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五大野戰軍進北韓:在國內各有千秋,一打美軍就看出了誰更強

2024-07-28軍情

在北韓作戰的近四年時間中,誌願軍先後有六批總共 240 多萬部隊入朝,這六批誌願軍包括了五大野戰軍,也就是一野、二野、三野、四野以及華北野戰軍。

在美軍這塊超級試金石跟前,五大野戰軍來的部隊都表現出色,戰績輝煌。不過,借著北韓戰場上的情況,橫向比一比五大野戰軍到底誰更厲害,這還挺有意思。

當然啦,參加戰鬥的誌願軍個個都是值得記住、令人尊敬的英雄,這麽比較可沒有不尊重的意思,不過就是在相同的參照標準下進行的分析和討論罷了。

【一、為何要用北韓戰場當參照物作對比?】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要比一比五大野戰軍誰更厲害,那國內戰場的情況不是很明顯嗎?為啥不用解放戰爭時候的戰績來比呢?

依我個人的看法,要是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績來做對比,恐怕不太客觀。

這裏講的不客觀,不是指戰績存在啥問題,實際上,五大野戰軍在各自的戰場中,都有很出色的表現。

但之所以不以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作對比,是由於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客觀因素。

首先,國軍的部隊可不是全都有著一樣厲害的戰鬥力。咱們都清楚,國軍裏不光有五大主力,還有中央軍和地方的保安團之類的。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能知道,這些部隊的戰鬥力明顯不是一個水平的。

比如說,國軍五大主力裏的整編七十四師,戰鬥力特別強,就連粟裕都說它是「王牌中的王牌」,像這樣的隊伍,戰鬥力肯定比國軍普通部隊強太多了。

所以啊,雖說跟整編 74 師這種部隊交手確實能看出咱們軍隊戰鬥力咋樣,可並不是每個野戰軍都和整編 74 師交過手,這樣的話,要比較各自戰鬥力咋樣就不客觀了。

其次,戰場上還有別的因素產生影響。在解放戰爭那時候,好多戰役裏都有國軍部隊起義的事兒,這在當時對戰局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也是能打勝仗的原因之一。像圍殲黃百韜時何基灃和張克俠的起義,就是特別好的例子。

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對我軍參戰部隊戰鬥力的客觀評判。

可到了北韓戰場上,情況就截然不同啦。首先,對手(主要是美軍)的裝備在當時那可是世界最先進的,再者打法也特別專業,戰鬥力基本上都差不多,就算有區別,也沒多大區別。

更關鍵的是,對手不會有起義這種事兒,頂破天就是被打敗後投降。

所以呀,碰上這種對手,誌願軍得拼盡全力去打,得有周全的計劃和安排,還得勇敢作戰,而且要不停地學習,熟悉敵人的打法,找到敵人的弱點,這樣才能把敵人打敗。

這樣一來,就能實實在在看出哪個野戰軍的部隊在面對敵人時表現更好。

再有一點哈,在解放戰爭那時候,五大野戰軍就算有一兩個或者兩三個協同作戰的情形,可整體上沒共同對付過戰鬥力相同的敵人。然而在北韓戰場上,就有這樣的機會了,大夥面對的都是厲害的美軍。

所以呢,碰到相同的敵人,自然就具備了能看出誰更厲害的前提條件。

【二、五大野戰軍各自入朝部隊】

在五大野戰軍中,一野的部隊入朝是最少的,也是最晚的,到 1953 年一野才有部隊入朝,而且就只有第 1 軍。要知道,一野是彭總在國內領導的部隊,可作為誌願軍總司令的他,為啥只讓自己原來的部隊派了一個軍入朝呢?

