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蘇聯制造的米格-29戰鬥機保衛伊朗:它們能擊退以色列的襲擊嗎?

2024-10-15軍情

作為美國和西方集團的長期對手,伊朗的領空多年來一直面臨著入侵威脅,無論是2000年代美國及其盟國差點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還是2024年以色列一再威脅要對伊朗發動襲擊。雖然伊朗主要依靠地面防空系統,該國的遠端攻擊無人機和各種彈道飛彈也具有威懾能力,能夠發動大規模報復打擊,但伊朗還擁有17個戰鬥機中隊,可以提供空中防禦和打擊能力。

作為伊朗空軍中戰鬥力較強、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戰鬥機之一,蘇聯時代制造的米格-29戰鬥機主要負責保衛首都德黑蘭及其周邊地區。目前,伊朗空軍有兩個米格-29戰鬥機中隊,一共裝備了30架米格-29戰鬥機。在地區局勢高度緊張之際,這些戰鬥機的能力對伊朗空軍保衛德黑蘭的能力具有重大影響。

1989年伊朗強烈反蘇的最高領袖魯霍拉·霍梅尼逝世後,蘇伊關系迅速改善,伊朗迅速成為蘇聯軍事裝備的主要客戶。這種關系在兩年內進展迅速,伊朗進口了24架米格-29A/UB戰鬥機和12架蘇-24MK戰鬥轟炸機。此外,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將許多戰鬥機暫存在伊朗,其中就包括9架米格-29戰鬥機和24架蘇-24MK戰鬥轟炸機。

米格-29於1982年進入蘇聯空軍,除了出口到華約國家外,蘇聯還將這款戰鬥機還供應給南斯拉夫、印度、北韓、古巴、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當時米格-29戰鬥機以每年超過100架的速度大規模生產,不僅能夠迅速完成出口訂單,同時還能替換蘇聯空軍中的老式前線戰鬥機。

米格-29是一種雙發中型戰鬥機,在體型上接近美國的F/A-18C/D「大王峰」戰鬥機,但是要比F-16戰鬥機大,比F-15戰鬥機小。在服役初期,米格-29戰鬥機的飛行效能優於西方同型別戰鬥機,可以在條件較差的機場完成起降,因此非常適合在前線部署。在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曾進行過多次測試,事實證明米格-29戰鬥機在機動效能上對西方戰鬥機具有壓倒性優勢。

雖然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米格-29戰鬥機為伊朗提供了尖端戰鬥力,但1991年蘇聯的解體阻止了伊朗繼續采購米格-29戰鬥機。在蘇聯解體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俄羅斯一直對西方的壓力保持著高度敏感,對於蘇聯解體前已經達成的軍火交易盡量完成交付,而新達成的軍火交易也不斷取消。伊朗在1992年訂購了48架米格-29戰鬥機,但在美國的壓力下被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爾辛取消。

如今,伊朗的米格-29是機隊中能力最強的戰鬥機之一,但與美國和以色列的F-35戰鬥機相比,卻顯得不堪一擊,曾經引以為傲的機動效能無法與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航空電子裝置相提並論。即便如此,米格-29戰鬥機在執行防空任務時仍然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可以攔截以色列發射的亞音速巡航飛彈,這種功能在俄烏戰爭已經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