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
這場戰爭之所以聞名,並非僅僅因為規模龐大,而是由於其戰鬥方式顛覆了傳統模式。
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以其獨特的作戰方式和軍事理念,令全球感到極大的震撼。
在這場戰爭中,傳統的炮火交鋒、裝甲車輛的激烈對抗和大規模地面交戰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航空母艦、先進的巡航飛彈以及第三代戰鬥機等高科技武器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海陸空三位一體的聯合作戰模式徹底顛覆了以往的戰爭方式。
戰斧飛彈是一種高度精確的巡航飛彈,主要用於打擊陸地目標。它由美國海軍研制,具備遠端發射和低空飛行的能力,能夠有效避開敵方防空系統。
戰爭之神的大炮和陸地之王的坦克幾乎變成了陳列品,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發揮了重要作用,德國的閃電戰主要依賴坦克,而蘇聯的鋼鐵洪流則是以大規模的坦克集群為核心。
在海灣戰爭即將來臨之際,各國幾乎紛紛大量裝備坦克。大多數國家對戰爭的理解仍然集中在大規模地面部隊的對抗上,勝負往往依賴於兵力的數量和武器裝備的規模,而空軍的角色主要是輔助地面作戰。
然而,海灣戰爭挑戰了這一傳統觀念。以美國為主的多國部隊依靠其強大的空中力量,在戰爭初期對伊拉克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
最初出動的並不是陸軍,而是空軍。美軍的第三代戰鬥機搭載了精準制導武器,如巡航飛彈,展現出驚人的打擊精度和破壞力,能夠準確地摧毀敵方的重要目標,從而大幅削弱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和戰爭潛力。
航空母艦在海灣戰爭中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搭載的先進艦載機具備卓越的作戰半徑和打擊能力,能夠對遠距離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航母戰鬥群的靈活機動性和戰略威懾能力,使得其作戰範圍不再局限於陸地附近,而是擴充套件至廣闊的海洋。這種海上力量的運用,為空中打擊和後續軍事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配備先進戰鬥機、預警機和電子幹擾機,采用多種機型的混合編組,形成了強大的空中力量,針對伊拉克的重要軍事目標展開突擊。
高效運用空中力量,不僅有效摧毀了敵方的軍事設施和部隊,還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戰爭的制空權,為隨後的地面行動創造了有利局面。
海灣戰爭所體現的海陸空一體化聯合作戰方式,是現代戰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這場戰爭使人們認識到,資訊戰和電子戰才是真正的關鍵力量。
當時中國在關註海灣戰爭後也感到十分震驚,原本全世界都在嘲笑美國。
許多人把這視為一場新的美越戰爭,認為美國註定會陷入戰爭的泥沼。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伊拉克的武器裝備在中東地區屬於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時,伊拉克的軍隊人數達到了100萬,全部使用蘇式武器。陸軍則配備了T72主力戰車,而空軍則擁有大量米格系列的戰鬥機。
此外,這些蘇式裝備數量非常龐大,僅坦克就超過了4000輛,火炮更是超過了一萬門,裝甲車的數量也達到了上萬輛。
根據當時的思維,美軍應該會實施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依靠空軍對地面坦克的快速突擊進行支持,以奪取若幹重要陣地。
美伊雙方將爆發大規模的坦克戰鬥,各類火炮在此次戰爭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然而事與願違,海灣戰爭後許多原本想要嘲諷美國的國家都沈默了。
精確制導武器、電子戰飛機、空中預警機和戰斧巡航飛彈,讓伊拉克完全迷失了方向。
經過十幾天的攻擊,伊拉克軍隊並未見到美國軍隊的蹤影,映入眼簾的只有一顆顆巡航飛彈和無處不在的戰鬥機。像F16這樣的輕型戰鬥機能夠借助精確制導武器,有效地摧毀伊拉克的通訊指揮目標。
F16戰鬥機與F15戰鬥機
使用望遠鏡作戰的時代已然成為過去,如今衛星、電子戰飛機和預警機才是現代戰爭的核心武器。
那時我們仍然依賴先進的主力戰車和大炮作為戰爭的主要力量,同時也在努力建設機械化和摩托化部隊,以應對未來的戰鬥。
在目睹海灣戰爭的作戰方式後,我們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傳統觀念,可以說是徹底喚醒了我們。
在隨後的1994年黃海對峙事件中,我們親身體會到了資訊化的重大影響。
當時,一架美國的電子戰飛機對我們的軍用雷達進行了幹擾,盡管實際上只有一架電子戰飛機,但我們的雷達卻顯示出數百架美軍戰機正朝我們飛來。
我們迅速派遣大量戰機升空,但卻始終無法找到美軍飛機。緊接著在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關閉了亞太地區的GBS,我們發射的飛彈因此失去了目標。
這一次我們徹底覺醒,動員全國力量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如今北鬥導航系統已實作全球覆蓋。
我們所有的飛彈護衛艦和飛彈驅逐艦均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各種空中預警機陸續服役,電子幹擾作戰飛機也已加入解放軍空軍。
美軍試圖重操舊業顯然行不通,我方的北鬥系統能夠監測到美軍的每一個動作。
我們的空中實力與美國旗鼓相當,具備了第五代戰鬥機、空中預警機以及電子幹擾機等各種裝備,現如今解放軍已全面實作資訊化建設。
盡管全球各國都清楚認識到軍隊資訊化的意義以及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所帶來的效果。
然而,唯有一個大國仍然處於半醒半睡的狀態,那就是自稱為全球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
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繼承者,接收了蘇聯的大部份遺產。
蘇聯軍隊在實力上一直與美國軍隊不相上下,並在蘇聯時期制造了大量高科技武器。
然而,在海灣戰爭之後,俄羅斯軍隊似乎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其主要作戰理念仍然是以強大的武力為主。在90年代爆發的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竟與車臣武裝展開了巷戰。
此外,在巷戰中,俄羅斯軍隊遭受了嚴重的傷亡,步兵、坦克兵和炮兵成為第一次車臣戰爭的主要作戰力量。
全球第二大軍事力量在與一支小規模的車臣武裝對抗時,竟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
需要明確的是,車臣武裝的軍隊規模和裝備遠遠不及伊拉克軍隊。
然而,俄羅斯軍隊一直以能與美國抗衡而感到自豪。
然而,在車臣戰爭中,我們並未見到多少資訊化元素,像精確制導武器、衛星偵察、遠端作戰和大規模空襲這些技術並未顯現,反而是坦克兵與步兵之間的協同作戰占據了主導。
這種作戰思維遠不能與海灣戰爭相提並論。
當前爆發的俄烏沖突同樣無法與海灣戰爭相提並論。
在俄烏戰爭中,主要使用的武器仍然是坦克和大炮,而火箭炮和榴彈炮再次成為戰爭的核心裝備。
在此次戰爭中,俄烏雙方均大量部署了火箭炮,作為主要的火力支援。
精確制導武器非常稀少,即便是俄羅斯空軍投放的,大部份也僅為航空炸彈。
在伊拉克戰爭進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伊拉克軍隊始終沒有發現美軍的蹤跡。
在俄烏戰爭剛開始時,雙方便迅速展開了激烈的交火,甚至爆發了近距離的肉搏戰。
射程僅為一公裏的人員攜行式反坦克飛彈也在戰場上現身,各類輕重機槍的鳴響此起彼伏。
這種戰爭形式與二戰並無太大差別,幾乎看不到現代化戰爭的影子。
因此,可以說海灣戰爭讓大多數國家意識到了變化,唯獨未能喚醒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