實際上這也是沒轍的事,當時一野有其他任務要做,像保衛大西北、援藏還有剿匪啥的。

所以啊,當時一野的主力脫不開身,也就沒法大規模入朝。一野的第 1 軍入朝後,雖說打了幾場小勝仗,可規模不大,體現不出一野的真正水平,因此橫向對比時就沒把一野算進去了。

華北軍區和華北野戰軍入朝作戰的部隊可不少,像華北軍區 1 兵團的 60 軍(入朝後歸誌願軍 3 兵團管),另外 63、64、65 軍(就是楊羅耿兵團,也就是華北軍區 2 兵團),還有 66、67、68 軍,全都入朝參戰了。

除了前面說的那些,華北軍區和華北野戰軍還有別的部隊去了北韓。

在這當中,61 軍的 181 師被調到了誌願軍 60 軍裏,62 軍的 556 團、557 團被打散補充進了誌願軍隊伍,69 軍的 205 師、206 師的大部份人員都參加了抗美援朝。

另外呢,還有 70 軍。這 70 軍在 1949 年縮編了,變成了華北軍區獨立步兵 207 師,在 1951 年 2 月入朝去打仗。

最後要說的是華北軍區獨立 209 師,於 1951 年 10 月入朝打仗。

講完華北軍區和華北野戰軍,接下來講講二野入朝的部隊。二野總共有 10 個軍的兵力入朝,就 58 軍因為在 49 年給撤編了沒去,剩下的部隊都去了。

在這當中,二野的一些部隊不是整批整隊去參戰的,有一部份是作為後勤部隊去北韓的,所以總體來講,二野入朝成為主力的部隊不多,就只有 12 軍、15 軍和 16 軍。

接下來要說的是三野,三野參加戰鬥的部隊挺多的,整體來講,基本上每個軍都去北韓參戰了,不過數量不太一樣。

三野的王牌主力,像 20、23、24、27 軍是全軍都參戰了,而 21、26 等軍呢,只有兩個師或者一個師參戰。

接著說四野,四野是入朝作戰部隊裏數量最多的野戰軍,誌願軍的 38 軍、39 軍、40 軍、42 軍、46 軍、47 軍、50 軍、54 軍,都是四野的部隊。

另外,四野的 41 軍和 43 軍,都分別抽調了兵力補充給誌願軍,而 44 軍和 45 軍,則合編成 54 軍去參戰。

另外,48 軍、49 軍、51 軍,還有 52 軍、53 軍,都有全部或者部份隊伍去了北韓,只有 55 軍一直沒去。

除了前面說的那些,四野有一部份獨立師也去北韓參戰了。

這麽一算,四野總共有 15 個軍去了北韓,雖說建制軍裏有一些部隊沒參加戰鬥,可獨立師參戰的單位不少,所以四野是抗美援朝出兵數量最多的野戰軍。

【三、戰力對比:四野>三野>二野>華北】

總的來講,就北韓戰場上的情況而言,四野肯定是戰鬥力最強的。不管是戰鬥意誌,還是部隊的專業素養,又或是指揮方面,四野著實是排在首位。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四野可以直接跟美軍主力部隊剛正面,要麽把他們打垮,要麽能抗住他們的進攻。

比如說,第一次戰役裏,像跟美軍開國元勛師騎一師打的雲山戰役,這一仗 39 軍把美軍打得夠嗆,另外在第二次戰役裏拿下平壤,第三次戰役裏拿下漢城,這些都是很棒的例子。

除了 39 軍,還有 38 軍呢。38 軍那可是不用說,被稱作「萬歲軍」。在二次戰役裏,成功穿插到三所裏和龍源裏,搶占松骨峰後連著激戰了兩天兩夜,把美軍的多次進攻都給打退了。

四野不光是 38 軍和 39 軍的主力部隊厲害,其他排名稍靠後的部隊表現也挺不錯。

就說 47 軍吧,在天德山和夜月山跟敵騎一師交手,讓敵人損失了三千多人呢。還有 42 軍,黃草嶺那一戰,打敗了韓軍,還勉強擋住了處在戰力巔峰期的陸戰一師。這些戰力比四野主力稍微差一點的部隊都能有不錯的表現,這不就充分表明四野戰鬥力很強嘛。

