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和戰友們從訓練場歸來。張博禹/攝
精品
前不久,在南部戰區陸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觀摩會上,戰區陸軍精心打造的情景課「與英雄同行,我也成了英雄——杜富國與戰友們的青春對話」進行了現場展示,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官兵們都在認真地聆聽「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和他戰友們的感人故事。
「前有程俊輝、後有杜富國,再有馮俊、劉澤鋒等英雄群體,在踩地雷排爆大隊,英雄從來都不是‘孤勇者’……」聽著主持人的深情講述,透過視訊會議系統遠端觀看的南部戰區陸軍某部二級上士閔寧對這個英雄群體感到由衷的敬佩,再看看身邊同樣被深深吸引的觀眾,他覺得這堂情景課一定會在廣大青年中再一次掀起向英雄學習的熱潮。
閔寧回想兩年前,在戰區陸軍領導的帶領下,他全程參與創作了情景課「致敬英雄——‘八一勛章’獲得者杜富國浴火重生勵誌分享會」,報告會真實還原了杜富國「浴火重生」的艱辛歷程,真情講述了杜富國感恩奮進的勵誌故事,讓大家在走進英雄中受感染、在共情共鳴中受教育。
勵誌分享會在戰區陸軍匯報結束後,閔寧作為主創團隊中的一員,跟隨杜富國來到北京,見證了分享會在首都高校學子中引起的強烈反響。
「除了富國班長的英雄故事,情景課全新的講述方式也是我們所期待的。」閔寧說,勵誌分享會綜合運用影像、音效、燈光等技術,全方位展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的時代英雄。觀眾不僅被杜富國的故事深深感動著,也被報告會獨樹一幟的授課方式深深吸引著,「這也是戰區陸軍打造的精品課能夠在廣大官兵中頻頻爆火的重要原因」。
「杜富國的英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軍人的擔當,也為新時代青年提供了愛國、勵誌、求真、力行的動力引擎。」北大碩士研究生代旸凡說。2019年,杜富國受邀為北大新生作報告,坐在台下的代旸凡還是一名剛剛踏入北大校門的新生。
代旸凡忘不了,當杜富國走下講台時,同學們簇擁過來,有的為杜富國獻上鮮花,有的情不自禁舉起右手向杜富國敬禮……報告會結束後,3700余名新生全體高唱【歌唱祖國】,氣壯山河的歌聲讓代旸凡熱淚盈眶。
「杜富國是看得見的價值觀。」受南部戰區陸軍精品課的啟發,2023年6月,中央戲劇學院以杜富國為人物原型,創作了舞劇【沒有硝煙的戰場】。杜富國受邀來到舞劇首演現場,該劇編劇、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曾夏琰全程為杜富國作講解。
「與英雄面對面,我感覺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曾夏琰說。
「杜富國這種英雄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也是新時代青年所需要的,應當成為社會前行的精神指引。」觀看完舞劇,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徐永勝表示。2024年8月,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推薦下,舞劇【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青春正當時」文藝中國畢業季主題展演中進行了展播。
為何南部戰區陸軍的英模典型、思政大課能夠頻頻引起強烈反響?戰區陸軍領導給出了答案:「杜富國是感動億萬國人的排雷英雄,我們以英雄事跡為素材打造的精品課,既點燃了當代青年的英雄夢想,也回應了他們的思想需求,廣大青年越聽越有味,越聽越提氣,走到哪兒都能激發大家的奮鬥熱情。」
創新
「時代變了,物件變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跟著變。」回顧南部戰區陸軍這幾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次次探索,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領導表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勝,創新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開新向強的關鍵所在。」
早在2019年,為了用好行動網際網路,占領網路教育新陣地,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就指導某訓練基地探索運用資訊網路手段開展政治教育的任務,他們大膽提出:「資訊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網路結合才能找到出路,讓互聯網這個‘最大的變量’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
「我們必須順應時代要求,打破常規,搭建移動教育平台,把教育內容平移到移動手機端,讓教育課‘動’起來。」在隨後的探索階段,該基地研發了相關軟體,只要有手機訊號的地方,官兵就能在安全保密的情況下,暢享網路社交、網課直播、強軍論壇等功能,他們為這款定位為網路教育的軟體取名為「軍旗飄飄」。
後來,經過40多次最佳化升級,「軍旗飄飄」「前進演化」成為包括通告、戰友圈、課堂、活動、個人空間五大板塊29個欄目的「軟體綜合體」,官兵們的所有用網需求幾乎都能得到滿足。
「這是一次從觀念到技術的大突破,也讓更多官兵看到了政治教育創新的新路徑。」隨著「軍旗飄飄」App的創新運用,2020年10月,戰區陸軍舉辦了一場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研討會,讓來自戰區陸軍一線部隊的廣大教育者現場體驗了雲桌面系統、智慧奈米黑板、基層任務管理系統等10余件地方科技教育產品,聯集中觀看了「曬曬我們的傳家寶」活動、「老山」兒女時空對話、富國陪你讀好書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成果。
