不知情。
1936年"麥克馬洪線"才第1次出現在英屬印度地圖上。這條已經規劃好了的線為什麽時隔20多年,才正式出現在地圖上呢?因為當年的那次「麥克馬洪線」密談,根本就是一個騙局。
有新的史料顯示,在西姆拉會議上,根本就不存在"麥克馬洪線"。可笑的是,這個問題還是英國歷史學家自己披露的。英國學者阿拉斯泰爾·蘭姆出版的【中印涉藏關系史(1904~1914)——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一書,就詳細地揭露了麥克馬洪線的偽造過程,這是英國和印度苦心孤詣編造的一個謠言。
這條根本就不存在的線,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卻成為了他們在中印邊境東線上索要領土的依據。
新中國成立後,印度依然不斷在邊境上搞小動作。中國一直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希望透過友好協商來解決問題。但印度卻因此認為中國"人善好欺"。甚至傲慢到想要透過武力解決領土爭端。
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批準"裏窩那作戰計劃",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東西段先後越線,企圖壓迫中國軍隊後撤。面對印度軍隊的攻勢,中國軍隊開始奉命反制,在東西線分別增加哨所。同時,中央軍委制定了"二十字方針":
"決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魯見印軍沒有逼退中國軍隊之後,決定采取軍事行動。印度軍隊隨之發動大規模進攻。
就在此時,美國媒體向曾經和中國軍隊交過手的麥克亞瑟詢問對於這場戰爭的看法。當時在北韓戰場上名聲掃地的麥克亞瑟,已經很少出現在公共視線中。這次卻在記者面前生氣一般地高喊:
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他純屬有病!
在1962年這個時間點上,麥克亞瑟這句話是說給誰聽的,不言而喻。麥克亞瑟說出這種話並不奇怪,因為在1950年,他就嘗到過中國陸軍的厲害。
時間回到12年前,當時在北韓戰場上指揮十六國"聯合國軍"作戰的麥克亞瑟,比12年後的尼赫魯還要囂張。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沒有被戰火燒到本土的美國,其綜合國力也遠超60年代的印度。而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百廢待興,比1962年時期更加弱小。就在新中國被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一只"兔子"就把一只"獅子"頂了一個大跟頭。
麥克亞瑟在發動仁川登陸後,可謂勢如破竹。自信過頭的他大膽認為:中國不是不能出兵,而是根本就不敢出兵。
然而事實狠狠打了這位"16國聯軍"統帥的臉。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發動了第1次戰役,將腳步已經伸到鴨綠江邊的美軍打退到清川江以南,此戰共殲敵1.5萬余人。隨之而來的第2次戰役,彭德懷又給麥克亞瑟布下了天羅地網,殲敵3.6萬,把美軍打退400多公裏。誌願軍基本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地區,扭轉了整個北韓戰局。一向嘴硬的麥克亞瑟,此時也不得不承認中國陸軍的強大:
美國是在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可笑的是,直到第2次戰役結束,他還不知道誌願軍的最高指揮官叫什麽。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撤了麥克亞瑟的職。從此,這位70歲的老頭進入到了風燭殘年的晚年,他很快被時代遺忘,被後世嘲笑。愛出風頭的他在生命得最後十幾年中,也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了。而那場戰爭,也成為了美國70年都不願提及的一段恥辱。
所以麥克亞瑟才於1962年發起了對尼赫魯的警告,而事實也確如他所料。
面對印度的不斷挑釁,中國軍隊於1962年的10月20日開始,對入侵的印度軍隊進行自衛反擊。戰爭持續了一個月,於1962年11月22日結束。尼赫魯本以為這是一場很有把握的戰爭,但結果是,中國軍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戰爭結束時,中國軍隊已經把勝利推到了"麥克馬洪線"以南。
這場戰爭給印度帶來了長期的陰影。直到今天,很多印度人,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員和軍方人士,都難以擺脫戰爭失利的陰霾,把"中國威脅"看作印度最大的敵人。此戰過後,尼赫魯在印度的聲譽一落千丈。1964年5月,尼赫魯在傷心悲憤中去世,他在快步入天堂時,卻以一個月陣亡4383名印度軍人為代價,輸掉了一場他誌在必得的戰爭。他和麥克亞瑟得到了同樣的結局。
派駐的美國軍事專家理察·安德魯斯準將曾評價這場戰爭:
這是一場中國式的"殲滅戰"。我們在韓戰中多次領教過這種手法。印度前方的補給線,完全被切斷。他們在缺乏食物的狀態下,開始大面積渙散。隨即,中國軍隊抓住有力時機,發動了殲滅戰。短短8個小時,印度號稱"東亞1、2旅"的2支主力,被盡數殲滅。
這場戰爭的失敗,完全是印度以及尼赫魯的咎由自取。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前提下,多次表現出希望透過和平談判化解爭端的立場,但是印度依然不依不饒。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們看一看,到底誰的炮彈更硬。就像美國第3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韓戰中說的那樣:
這是我們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一個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因而我成為了歷史上沒有簽訂勝利停戰條約的第1位美國陸軍司令官。
面對中國這只已經睡醒的雄獅。1962年印度向中國開戰,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