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開始以來,外界對武裝直升機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產生了諸多疑問。然而,武裝直升機的優勢依然顯著,尤其是在載彈量方面。相比之下,許多無人機的載彈能力無法與武裝直升機相提並論。近年來,中國展示了直-10武裝直升機,以尋求海外銷售。
在今年2月的新加坡航展上,直-10ME武裝直升機已抵達現場。值得註意的是,這架直升機並非透過飛行或運輸機到達新加坡,而是透過海運方式送到的。然而,最近直-10ME武裝直升機前往南非參展時,搭乘了運-20運輸機進行運輸。
運-20戰略運輸機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最近成功運載了一架直-10武裝直升機。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攜帶武裝直升機的戰略運輸機是相當普遍的。美國的C-17戰略運輸機,曾多次運輸阿帕奇直升機或其他型號的直升機,執行海外任務或進行展覽。今年,在新加坡航展上,美軍的阿帕奇直升機就是透過C-17運輸到達的。運-20戰略運輸機此次前往南非,參加展示並進行多次飛行表演,顯然顯示出中國正在積極尋找該機型的海外出口機會。
表面上似乎,運-20戰略運輸機尚未達到完全成熟的狀態,因為它使用的是俄羅斯的D-30渦扇發動機,而非中國自產的渦扇20發動機。不過,這正是許多非洲國家所希望的。許多非洲國家的運輸機是俄羅斯的伊爾-76,如果運-20也使用D-30發動機,那麽在日常維護時,這些國家將能節省大量的培訓時間與費用。
許多非洲國家的經濟實力較弱,因此它們的空中力量通常比較陳舊。現在,伊爾-76運輸機在多個國家的服役時間已接近極限。同時,美國的C-17戰略運輸機和俄羅斯的伊爾-76都已經停止生產。因此,運-20成為了這些國家幾乎唯一的選擇。
最近,許多國家購買了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中國也不例外。然而,俄羅斯在戰略運輸機的競爭中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一方面,俄羅斯的飛機生產能力非常不足,甚至難以滿足國內的需求;另一方面,盡管俄羅斯正在努力改進伊爾運輸機,包括更新航電裝置和發動機,但實際上新一代的伊爾-76運輸機在效能上的提升卻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