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醫療領域中,軍隊醫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地方醫院帶來了諸多嶄新的理念和先進的技術。近段時間,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宋元美,在向實習醫生傳授臨床經驗時,總是頻繁地以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診療方案作為極具價值的範例。宋元美深知,這些範例所蘊含的科學性和創新性,對於培養新一代醫生的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近年來,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積極助力偏遠地區加強醫療能力建設,勇於探索並成功建立了軍地醫院結對幫扶的全新模式——構建醫聯體。這一模式的意義深遠,它就像是一座橋梁,將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醫療機構緊密地連線在一起。在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牽頭協調下,參與幫扶的軍地醫療機構根據各自的功能和定位,鄭重地簽訂了協作協定,從而實作了資源的共享和優勢的互補。
在過去的 3 年時間裏,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累計派出 200 余名醫療骨幹。這些骨幹們不辭辛勞,透過專家查房,細致入微地觀察患者病情,給出精準的診斷和治療建議;透過手術指導,手把手地傳授先進的手術技巧和操作規範;透過業務培訓,系統地講解最新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
藏族大媽平措的經歷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平措曾患有持續性腹部疼痛,這讓她備受折磨。她滿懷希望地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然而,結果卻令人憂心。醫生告訴她此類疾病極為罕見,在當地缺乏相應的臨床數據和治療經驗。面對這一困境,當地醫院毫不猶豫地向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求助。軍隊醫院的專家們聽聞後,迅速行動起來,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醫術,指導當地醫院的救治團隊,科學地制訂了詳盡且精準的救治方案,最終為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平措大媽的康復,不僅是一次醫療上的成功,更是軍地醫療合作的一個溫暖成果。
據了解,目前加入醫聯體的醫療單位數量眾多,共有 58 家,其中軍隊 14 家、地方 44 家。這一規模的形成,充分證明了醫聯體模式的吸重力和有效性。
「軍隊醫生在幫扶上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不僅幫帶我院醫生坐診看病,還指導醫院完善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宋元美介紹道。在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傾心幫扶下,紅花崗區人民醫院建立了遵義地區第一個頭痛專病門診。這一門診的設立,填補了當地在這一醫療領域的空白,為眾多頭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隨著醫聯體成員單位合作的日益深入,醫療幫扶形成更大合力。」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領導鄭重表示,他們將在科研創新上繼續加強與醫聯體成員單位的合作。這種合作不僅體現在技術和經驗的交流上,更體現在共同攻克醫學難題、推動醫學進步的決心上。未來,他們將致力於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新型醫療服務格局,為幫扶地區的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讓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更加貼心、更加專業的醫療服務。
編輯 彭喬軒
校對 王菲
終審 袁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