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名機器人圍攻俄軍突擊隊,這場發生在卡爾可夫北部前線的戰鬥,絕對可以算是科技與戰爭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我跟你說啊,不僅因為它重新整理了人類對現代戰爭的想象力,更因為這竟然是全球首次全機器人作戰,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直接沖鋒陷陣,全靠機器上演了一出高科技版「圍剿行動」,聽著是不是有點像電影【終結者】?但不好意思,這可是真事兒。
畫面感強不強?一邊是烏克蘭投入的大批踩地雷無人車、攻擊型無人車輛,還有抗幹擾光纖無人機組成的多層次協同進攻體系,一邊則是猝不及防被包抄合圍的俄軍突擊隊,說白了就是,人還沒搞清楚怎麽回事呢,敵方機器人已經從四面八方湧過來了,就像下棋時突然被雙車夾殺,你根本連喘口氣都來不及。而那些光纖FPV(第一視角)無人機,還同時負責偵察和掩護,就好比空中派來的眼睛,一秒鐘就能洞悉地面的每個細節。別的不說,僅憑這些操作就足夠讓人目瞪口呆吧?
其實仔細琢磨一下,你會發現這些冷冰冰的小家夥確實有其不可忽視的優勢,比如精準度高得嚇人,每次開火都幾乎命中目標,那種感覺大概類似於打遊戲開掛一樣,完全不給對手留任何余地,再比如反應速度快,好像沒有情緒也不會疲勞,只要電量充足,它們甚至可以連續作業好幾個小時,而傳統士兵最多拼個一天一夜恐怕早已精疲力竭了。另外嘛,它們還能輕松完成排雷、偵察、監控等危險任務,把原本需要冒生命風險才能做到的事情交給無所畏懼的機械臂去解決,這一點真心讓人不得不佩服。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想把這麽多先進裝置整合到一起,並且實作高度協同作戰,可不是隨便拍拍腦袋就能完成的大工程,其中少不了美國的一份功勞,是不是覺得有點耳熟?沒錯,美國不僅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還透過自己的公司——什麽QinetiQ啦,Textron啦,為烏克蘭設計並制造出了這一系列新銳武器裝備,然後借助真實戰場環境進行效能測試,說穿了就是利用這場沖突來做實驗,但換句話講,對於烏克蘭來說,有這樣現成的平台用來試水,又何嘗不是一種額外收益呢?
其實我跟你講,美國為什麽願意花這麽大價錢幫忙搗鼓這些東西,其背後的動機那可是相當復雜,多半還是看中了歐洲日益增長的防務需求,大筆訂單就在眼前擺著呢,那些北約國家為了提升軍事能力,一個勁兒往國防預算裏砸錢,據統計很多成員國開始把GDP裏的5%投向軍費支出,你想想看,這是多麽龐大的市場蛋糕!而且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就是這種基於自動化技術的新式裝備,相比傳統重戰車或飛機來說更廉價、更容易普及,比如某些型號的小型無人車造價可能只有10萬元人民幣左右,用壞了也不用太心疼,對比之下,一輛主坦價格上千萬美元,一旦損失掉簡直肉疼得要命,所以誰能抓住機會推出既便宜又管用的新產品,誰就能夠搶占未來制勝先機。
當然嘍,無論怎麽看,目前這個趨勢都是擋也擋不住,我們正在見證的是一種以小型化、高效化為核心的新式戰爭模式逐漸取代老舊打法,比如那些所謂自爆裝置或者巡邏偵察功能,都已經成為標配配置,說到底還是因為它們靈活方便,可以適應各種復雜環境,從城市巷道到森林山脈,總歸找不到短板。而隨著AI演算法越來越成熟,將來甚至可能連指揮員都省去了,讓整個過程徹底進入「去人為」的階段。不過這裏頭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比如如果遇上訊號幹擾怎麽辦?俄羅斯在電子戰方面頗有兩把刷子,他們完全可以透過破壞數據鏈路或操縱無線頻段,讓美制裝置變成聾子啞巴,到時候再厲害的小鐵皮箱子估計也是徒呼奈何。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現在還遠遠談不上完美解決方案,只能算剛起步摸索階段。
回頭再看看整件事情,其實繞不開的是國際賽局這一塊,美國明裏暗裏扶持烏克蘭,不單純只是基於政治立場那麽簡單,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透過代理戰爭進一步鞏固自身科技領先優勢,同時借此推動國內工業生產升級,以滿足海外市場擴張需求。換句話說,人家表面上一副樂善好施模樣,但骨子裏卻算盤撥得飛快。這麽看來,與其說這是一種援助行為,不如稱之為一次聰明且大膽商業投資更加貼切,不過至於最終效果如何,現在還很難下定論,因為真正決定勝負關鍵因素始終離不開兩個字:競爭。不止是在硬體效能方面較量,還有軟體演算法最佳化,以及後續維護成本控制等等,都將成為各國追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