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的攝影師在日本海捕捉了中國海軍055型飛彈巡洋艦104「無錫」艦的壯觀景象。
這艘充滿科幻感的中國海軍055大驅,與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那些年代久遠、外觀略顯笨重的老舊戰艦並立,形成了鮮明對比,凸顯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與先進性。
近期,在日本海與北太平洋地區,中俄兩軍展開了名為"北部·聯合-2024"的聯合海上軍事演習。俄羅斯軍隊的攝影師成功捕捉到了055型戰艦的威猛英姿。俄軍攝影師在拍攝武器裝備時,多以冷靜且寫實的角度呈現,眼光犀利,選取的角度恰如其分。
中國海軍的055型大型驅逐艦,實質上被美國方面直接歸類為飛彈巡洋艦,其等級對應為"CG",即"Guided Missile Cruiser"。
055型大型飛彈驅逐艦是目前全世界排水量最大的常規動力水面戰鬥艦(殘廢艦DDG1000不在統計之列),排水量一萬多噸(推測為1300噸),比俄羅斯海軍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和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還要大。
對於中國海軍這艘萬噸級巨艦,俄軍無疑充滿敬佩與艷羨。他們內心的感受想必復雜多變。在大型水面戰鬥艦的發展歷程中,中國與俄羅斯在過去二十年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遷。
大約二十多年前,中國還依賴從俄羅斯引進「現代」級飛彈驅逐艦。而當時,俄羅斯供應的956「現代」級飛彈驅逐艦一度成為中國海軍中噸位最大的水面艦艇。
時間過去了20多年,俄羅斯已喪失了自主研發與建造大型先進水面戰艦的能力。無論是預算規劃,還是動力系統,電子系統乃至武器系統,都面臨著重重挑戰。原先規劃的幾型大型艦艇,最終只能以模型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盡管俄羅斯海軍的實力依舊不可輕視,艦艇總數接近400艘,總噸位達到215萬噸。 不過,這215萬噸總噸位裏大部份是常年趴在港口裏等待報廢拆除的老弱病殘軍艦,能出海航行的艦艇和各種軍輔船總噸位不足75萬噸。
俄羅斯海軍中,能正常執行出航任務的大型水面戰艦(噸位7000噸及以上)僅剩下11艘。這其中包括1艘「奇羅夫」級核子動力巡洋艦,2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2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以及6艘「無畏」級大型反潛艦。
剩余寥寥無幾,「現代」級飛彈驅逐艦大多已被退休、拆除或封存。一艘航母正在修理工廠接受大修,一艘「奇羅夫」級核子動力巡洋艦還未完成改裝,至於一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已沈入海底。
俄羅斯海軍唯一的亮點在於其核潛艇的實力相當強勁,共擁有42艘不同型號的核潛艇。
近年來,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主要以中型和輕型護衛艦以及小型飛彈艦為主導,其中最現代化的裝備是10艘搭載了相控陣雷達的飛彈護衛艦。
俄羅斯海軍的現役護衛艦和飛彈艦種類如下:3艘22350型「高爾什科夫元帥」級飛彈護衛艦,3艘11356R型「塔爾瓦級」飛彈護衛艦,2艘1135型「凱瑞瓦克級」護衛艦,9艘20380/20381型「守護級」輕型護衛艦,1艘20385型「轟鳴」級飛彈艦,2艘11540型「不懼」級飛彈護衛艦,2艘11661型飛彈艦(越南獵豹的原型艦)。此外,還包括約20艘早期蘇聯時期建造的飛彈艇。
在過去的20多年間,中國海軍從學習模仿起步,逐步過渡到自主研發,先後成功推出051C、052C、052D和055等多個代際的驅逐艦,並實作了規模上的巨大發展。中國勤勉進取,如今已將過去的導師俄羅斯遠遠超越在後。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中國有望在核子動力潛艇技術領域將俄羅斯遠遠甩在後面。
去年,俄海軍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不幸被烏軍發射的岸艦飛彈擊沈,這一事件為俄羅斯海軍的整體現代化行程拉響了警鐘。
俄海軍開始意識到,與中、美海軍相比,如若海軍水面艦隊缺少一個以大量裝備有相控陣雷達的防空驅逐艦為核心、功能完善的作戰體系支持,那麽像核子動力巡洋艦這樣孤軍奮戰的巨型戰艦,其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將極低。
負責執行北方艦隊"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重型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1144.2型)維修與現代化改造任務的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總計花費已超過2000億盧布(約為22億美元,即大約166億元人民幣),遠超俄海軍最初預算的四倍。
這筆預算在中國足以建造2艘全新的055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從核心層面看,俄羅斯海軍其實並不清楚真正需要何種武器。整體而言,俄羅斯海軍的表現更像是既懶惰又不知節約的敗家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