比四野稍差一點的是三野,三野的隊伍同樣能打硬仗,勇猛方面不比四野差,犧牲精神也不缺。

就像三野的新興裏戰鬥,還有華川阻擊戰這種高光時刻,那可都是實打實的難打的仗。三野的 27 軍和 20 軍能獲勝,這就表明三野打硬仗的本事相當強。

再舉個例子,像長津湖戰役裏的柳潭裏戰鬥,那時負責進攻的是三野的主力師 79 師,而對手是美軍第一陸戰師的 5 團和 7 團。

咱們都清楚,韓戰剛開始那會,美軍陸戰一師特別厲害,這就讓當時的 79 師壓力特別大,而且 79 師那時不光對手裝備占優,還得面對對手做好了防禦的情況。

但就在這種特別不利的局面裏,79 師還是沖破了敵人的防線,最後讓美軍陸戰一師有了挺多的傷亡。

不過三野的排名比四野靠後,主要的差別集中在戰鬥技術這一方面。

三野跟四野不一樣,四野有過大練兵的時候,部隊對像三三制、一點兩面這類戰鬥技術特別熟,可三野沒有這樣的階段,所以進攻的時候不像四野那麽註重戰術,主要是靠密集型隊形往前沖,這就是三野和四野最大的差別。

說完三野咱們再講講二野,其實吧,把二野放在第三的位置,挺不公平的。為啥呢?因為二野整個編制參戰的部隊不多,參戰時間還晚,所以單從戰果這方面來看,跟其他幾個野戰軍相比,確實不太公平。

那當然,二野也有不少出彩的地方,特別是 12 軍的上甘嶺戰役,扛住了美軍的狂猛進攻,而且在之後的一些陣地作戰裏,12 軍照樣表現很好。

不得不說,二野入朝參戰主力部隊裏,12 軍的整體表現那可是頂尖的,15 軍和 16 軍跟 12 軍一比,表現就稍遜一籌了。

所以啊,因為參戰部隊少,參戰還晚這些因素,二野取得的讓人刮目相看的戰果,跟其他部隊一比相對少些,排名就稍微往後了點兒。

最後得說說華北野戰軍,它的參戰部隊不少,參戰經歷也挺多,其參戰經歷只比四野少點。可要說戰果,華北野戰軍的表現就有點……

有人可能會講,鐵原阻擊戰不就是華北野戰軍 63 軍的成果嗎?沒錯,不過這場仗說到底是阻擊戰不是進攻戰,所以只能說 63 軍把任務完成了。

其他一些獲勝的戰役,像雪馬利、文登裏的戰鬥,規模都不大,真正大規模的就只有金城戰役。不過金城戰役裏的 68 軍,要是放到其他野戰軍部隊裏,表現也就處於平均水平,算不上特別出彩。

另外,63 軍和 64 軍的行動,讓 180 師的側翼給暴露了之類的狀況出現。

當然了,華北野戰軍也有表現不錯的方面,像光榮的臨汾旅,面對美軍的強力進攻那是相當勇敢。

總體來講,華北野戰軍呢,個別方面表現還行,可真正能打硬仗的部隊沒多少,敵軍進攻的時候勉強能守住陣地,主動進攻和搞穿插就不太行了。

所以這麽一瞧,華北野戰軍在北韓戰場上呈現出的水平,在幾大野戰軍裏面(不算一野)是比較靠後的。

結束語:

總的來講,五大野戰軍裏除了一野,在北韓戰場上展現出的戰鬥力,最強的要數四野,接下來是三野,然後是二野,墊底的是華北野戰軍。

反正還是那句話,上面這些對比,只是個人的看法,就是一種「事後諸葛亮」式的顯擺罷了,所有參加抗美援朝的前輩,都是值得咱們尊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