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最近捷報頻傳!繼國產新型航母福建艦展開海試後,9月11日,官方媒體釋出的宣傳片【淬火】中,首次曝光了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的畫面,引發了國內外廣泛關註。
這段畫面不僅意味著福建艦離正式服役又近了一步,更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電磁彈射技術的國家,意義重大,也體現了中國海軍加速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決心。
一直以來,福建艦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就是它所搭載的電磁彈射系統,這一技術突破長期以來被西方國家視為技術封鎖的重點。
相比傳統的滑躍起飛方式,電磁彈射系統能夠賦予艦載機更大的起飛重量和更快的起飛速度,極大提升航母的作戰效能,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航母將擁有更大的打擊範圍和更強的持續作戰能力。
然而,作為一項尖端技術,電磁彈射系統的研發難度極高。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成功將其套用於航母,並將其視為維護軍事霸權的關鍵技術之一。
而如今,中國也成功突破了這項技術,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躋身世界航母強國之列。從官方釋出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福建艦甲板上已經出現了彈射器標準站位。
操作人員也已經熟練掌握了彈射動作手勢,一切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顯示出中國海軍對於電磁彈射技術的掌握已經相當成熟。
那麽,福建艦首次彈射的將會是哪款機型呢?外界普遍猜測,最有可能的候選者是殲-15B艦載機。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重型艦載戰鬥機,殲-15B技術成熟,效能先進,是目前最適合進行電磁彈射測試的機型,也將為後續其他機型的彈射測試積累寶貴經驗。
當然,未來福建艦將會搭載的機型遠不止殲-15B一款。無論是正在進行測試的全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殲-35,還是空警-600預警機、高教-10教練機等。
都將在福建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構成一支強大的航母艦載機編隊,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更強大的保障。
回首10多年前,中國還沒有自己的航母,電磁彈射技術更是遙不可及。而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現實,中國航母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這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和中國人民的鼎力支持。
從官方釋出的畫面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福建艦上出現了許多遼寧艦和山東艦上沒有的新崗位,例如彈射、渦流、著艦引導等,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福建艦的服役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預示著中國海軍即將迎來新的歷史性時刻。
盡管福建艦的海試才剛剛開始幾個月,但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它很有可能在2024年內完成所有測試計畫,並在年底正式加入中國海軍戰鬥序列,為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力量。
如果一切順利,福建艦將成為全球第二艘服役的電磁彈射型航母,而它的服役也將為中國海軍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中國海軍有能力應對來自海上的各種威脅和挑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與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服役後故障頻發、頻繁返廠維修的窘境相比,我們有理由相信,福建艦將會以更加穩定可靠的表現,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更加堅強的保障,成為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利器。
除了福建艦,中國新一代艦載機殲-35的研制進展也備受關註。在最近的宣傳海報中,殲-35的身影赫然在列,這預示著中國未來艦載機的選型已經塵埃落定,殲-35將正式成為中國海軍的新一代主力艦載機,捍衛祖國的萬裡海疆。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彈射型隱身艦載機,殲-35的效能參數與美國海軍的F-35C艦載機相當。但與美國海軍對F-35C並不滿意、試圖削減其采購數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對殲-35充滿了期待,相信它能夠在未來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隨著福建艦的服役和殲-35的加入,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體系將更加完善,作戰能力也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國際公平正義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國航母發展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不斷超越的道路。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唯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提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海軍將以更加強大的實力,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