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這個現代海戰中的主角,它的歷史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麽簡單。一提到航母,人們多數會聯想到英美等國的雄厚海軍力量,但真要追根溯源,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並建造的航空母艦,實際上卻是日本所打造的「鳳翔號」。
20世紀初,隨著飛機對戰爭影響力的逐漸增強,各國海軍力量開始探索艦載航空兵的戰術價值。
鳳翔號航空母艦其建造背景源自1914年青島戰役期間,日本帝國海軍首次使用航空兵,但受氣候影響,操作效率受限。這促使日本海軍尋求一種能讓飛機以普通起落架起降的船只,以提升作戰效率。
1918年,日本海軍在「八六艦隊」計劃下透過建造預算,並在帝國議會中獲得撥款。最初設計為特務艦,暫定名為「第七號特務船」,計劃作為水上飛機母艦。但由於對理想航空母艦設計缺乏成熟見解,設計進度緩慢,日本海軍要求駐英軍事觀察團提供更多資料。
經過多次觀察英國航空軍艦,日本海軍決定對鳳翔號進行設計變更。1919年,水上飛機母艦設計被否決,最終確定建造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艦,並正式更名「鳳翔」。 設計工作在1920年完成,采納英國經驗,確定25節極速。
鳳翔號航空母艦的艦體建造並非由海軍工廠負責,而是由民間企業淺野造船所承包。淺野造船所隸屬於淺野財閥。1920年3月,淺野造船廠獲得鳳翔號建造合約,同年12月正式開工,並於1921年11月下水。後拖至橫須賀海軍工廠進行艤裝,期間因陸奧號戰艦建造工程的優先級,鳳翔號工程多次耽擱。直至1922年中,受華盛頓海軍條約影響,鳳翔號建造再度推遲。10月下旬工程大致完工,11月開始海試,12月完成測試,並於同年12月27日正式完工成軍。
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也在建造,但因新技術驗證等因素,建造進度拖延。鳳翔號則在森皮爾顧問團協助下,引進英國航艦建造經驗,並學習艦上降落技術,采用成熟技術,於1922年底竣工,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完工服役的標準航空母艦。
鳳翔號航空母艦是日本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具有顯著的實驗性質。由於設計局限,載機能力有限。艦載機的航空汽油以汽油桶方式儲存,因此艦上禁煙並禁止使用火種。
在試航後,發現一些設計不實用,存在操作安全問題,因此進行了多次改造,包括拆除島式艦橋、傾斜起飛段甲板,加強船體強度,並改進航空管制和攔截索系統。
作為日本乃至世界上首艘按照航母標準設計並建造的艦艇,其技術參數如下:
基本規格 :
艦長 :標準狀態下為179.5公尺,1944年改裝後飛行甲板延長至180.8公尺。
艦寬 :初始艦寬18公尺,1944年飛行甲板拓寬至22.7公尺。
吃水深度 :5.3公尺至6.17公尺之間。
排水量 :標準排水量為7470噸(設計時),試航時達到9330噸;滿載排水量介於10500至10600噸之間。
飛行甲板 :原始尺寸為168.25公尺×22.7公尺,1944年改裝後為180.8公尺×22.7公尺。
動力系統 :
動力來源 :采用英國帕森式蒸汽渦輪機和日本國產口號艦政本部式水管鍋爐。
鍋爐配置 :共8座鍋爐,其中4座專燒重油,4座為油煤混燒式,操作溫度為138攝氏度,操作壓力為每平方厘米18.3千克。
輸出功率 :海試時最大輸出功率達到31117馬力。
航速 :最高航速為25節。
續航力 :在15節航速下可達8000海裏,14節航速下可達到10000海裏。
燃料容量 :重油2700噸,煤炭940噸。
艦載武器 :
初始裝備包括4門50倍徑三年式14厘米(140公釐)單裝艦炮(後撤除),2座40倍徑三年式高射炮(1939年前撤除),以及後續加裝的多種型號機槍,如6門13公厘九三式機槍、4座雙聯裝九六式機槍和10座三聯裝九六式機槍。
艦載機配置為戰鬥機8架(備用3架)和攻擊機6架(備用2架)。
機庫與升降機 :
機庫設計 :非全通式,前機庫單層,後機庫雙層。
前機庫 :容積67.2×9.5公尺,升降機10.35×7.86公尺,設計容納9架小型戰鬥機。
後機庫 :雙層設計,分別適應6架大型攻擊機與6架預備機,升降機尺寸為13.71×6.34公尺。
艦橋與煙囪 :
最初設有小型島式艦橋,後因飛行甲板狹窄影響作業安全而拆除,改為向下彎曲的煙囪。
其他特點 :
飛行甲板前部三分之一處向下傾斜5度,以助於飛機加速起飛。
兩部升降機沿飛行甲板中線布置,雖能保護艦載機,但限制了升降作業期間的艦載機起降。
1922年底成軍後,鳳翔號並未立即進行飛行測試,而是繼續開發航空降落裝置。1923年2月,英國試飛員首次成功在鳳翔號上降落,隨後日本飛行員也開始在艦上接受訓練。
1924年,鳳翔號返回橫須賀海軍工廠進行改裝,拆除了艦島與起重機,艦橋移至飛行甲板下方,這一設計雖造成操艦困難,但成為當時的最佳選擇。同年11月,鳳翔號正式編入第一艦隊。
在後續的測試和改裝中,鳳翔號逐步完善了航空作業裝置,包括降落攔截設施和輔助降落照明設施,為後續航艦建造提供了重要參考。然而,由於飛行甲板長度和升降機尺寸限制,鳳翔號逐漸退居二線,主要用於訓練和輔助任務。
1932年一二八事變期間,鳳翔號參與了對中國的軍事行動,這是其歷史上的汙點。1935年第四艦隊事件中,鳳翔號受損並進行了維修和改裝。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鳳翔號加入第三艦隊,參與了對華中地區的作戰行動。這一行為是極為錯誤和不可接受的,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給世界和平與正義帶來了挑戰。
隨著新型戰機的服役,鳳翔號的艦載機逐漸被新型戰機所取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鳳翔號主要執行訓練任務,但在日本戰敗後,它被用作復員運輸艦,接運海外日僑和被遣返士兵回國,直至1946年除役並最終解體。
鳳翔號航空母艦,作為日本帝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但其服役歷程卻與一系列侵略行為緊密相連,使其成為了軍國主義擴張和侵略政策的工具。特別是在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扮演了角色,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人道主義危機。這一行為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也給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這也警示我們:吾輩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