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5年起,俄羅斯每年都會弄上一兩回大閱兵,用來紀念衛國戰爭。一開始呢,只在5月9日勝利日那一天搞一次,可後來覺著不太過癮,就在每年的11月7日又添了一場,這樣一年就有兩次了。
不過好在有衛國戰爭這一人類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戰爭所具有的厚重歷史作為支撐,當勝利旗在空中舞動,當【神聖的戰爭】【喀秋莎】的曲調在紅場回蕩,還是讓人覺得特別震撼。
那沒啥可懷疑的,俄羅斯在現今世界上算是最愛搞閱兵的大國了——美國打建國起到現在也就搞過四次國家級的閱兵,中國是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要知道,閱兵這事兒關系到大國的面子,要是年年都弄,品質上不去的話,就容易被別人發現問題,那威懾力可就大大減弱了,這可不咋好。
那為啥俄羅斯對閱兵這麽著迷呢?
這得從蘇聯解體那會兒講起。1991 年蘇聯解體後,歷史虛無主義在俄羅斯特別盛行,人們把蘇聯的所有東西都給否定了,就連卓婭這樣的民族英雄,都被說成是「精神病」。
那時候在俄羅斯出現了好多歷史「公知」,蘇沃洛夫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他寫的【罪魁禍首:史達林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宏大計劃】這本書,直接把史達林說成希特勒了,特別受歐美政客的歡迎,那會兒他可火了。
那時候的輿論完全傾向一邊了,只要是跟蘇聯有關系的,那都被認為是壞的。
紅場閱兵本是衛國戰爭的精神象征,這下也給取消了。
在這股歷史虛無主義的浪潮裏,俄羅斯的文化人得到了西方社會的認同,上層的買辦則借清除蘇聯影響之名,極力鼓吹私有化,放肆地侵吞國有資產。
這些「社會精英」認為,把歷史歪曲了就能名利都有,美得很呢。
車臣戰爭一爆發,俄羅斯人這才回過神來。車臣就那麽個百來萬人口的小地兒,居然把俄羅斯軍隊給揍得慘不忍睹,就在1994年12月31號這天,一千多名俄軍給丟了性命。
那時俄軍士氣消沈,這一方面是經濟蕭條、後勤保障不力所致,可最關鍵的是,俄羅斯軍隊不清楚作戰的目的是什麽了。
當年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裏那般拼命,那最後咋樣了呢?
一想到這事兒,俄羅斯大兵那股子心氣兒就跟被紮漏了的氣球似的,一下子就沒了。
葉爾辛這時候察覺到,俄羅斯有大麻煩了:在那股否定過往的浪潮裏,俄羅斯上層好處多多;然而中下層民眾卻遭了殃。
一方面,蘇聯的國有資產讓買辦和西方勢力給搶空了,社會財富都沒了,老百姓的福利和生活品質那是一個勁兒地往下掉;
另一方面,歷史虛無主義致使國家認同感降低,不少人有了錢就打算卷鋪蓋往歐美國家奔,普通民眾越發覺得,這個國家沒啥奔頭了。
錢沒了,人心也亂了,這隊伍肯定就不好管了。
俄羅斯士兵的家庭狀況大多不太好,特別是那些沖往前線拼命的,基本上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這時候葉爾辛讓他們去拼命,這些戰士就只能發楞:我到底為了啥呀?
要說待遇,那時候一個俄羅斯將軍的待遇,連一個平常的美國大兵都趕不上。
要說名譽,那些在衛國戰爭中為蘇聯在戰場上犧牲的英雄,不還是被黑得一塌糊塗?
說前景,那些老爺們把蘇聯留下的東西都往自己兜裏裝,還帶出了國,年輕人只要有點能耐的就都往國外移民,這國家能有啥希望?