「原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如此多彩,群眾的智慧力量可以如此潛力無窮,新技術新手段可以如此魅力十足……」一場卓有成效的研討會讓大家開了眼界,也讓大家看到了教育創新的巨大潛力。
「一堂有溫度、有質感的思政教育課能夠讓官兵直呼很解渴、很震撼。」2021年,南部戰區陸軍把創新的重點聚焦在「穿越時空的對話」新老英模共話英雄精神交流分享課上。他們利用戰區陸軍英模典型多的優勢,采取「穿越時空」的形式,邀請「滾雷英雄」安忠文、抗美援朝老戰士石守德,以及「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時代楷模」王銳等新老英模同台講述英雄事跡,讓觀眾在共情中引發強烈共鳴。
因為形式新穎、內容走心,這堂交流分享課在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集訓上進行了現場展示,立起了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一個新樣本,也激勵南部戰區陸軍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索的步伐。
受交流分享課這種教育新模式的啟發,僅僅幾個月後,他們就利用「軍旗飄飄」App,推出了「穿越時空的回望——軍史館裏話軍魂‘雲課堂’」。「雲課堂」采取網路聯學的形式,帶領官兵線上「走進」軍事博物館,幫助遙遠的南疆官兵實作了「沈浸式參觀軍博的夢想」。
創新是時代的呼喚,創新之路永遠沒有盡頭。2024年12月,南部戰區陸軍舉辦政治教育創新觀摩會,一批來自基層冒著熱氣、深接地氣的教育品牌進行了現場展示,熱鬧的禮堂裏不時傳出陣陣熱烈的掌聲。
觀摩會上,某合成旅利用執行任務時機,運用駐地紅色資源,一路機動一路學習的做法引人註目。從滇南腹地到西藏天險,他們走一路、看一路、學一路,廣泛開展緬懷英烈、入連儀式、遺址宣誓等教育活動,利用濃厚的紅色底蘊,精心選派優秀政治教員與紅色故事講解員伴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提筆成畫、繪出軍人風采,落筆成詩、訴說赤子忠誠……」觀摩會成果展示環節,某邊防旅運用墻繪小作品勾勒軍營大圖景,利用小漫畫講清大智慧的做法贏得了觀眾的「點贊」。該旅以身邊人、身邊事為素材,系統形成60余幅不同風格、富有哲理的繪畫作品,讓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融情於景、潤物無聲的效果。
榜樣
「教育的力量在一個‘真’字,奔著‘真理真情真實’去,教育創新才有出路有辦法。」軍事科學院熊杏林教授表示,不論是「穿越時空的對話」交流分享課、杜富國浴火重生勵誌分享會,還是「杜富國和戰友們的青春對話」,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面對面的真實講述、心與心的真情交流、歷史與現實的真理透析,才使得這些思政課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這樣的思政課走進北京高校,既是軍地攜手弘揚英雄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號召廣大青年感恩奮進的一堂青春勵誌課。」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說,「我們邀請杜富國作報告,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學習英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信仰,挺身而出、敢於擔當的崇高品格,樂觀向上、不畏磨難的鋼鐵意誌,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聽完杜富國的報告會後,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表示:「杜富國排除萬難重返戰位,樹立了自強不息、矢誌奮鬥的青春榜樣。北大師生要向杜富國學習,向更多的英雄模範學習,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勇擔大任、勇毅前行。」
「富國班長的事跡曾是我們的作文素材,當他站在我面前時,讓我突然感覺英雄照進了現實,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新生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2022級新生吳絲寒有幸上台面對面給杜富國獻花,她表示,「我一定要向英雄學習,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跑出最好成績。」
「時代在變化,教育手段也要與時俱進,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形式手段是為內容服務的,如果重視形式而忽略內容,就會本末倒置。」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領導指出,「為什麽很多專家教授講課,雖然形式簡單大家卻喜歡聽?這說明,求‘變’的同時,講好思政課的初衷不能變;無論技術怎麽改進,堅持內容為王不能變。」
「在籌劃設計精品課時,我們堅持簡約不奢華、平實不拔高,讓最真實、最生動的內容走近官兵、感染官兵。」戰區陸軍宣傳處領導說,「嘉賓們講的都是樸實無華的話語,說的都是通俗易懂的道理,他們都‘內建流量’,有天然的說服力。」
剛剛結束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觀摩會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點贊,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此次創新觀摩會的重點在‘創’,亮點在‘新’,每一個單位的成果展示都是別出心裁、極具代表性,也更貼基層、更帶熱氣、更有溫度。」
「思想政治教育起點在基層,落點最終也要在一線,只有用最簡單最樸實的內容走近官兵,才能達到感染官兵、教育官兵的效果。」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領導表示,觀摩會指導廣大基層單位深研教育方法、創新教育手段,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