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作為二戰時期跟納粹德國硬剛的主力之一,在戰爭當中損失了大量的青壯年人口。尤其是年輕男性的損失更是十分嚴重,這導致在戰後人口不足成為一個大問題。
但是,蘇聯卻很快就恢復了人口。在人口爆炸性增長的情況下總數超過了美國。蘇聯到底是怎樣達成這個目的的呢?
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使用了一個不人道的辦法,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卻十分令人不齒。今天奇事說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蘇聯在二戰後是怎樣快速恢復損失的人口的。
二戰中,蘇德兩國戰前態勢
與中國不同,我們早在1931年就開始了與日本的較量,但是蘇聯人卻直到1941年才開始與德國開打。不過,在我們好幾年之後加入戰爭的蘇聯,在戰爭當中損失的人口也是相當龐大的。
據現在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蘇聯在這場戰爭當中一共損失了2700萬人口;雖然比中國損失的3500萬人口要少上許多,但是相比起美國、英國、德國等已開發國家來說,蘇聯的這個人口損失比例其實是非常大的。
蘇聯作為當時一個軍事和科技都非常發達的國家,為什麽會在二戰當中損失人口如此巨大呢?甚至都快接近當時武器非常落後的中國呢?要說起來,這就得說說蘇聯一開始的戰略被動了。
在蘇德之間沒有爆發戰爭之前,蘇聯和德國是簽訂了秘密協定的。他們在協定當中各自規定不準侵犯對方,而且還把各自的勢力範圍給劃分了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對於德國的進攻放松了警惕。
事實上從後面解密的一些資料來看,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前夕,其實史達林是收到了一些相關的訊息的。但是不知道史達林出於什麽樣的目的,這些訊息被他擱置了。
是出於厚黑學,還是出於他對於德國的某些信任,這恐怕就不是現代我們能夠搞得清楚的了。但是,也正是因為蘇聯在德國進攻的時候,絕大部份人都處於完全的放松狀態下。
而且德國又是一個最喜歡玩閃電戰的國家,所以在戰爭爆發的初期蘇聯的損失是十分慘重的。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裏,蘇聯損失的兵力總數就達到了70萬左右。這個數據完全是一個不可想象的數據。
即便是我們中國的幾大會戰當中,打得最差的那幾場,也沒有達到如此可怕的損失兵力數量級。這其中除了跟蘇聯處於松懈狀態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 ,那就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不久 ,蘇聯進行了大清洗。
史達林出於對政敵或者其他的什麽原因,對蘇聯的軍隊和政治隊伍進行了大清洗。這種清洗導致了蘇聯軍隊人員的混亂,很多將軍是剛剛被調撥到自己的崗位上。還有大量的士兵則是剛剛招募進來的新兵。
與此同時,德軍方面則完全相反,希特勒對於進攻蘇聯謀劃了很久,為了實作他瘋狂的野心,德國在軍隊的準備也十分充分。在戰爭爆發的時候,500萬精銳德軍直指柏林!
這與那些剛剛招募來的蘇聯士兵,和一些還沒有熟悉自己崗位的蘇聯將軍相比, 當然是在戰爭當中占盡了先機。
蘇德戰爭對蘇聯人口的影響
所以一開始跟德軍作戰的蘇聯被節節敗退,15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很快就淪陷了。不過,史達林之所以在戰前如此的放心,不僅僅對相關情報充耳不聞,而且還在前不久搞了大清洗,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的底牌和實力的。
首先,蘇聯方面有著無邊無際的領土範圍;這一條使得史達林在心裏有足夠的底氣。即便是希特勒的閃電戰再怎麽厲害,希特勒的第一波偷襲也不能動到蘇聯的根本。
為了擴大這種優勢,史達林在戰前還吞並東歐鄰國。以盡可能地增加希特勒到莫斯科的距離。保證希特勒拼盡全力的一個沖鋒,也無法觸碰到莫斯科的城墻。
所以雖然戰爭開始後不久蘇聯淪喪大片領土,但是更多的是淪陷的東歐盟國的領土。第二點史達林慢吞吞的底氣在於當時的蘇聯是一個真正的人口大國;在與德軍交戰之前,蘇聯的人口達到了1.8億左右。
這個數量在當時的世界上是非常高的,自然也比德國的人口要高得多。所以史達林對於希特勒能夠動員多少兵力,其實他的心瑞奇本上還是有個數的。
