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軍號釋出的關於殲-20的專題報道中,透露出一則關鍵資訊,那就是殲-20的產量可能遠超外界預期,甚至連飛行員的數量都有些「不夠用了」。
該報道稱,在殲-20的飛行員中,有人原來是駕駛二代機的,有人是駕駛三代機的,如今直接開上了五代機,很可能就是因為殲-20生產如同「下餃子」,甚至出現了「機等人」的狀況。
![](https://img.jasve.com/2024-10/0b248354196b336fc47961fd1f172b2b.webp)
【二代機飛行員直接駕駛五代機】
事實上殲-20產量驚人早已成為共識,外媒對此事也早有報道,比如美媒和土耳其媒體就曾預測,稱中國已至少有14個殲-20戰鬥機旅,服役數量超過300架。
這些報道在當時或許聽起來過於大膽,如今再看來似乎還是「保守」了,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生產上的雄心壯誌遠超我們此前的預期。
當然,殲-20的崛起不僅限於空軍領域,海軍同樣對飛行員的需求緊迫,最近中國海軍在招募飛行員時放寬了視力條件,這無疑反映了對艦載機飛行員的巨大需求。
作為中國空軍的「頂梁柱」,殲-20在未來的軍事部署中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殲-20在不斷起飛的不僅僅是飛機,還有中國空軍現代化的未來夢。
![](https://img.jasve.com/2024-10/0e11919c15a138ab8f8d5e2009e975a7.webp)
【殲-20】
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中國周邊並不平靜,美日等國均在積極部署F-35戰鬥機,試圖透過先進戰機的優勢來掌握制空權,顯而易見他們正試圖在中國周邊打造一個五代機的「包圍圈」。
此外,殲-20的大量列裝也讓台軍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意義,此前就有台灣媒體表示對此感到「擔憂」,擔心台軍無法應對。
但實際上這種「擔憂」純屬是島內輿論給自己「臉上貼金」,如果真的到了發生沖突的那一天,我們的五代機顯然不會全部投入到爭奪台島的制空權爭奪當中,因為這實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屆時少量殲-20配合大量殲-10、殲-16戰機就足以應付台軍以F-16為主的空中力量,更不用說解放軍火箭軍、海軍、資訊化部隊可以和空軍相互配合,可以說對收台的把握十足。
總而言之,面對可能的各種挑戰和突發情況,殲-20及其夥伴們將成為中國空中力量的重要支撐點和戰略震懾力量。
![](https://img.jasve.com/2024-10/5ebd2fd9d4589ae8555ffe065604beba.webp)
【殲-20產量驚人】
展望未來,殲-20將繼續在技術和戰術層面不斷提升,渦扇-15發動機的逐步套用也意味著殲-20的動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針對這一狀況,中國需要加快飛行員的培養和訓練,以適應不斷增長的五代機數量。
作為軍事愛好者,我們歡欣鼓舞地看到殲-20家族正在不斷壯大,這不僅是中國空軍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也代表了中國在高端軍用裝備研制上所取得的諸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