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目前正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艦艇造價的迅速上漲、工期的屢次延誤、出航率偏低、艦船狀態不佳、人員不足以及素質下降等挑戰。然而,美國海軍依然是全球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近期,美國海軍以67.5億美元的價格,與通用動力公司簽訂合約,訂購了8艘約翰·路易士級液貨補給艦,這一訊息引發了廣泛討論。
作為全球海上力量的領導者,美國的海軍裝備一直是備受關註的焦點。約翰·路易士級的滿載排水量高達4.98萬噸,噸位與中國的901型補給艦相近。美國一次性訂購8艘如此接近5萬噸的巨型艦船,彰顯了其財力雄厚,但也引發了人們對其成本效益的質疑。
我記得【海軍新聞】詳細報道過這次采購的背景。約翰·路易士級液貨補給艦,長227.3公尺,寬32.2公尺,吃水深度為10.2公尺,標準排水量22515噸,滿載排水量49850噸。這些艦艇采用雙層底設計,按照民用標準建造,兩台MAN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最高航速20節,最大航程6174海裏,發電能力28.8百萬瓦。這些數位看上去確實很美,但其背後的成本究竟合不合理呢?
約翰·路易士級補給艦配備了5個液貨補給站和2個幹貨補給門架,可以攜帶2.15萬噸燃油和200噸淡水,並有417立方米的幹貨艙和433立方米的冷藏貨艙。全艦編制125人,包括99普通船員。由於其艦級定位較低,雖有飛行甲板,但並未配備機庫,艦載武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以看出,這些艦船在設計上的確比較務實,以補給功能為主,但我們不禁要問,67.5億美元的價格是否過高了?
美國海軍表示,打包訂購這8艘補給艦,不僅有助於投資並維持美國造船業的基礎設施,還能透過整體采購節省4.91億美元的點購艦費用。這一舉措旨在增強國內造船能力,激勵造船廠擴大產能,加快補給艦群的建設,同時降低海軍的營運成本。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軍工體系的慣例,今天決定停產某裝置,明天就拆毀生產線,這也是一次性大手筆訂單的一個風險點。
67.5億美元的巨額投入換來8艘5萬噸級的補給艦,確實不禁令人質疑其價效比。中國的901型補給艦造價雖不詳,但普遍認為不會超過兩億美元。這一對比讓美國與中國在軍費購買力上的差距顯得十分明顯。
南韓制造的潮汐級補給艦,滿載排水量3.7萬噸,售價卻只有2.5億美元,而英國計劃建造的FSS型幹貨補給艦,滿載排水量3.9萬噸,3艦總價19.15億美元。這樣看來,美國的67.5億美元可以購買27艘潮汐級補給艦,或者9艘英國的FSS型幹貨補給艦。而約翰·路易士級補給艦的大量民船設計背景,價格卻超過了FSS型,是否有些誇張了?
如果我們仔細對比中美在造船領域的貨幣購買力,67.5億美元在中國足以建造8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及其配套的8艘903型綜合補給艦,而這筆預算在美國只能建造8艘約翰·路易士級艦船。這恐怕也體現了美國海軍在造船成本上的一大痛點。
美國不斷投入巨額軍費,但效果似乎不盡如人意。近年來,美國海軍多個艦艇計畫屢屢遭遇造價過高、工期延誤、出航率低等問題。這一情況的背後,是復雜的產業結構和軍工利益的賽局。難道美國海軍在如此大的財政投入面前,還能繼續撐下去嗎?讀者朋友們,對於美國海軍的這一大手筆采購,你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雖然67.5億美元的價格引發了廣泛爭議,但美國海軍的一些決定有其深層背景與考慮。我們可以從一些具體案例中窺見一斑。
前些年,我曾采訪過一位退休的美國海軍軍官,他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服務期間曾見證了多個重要艦船計畫的啟動和實施。他談到美國造船業的現狀時,表示造艦過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非常多,導致成本飆升。「每個零部件的價格都因為供應鏈的復雜而被無形中推高了」,他說,「最終這些增加的成本,都反映在了整個艦艇計劃上。」
具體來說,美國海軍在造艦過程中,不僅要解決技術上的難題,還要面對多個利益相關者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造船廠的能動性。許多造船廠在接到訂單之後,往往因為資金短缺或生產裝置老舊,無法按時交付,這是導致工期延誤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美國海軍不得不提前支付大量資金,確保造船廠能按時按質完成任務。
除了造船廠,軍方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也是一大難題。由此引發的行政管理費用進一步擡高了成本。事實上,美國海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的支持,包括撥款和稅收優惠,以保證造艦計劃的順利進行。而這些費用,最終都將被細化到每一艘艦船的成本中。
相較而言,中國在造艦領域的成本控制較為嚴密。中國的901型補給艦由國內頂尖的造船企業負責,采用了先進的模組化建造技術。這種技術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許多業內專家認為,模組化建造技術可能是未來世界造艦的一大趨勢。
然而,約翰·路易士級補給艦的高價格並不意味著其效能不足。事實上,這些艦船在實際套用中表現出了顯著的優勢。例如,其強大的燃油和淡水運輸能力,使其在長時間遠洋航行中能夠持續為艦隊提供補給,增加了整個艦隊的作戰半徑。再加上其一流的防禦系統,即使在敵對環境中也能安全完成任務。
除了技術上的優勢,約翰·路易士級補給艦的設計也充分考慮了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配備了現代化的生活設施,包括健身房、娛樂室以及舒適的居住艙,看似花費昂貴,但實際提高了艦員的工作效率和士氣。艦上一名資深海員曾告訴我:「我們在海上工作,有時候幾個月難得靠岸。如果沒有這些設施,心理上的壓力會很大。這些錢花得值。」
當然,美國海軍在未來的造艦計劃中,仍需面對如何平衡高昂造艦成本與艦船效能的問題。畢竟,只有在成本和效能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確保美國海軍在未來海上力量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雖然在造艦成本上居高不下,但其在海上力量的嚴格管理和技術革新上的確投入不菲。未來,美國海軍是否能透過最佳化造艦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艦員素質等多方面的努力,繼續鞏固其全球海上力量的領先地位呢?這不僅是海軍本身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全社會共同關註的話題。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