除此之外,蘇聯還要防備東邊的日本,所以也沒敢一開始就把寶全部壓在了西邊,所以,雖然希特勒瘋狂地把500萬大軍趕過來,但是只要他的第一個沖鋒沒有把史達林幹倒,那麽後面希特勒必然是會逐漸的衰弱的。
事實後面也確實是這樣的,雖然德軍的一個猛沖鋒把蘇聯打得「楞」了一下,但是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實力都拿出來的德軍,到了後面就沒有了那麽多的籌碼可以加了。
所以後面蘇聯的抵抗雖然十分的艱難,但是希特勒的步伐最終止步於莫斯科城下。不過,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殘忍的過程。
在戰爭的前期,蘇聯面臨著無數的麻煩。一方面是被突然打懵的蘇聯軍隊要調整自己的狀態;一方面是他們在武器裝備上面沒有德軍充足;同時,由於東邊國土的大量淪陷,所以在東邊的交通運輸補給線也都不穩定。
這給蘇聯戰士抵抗德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同時,德軍方面的隊伍還都是訓練了很久,並且在西歐戰場經歷了實戰的磨練。所以不論是在前期還是在戰爭的後期,其實蘇聯人的戰損比都是比較難看的。
戰爭初期的蘇軍西北戰線兩周內敗退450公裏;二十四個師被整個的消滅;還有二十個師損失率達到了60%;而西部戰線則是敗退350公裏;然後有30個師被成建制的殲滅;還有70個師損失率達到了50%以上;
在蘇德戰爭開戰的四個月內,蘇聯方面損失的蘇軍有280多萬以上!而在整個戰爭結束之後,德軍陣亡人數約不到400萬;而蘇軍方面的陣亡人數達到了900萬左右;這其中可能還不包括當時的一些特殊人員。
因為當時蘇聯為了盡可能地把德軍頂住,蘇聯把一些普通人也編入了軍隊當中。但是他們本身卻並不是軍隊的建制,只是跟著軍隊一塊兒幹活而已。
所以這些人的犧牲有部份可能是沒有算進去的。除了陣亡的人數之外,蘇軍被俘虜的人數也很多,光是被德軍俘虜的人數就有四五百萬人。
蘇聯為了提高人口數量采取的策略
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就面臨著一個大難題。人口,尤其是青壯年人口的嚴重不足!而且更為尷尬的是,這時候蘇聯嚴重缺乏青年男性,大家知道,人口的增加要有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努力。
而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光是寡婦就達到了1000萬左右;這個數據對於人口總數不到2億人的蘇聯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蘇聯當中的年輕男人十分稀缺了!
我們知道人口是有一個結構性的,雖然開戰前的蘇聯有1.8億人左右,但是這其中大約有一半的女性 。所以男性占有的人數最多也就是9000萬。
而這9000萬當中假如不能結婚的未成年人、能結婚的壯年、和已經老去的人基本上均勻分布,那意味著當時蘇聯的適婚青年也就是3000萬左右;
即便考慮到四五十歲的老人和十幾歲的小孩理論上也可能生育後代,那麽,蘇聯當時的適婚青年也就是四五千萬不到;
而這戰爭當中一下子被幹掉了一千萬,同時還有幾千萬的人因此而殘疾,另外還有不少平民青壯年的損失,這個時候的蘇聯人口,可以說已經因為戰爭而出現了結構性風險。剩下的真正健康的可婚育男子,可能也就是兩千萬左右的樣子。
這個時候如果蘇聯不努力地拯救人口,後面蘇聯的人口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最終由一個人口數量級上億的國家,變成一個人口數量級僅僅只有幾千萬的國家。這對於蘇聯以後的發展無疑是不好的。
那麽,蘇聯采用了什麽辦法來解決人口問題呢?這個方法也不是很復雜,蘇聯在法律上把女子結婚的年紀從18歲下降到了16歲的年紀;然後對生育人口各種補貼;最後基本上就解決了人口問題。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麽下調女子的結婚年齡,就可以緩解當時蘇聯嚴重的人口問題呢?
因為一旦下調女子結婚的年紀,就會增加男女配對成功的機率和範圍。本來可能是18歲到30多歲之間配比,但是蘇聯下調了結婚的年齡,並且鼓勵生育,那麽可能真正的結婚範圍就變成了從16歲到50歲甚至60歲之間的匹配。
因為男女並不一定都找跟自己年齡相仿的物件。再加上生育孩子可以得到不少獎勵和社會福利,所以,大家只要互相對上眼了,不管是16歲還是60歲,都能互相組合在一起生娃了。
當然 16歲的小姑娘其實還沒有發育完全,蘇聯的這個措施畢竟有幾分不人道了。對此,大家怎麽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