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亞美尼亞投入了4000萬美元購入了來自印度的4台雷達,用以應對鄰國亞塞拜然的軍事壓力。這筆支出幾乎占到了亞美尼亞全年軍事預算的7%,顯示出亞美尼亞的緊迫感。按常理,亞塞拜然在得知亞美尼亞獲得了這些高級雷達後應當有所收斂,但事實上,亞塞拜然似乎意識到這些雷達的實用性有限,於是在雷達剛剛部署完成後不久,便在納卡地區發起了軍事行動,迅速奪取了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
戰爭結束後,亞美尼亞由於雷達效能不佳,將印度制造商告上了法庭。今天,讓我們探討一下這款被稱為「施瓦提」的印度雷達到底有何缺陷,以及亞美尼亞為何選擇購買這種雷達。
「施瓦提」是一款火炮定位雷達,主要功能是透過敵方炮彈的軌跡反向計算敵方炮兵的位置、火力密度等資訊,以輔助反擊。簡而言之,這種雷達是炮兵部隊的「眼睛」,在受到攻擊時提供必要的視野。在上世紀80年代,印度經濟增長顯著,國內軍工開始自主研發重大計畫,「施瓦提」就是其中之一。起初,印度引進了美國的AN/TPQ-37炮兵定位雷達系統,並在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後,最終在2017年推出了「施瓦提」。
技術上,「施瓦提」使用C波段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天線,能在50公裏內探測到敵軍炮兵位置,同時跟蹤7個目標,儲存多達99個炮兵目標。按照印度的數據,該雷達還能定位20公裏內的82公釐以上的迫擊炮和30公裏內的105公釐榴彈炮,以及40公裏範圍內的遠端非制導火箭彈。
客觀而言,盡管「施瓦提」雷達的效能不算頂尖,但在較小規模的沖突或炮兵交火中,它已經足夠使用。與其他國家不同,印度傾向於將自研武器同步用於國內外市場,旨在快速回收研發成本。
2019年7月,當亞美尼亞計劃購買新雷達時,印度迅速介入,推銷其研發了20多年的「施瓦提」雷達,宣稱其結合了美國技術,並具備快速部署的能力。同期,波蘭和俄羅斯也向亞美尼亞推銷了他們的火炮定位雷達。波蘭提供的是LW雷達,而俄羅斯則是以動物園系列參與競爭。動物園系列主要針對迫擊炮定位,探測距離僅17公裏,部署時間需要5分鐘,這在現代戰爭中顯得過長。亞美尼亞因此排除了俄羅斯的產品。
「施瓦提」雷達與波蘭的LW雷達展開了直接競爭。相比之下,波蘭的雷達部署時間能在1分鐘內完成,探測能力與「施瓦提」相當。不過,由於波蘭可能誤解了亞美尼亞的需求,沒有充分理解亞美尼亞面對亞塞拜然大口徑火炮的真正需求,因此亞美尼亞最終選擇了「施瓦提」。
然而,印度的報價顯得過高——每台1000萬美元,不包括運費,而俄羅斯和波蘭的價格分別僅為500萬和800萬美元,並且由於距離更近,運輸成本也低得多。
從這個角度看,盡管印度在銷售過程中並沒有過度誇大其產品優勢,而是提供了具體數據讓買方自行判斷,這種做法表現出一定的「大國風範」。但高昂的定價無疑是對亞美尼亞的又一重擊。
面對如此局面,亞美尼亞雖然有些遲疑,但在邊境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決定購買「施瓦提」。然而,一旦這些雷達投入實戰,它們的表現並不如預期。2020年9月,當亞美尼亞剛接收到「施瓦提」雷達,亞塞拜然便發動了對爭議納卡地區的進攻。在實戰中,這些雷達未能有效地追蹤敵方炮兵位置,導致亞美尼亞無法有效反擊。
更令亞美尼亞沮喪的是,在沖突結束後復盤時發現,這些雷達的高故障率並非操作失誤所致。據士兵反映,雷達故障頻繁,幾乎每5小時就需要維修一次,使得亞美尼亞軍方在修理雷達的同時還要躲避敵方炮火。
此外,亞美尼亞還發現雷達與他們的系統相容性差的真正原因。原本他們認為由於印度的軍事技術很大程度上源於蘇聯,購買印度的武器系統應該能與他們現有的蘇制武器系統相容。盡管印度在交易中聲稱「施瓦提」的國產率高達96%,但後來發現其關鍵部件幾乎全部來源於法國、德國和以色列,印度只負責組裝。
面對印度的「誤導」,亞美尼亞將這些故障雷達退回要求修理時,印度回應稱需要兩年時間才能修好,因為他們也需要時間從原廠訂購零件。最終,亞美尼亞不得不將印度告上法庭,但印度堅稱「施瓦提」雷達的數據是準確的,只是反應稍慢。
最終,亞美尼亞只能無奈接受這一切,同時看著巨額的軍費投入印度的口袋。印度在此次交易中確實取得了「盆滿缽滿」的商業成功,但對於一個「大國」而言,這種行為可能損害了其長期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