尤為重要的是,那時葉爾辛的口碑已然垮掉,在軍隊中毫無威望。
這個讓俄羅斯滿懷期望的帶頭人,在蘇聯解體後大肆吞並國有資產,很快就變成了俄羅斯的第一家族——要是資訊可以公開的話,那他絕對是穩穩當當的首富,誰也比不了。
人們這下才明白,葉爾辛講的「私有化」,根本不是要跟歐美市場連上軌、把本國經濟搞上去,而是便於寡頭們去把國有資產給分了。
「爸,原諒我們吧,咱把國家敗給了一幫騙子和賣國賊。」
「爹,原諒我們吧,我們準許他們在咱的地盤上活著。」
「爸,原諒我們吧,咱們國家沒打一場仗就敗了,這是我們的錯。」
那當然了,葉爾辛身為頭號買辦,可不希望俄羅斯就這麽完蛋了。買辦說到底就是寄生蟲,雖說特別貪,可也絕對不能把寄主給整沒了,不然他們上哪兒去吸血呢?
特別是在那個時候,車臣人貌似並不孤單,好像有股無形的力量在給他們撐腰,要是讓他們把俄羅斯也給搞解體了,那顯然對買辦們沒好處。
1995 年,葉爾辛為了讓士氣漲起來,也為了讓越來越不滿的俄羅斯人民能安心些,借著慶祝衛國戰爭勝利 50 周年這個契機,把勝利日紅場閱兵給恢復了。
當下大家情緒高漲,在輿論的促使下,俄羅斯政府正經地制定法律,讓紅場閱兵變得有制度、合法了。
自1995年起,每年5月9日,紅場閱兵對這個國家而言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勝利日紅場閱兵是蘇聯精神的象征,把紅場閱兵固定下來,這就等於向西方國家表明:你們要完全否定蘇聯,想讓俄羅斯完全垮掉,那是辦不到的。
那當然了,甭管葉爾辛咋折騰,都改變不了他是頭號買辦這個事實,他沒法跟西方徹底掰了,所以他也根本不可能把車臣問題徹底解決嘍。
車臣背後的那個大家夥,和買辦背後的主子,其實是同一撥人。打車臣就等於是打主子,這事兒可太難搞了。
但對於葉爾辛他們來說,車臣問題肯定得解決,因為在買辦集團看來,俄羅斯能受些折騰,可絕對不能分裂,一個破碎零散的俄羅斯,對寄生蟲來講也是很不利的。
這事兒啊,就跟1949年美國提議讓國民政府搞南北分治,結果被蔣介石堅決回絕一個樣。
並不是蔣介石有多喜愛這片國土,完全是從利益方面考慮的。
實際上打從恢復紅場閱兵那時候開始,葉爾辛就肯定幹不下去了。他也在找接班人,條件挺明確的:
第一,得保護好自己已有的利益,這人不能背景太強,要不以後鬧起來麻煩就大了,最好是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普通人。
第二,得讓俄羅斯普通老百姓能信任,那這人肯定不能是蘇聯解體後去瓜分國家資源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家裏越窮才越行呢;
第三,得是個有魅力的厲害人,這人既要能把戰爭打勝,還得有平衡各方利益的才智,那這人就得有特別強的個人本事,不能是個被人操縱的木偶。
就這樣,俄羅斯的「天選之人」普亭,在新世紀伊始的那一天強勢亮相,他上任首日就沖著車臣武裝開打,領著軍隊一下子就把這場拖了很久的分裂戰爭給結束了。
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民眾仿佛做了個夢似的:寡頭們跟西方聯手,大肆搞起歷史虛無主義,否定蘇聯,毫不遮掩地將國家財富給瓜分幹凈了,最後把這一爛攤子丟給了一位平民英雄。
沒啥可懷疑的,普亭就是俄羅斯的大英雄。
要是一個國家老是指望著超級英雄去扭轉局面,那可相當不妙。
俄羅斯人該尋思尋思:當年咋就讓一幫買辦掌了舵呢?這夥人幹了一堆壞事兒後,咋還能啥事兒沒有地撤了呢?
但願每年一次的紅場閱兵,可以讓俄羅斯人記住,不能輕易放過那些叛徒。咱中國的近現代史已經證實了一個道理:國內的買辦不垮掉,國家就很難真正實作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