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在西太平洋方向的軍事力量對比備受關註。美國第412試飛聯隊指揮官道格·威克特將軍透露的數據顯示,到2027年,中美兩軍在西太平洋方向的力量差距正朝著不利於美軍的趨勢發展。
從裝備數量上看,中國占據顯著優勢。在現代化戰機方面,預計到2027年解放軍與美軍數量比約為12比1,其中五代機比例為5比3。中國擁有超過2200架各類戰鬥機,包括600架殲 - 10、600架殲 - 11,還有200多架代表航天技術前沿的殲 - 20 。同時,中國空軍還有約200架殲轟 - 7戰鬥轟炸機和200多架轟 - 6轟炸機。反觀美國,雖擁有約3150架戰鬥機、攻擊機和轟炸機,但分散在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且在西太平洋受基地數量限制,難以全部部署。轟炸機方面,中國有225架轟炸機,美國在該地區則難以匹敵,其總共122架轟炸機分散於全球任務。在艦艇方面,解放軍在航空母艦、兩棲艦艇上對美軍優勢為3比1,先進潛艇上超過6比1,作戰艦艇更是達到驚人的9比1。
在過去的節目中,我們常說美軍在常規作戰時已經難以戰勝中國,主要是基於解放軍硬實力的快速發展和地理因素帶來的戰略優勢。其實,美軍在硬實力盤點上還故意漏掉一點:中國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彈道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庫存,而這些作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左右戰局的發展。道理很簡單,隨著天基衛星偵察網路技術的進步,美軍在西太平洋的任何部署都難逃中國衛星的即時偵察,而彈道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的快速打擊島鏈目標和移動目標的能力,讓美軍任何作戰部署都難以奏效。美軍雖然也在發展高超音速飛彈,但是要想擁有與中國軍隊相當的能力,沒有20年時間是根本做不到的。
從更大的戰略層面來看,美國軍事力量分布於全球各地,需要兼顧多個地區的軍事任務與戰略需求,想在中國周國這增加軍事部署付出的成本代價要高得多。相比之下,中國軍事力量聚焦於本土周邊及西太平洋區域,能夠集中資源和精力進行針對性部署與發展。在西太平洋地區,美國空軍基地數量有限,而且在中國飛彈的威脅下非常脆弱,限制了其空中力量的投放規模與效率,即便大力投資基地改造,也難以在短期內扭轉這一劣勢局面。
面對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力量的迅速崛起,美國還有辦法應對嗎?我認為沒有。美國當前執行的分散部署,分布式殺傷鏈,發展B-21和無人作戰平台,增加島鏈防空力量建設,強化與盟友關系等等,都無法從根本上破解中國軍隊在這個方向依托大陸和先進飛彈建立起來的作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