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塞爾維亞,已經被西方一步步逼到了墻角

2024-05-11軍情

很多人親身經歷過的最刻骨銘心的「國恨」,或許就是1999年5月的那次。

這之前,自二戰後,還從未發生過直接轟炸其他國家大使館的先例。

1999年5月7日,一架B-2A戰略轟炸機從美國密蘇裏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經過了15小時的長途飛行和1次空中加油,於當地時間7日午夜飛臨南聯盟首都貝爾格勒上空,投下了5枚精確制導重型炸彈,從不同角度擊中了貝爾格勒的中國大使館,炸死三名中國工作人員,炸傷數十人,大使館建築也被遭到了嚴重損毀。

美方卻輕描淡寫的解釋說,那是由於「使用了一張老地圖」導致的「誤炸」。還不斷狡辯,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約誤炸已經發生過多次。

顯然,但凡長了腦子的人都不可能相信這樣的鬼話——美國很多外交人員都曾到過中國使館,連貝爾格勒的旅遊地圖中都清清楚楚的標註著中國大使館位置。

以美國全天候全天時的衛星和雷達探測定位技術,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還能參照老地圖?

況且,中國大使館被炸前,北約早已經在南聯盟轟炸了近50天。

難道數這段時間,美國用的都是老地圖?

再者,如果真是去轟炸南聯盟軍需物資局這種常規目標,美軍機從周邊的歐洲北約軍事基地就近起飛即可,他們卻非要動用造價24億美金的B-2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跨越大西洋,跑去貝爾格勒上空「執行任務」?

當時的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堅定的質疑了美國官方的「誤炸」一說——「能登上月球的美國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嗎?」

在李肇星的強烈要求下,柯林頓親筆手書了道歉信,「對發生在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的悲慘場面和人員傷亡表示道歉和誠摯的哀悼」。

鏡頭前,雖然柯林頓表現的像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在此刻都意識到了「這是在演戲」, 國際叢林法則,已經殘酷地擺在了咱們面前。

值得欣慰的是,能戰方能止戈,25年的風雲變幻,中國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了。

而令人遺憾的是,當年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已經不存在了。戰後,它又經歷了兩次分裂。

2003年,南聯盟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塞蒙國家聯盟。

2006年,蒙特內哥羅公投獨立。

自此,塞蒙國家聯盟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與蒙特內哥羅兩個主權國家。

曾經的南斯拉夫主體國家——塞爾維亞,也隨之淪為了沒有一寸領海的「內陸國」。

好了,咱們再回到國人們非常熟悉的這位身高一米九八的大個子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

這個身高,可以參照德國總理朔爾茨對比一下。

一提到塞爾維總統武契奇,他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位「經常受委屈的大個子」。

最開始的時候,是疫情之初,他向中方求助,說著說著就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2022年俄烏開戰後,飽受裹挾的武契奇說著說著,就又哽咽了——如果將這半年多來塞爾維亞在有關對俄制裁問題上受到的壓力寫成一本書,肯定會比【資本論】還要厚....

2023年,面對歐盟拿出的這個以犧牲塞爾維亞對科索沃主權為代價的「和平協定」,在談判中被步步緊逼的武契奇總統,面對記者又一次難受的要流下了眼淚。

還有更早前,2020年9月,在美國白宮的那張坐「小椅子」的照片。

這位身高一米九八的大男人,為啥會動不動就被整哭呢?

因為,塞爾維亞,已經被西方一步步逼到了墻角。

雖然武契奇總統總是很謙虛的說「我們塞爾維亞是個小國」。但事實上,它也曾星空大海過,而且依舊保留著那種「星空大海」的初心。

南斯拉夫人,其實也是個「戰鬥民族」。

塞爾維亞,絕不是歐洲很常見的那種小富即安的國家,他們的國仇家恨,可是海了去了,飽含著一種全民族不服的悲憤。

南斯拉夫被肢解為了南聯盟、塞爾維亞,同時連自己祖宗起家的地方——科索沃也被不斷教唆分裂。

1999年,北約為了逼南聯盟承認科索沃獨立,打著「終止科索沃人道主義災難」的幌子,竟然親自上手動武,對南聯盟狂轟濫炸的兩個多月,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轟炸導致南聯盟境內1800多名平民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百萬人淪為難民,大批工廠、醫院、商店、發電廠陷入長期癱瘓,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

2000多億,是什麽概念?折算下來,已經超過了南斯拉夫在整個二戰中遭受的損失。

1999年春,一片火海的貝爾格勒

當年北約投下的至少15噸貧鈾彈,更是貽害至今——很多被炸傷的軍民,在傷愈後,竟然又患上了癌癥和白血病,原本發病在老年人身上的一些腫瘤,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塞爾維亞的年輕人身上。

戰後,那些北約轟炸重災區的人口都出現驟減。塞爾維亞本國新生兒1到5歲多發外胚層腫瘤、5至9歲多發惡性血液病、9至18歲腦瘤發病率是之前的20倍。

其實,當年北約轟炸開始的頭一個月,南聯盟的空軍就幾乎被團滅,空軍司令也剛烈的殉職戰場。

即便如此,南聯盟就是不低頭,竟然硬撐了整整78天。期間還用老舊的S-125M防空飛彈打下了當年非常神秘的第一代隱身戰機F-117。

墜落在布季揚諾夫村農田裏的F-117殘骸

這樣剛硬的南聯盟,西方自然是容不下的。它們想得到的狀態是——對方要能被人按著脖子扇耳光,扇到服了為止。

於是,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被用很不光彩的手段送到了海牙國際法庭。最終於2006年3月,離奇的死於海牙國際法庭下屬的聯合國監獄內。

同年6月,蒙特內哥羅公投獨立,塞爾維亞徹底淪為了一個內陸小國。

法庭上的米洛舍維奇

其實,如果要講清楚巴爾幹-南斯拉夫-塞爾維亞這段往事,是非常花精力的,甚至都能出一本專著了,還是厚厚的上中下三冊的那種。

但這裏還是有必要簡單概況一下。

巴爾幹半島素來有「歐洲火藥桶」之稱,除了戰略位置關鍵外,更多的矛盾,就來自於當地復雜的民族宗教關系。即便如果按照血緣劃分的話,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均屬於——「南——斯拉夫人」。

正如前面說得那樣,南斯拉夫人,也是個戰鬥民族,素來武德充沛,很不好惹。

特別是二戰時,南斯拉夫曾是唯一一個主要靠著自己的力量將德國法西斯趕走的歐洲國家。

冷戰時期更是了不得,鐵托和貝爾格勒黨中央硬是能把鄂圖曼帝國、奧匈帝國都擺不平的,信仰、民族各異的巴爾幹半島人民,團結在了共建社會主義的紅旗下。一面不服西方,一邊跟蘇聯對著幹,拒絕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認老大」,堅持走自己的路,還能讓東西方都拿他沒辦法,重壓之下,經濟社會竟然發展的也相當不錯。

那時候的南斯拉夫,被世人稱作「巴爾幹猛虎」。

鐵托他老人家當年在白宮,就像在自家一樣,反倒是美國總統尼克森似乎稍顯緊張。

換做美國總統卡特,照樣還是一身霸氣。

尷尬的是,鐵托大元帥去世十余年後,南斯拉夫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

這正跟他老人家早前埋下的一些「暗雷」有關。

這就是,南斯拉夫民族政策的失誤。

當年的南斯拉夫效仿蘇聯的民族劃分方式,按照宗教信仰和聚居程度,不厭其煩地對境居民重新進行了「分類打包」。

而鐵托他老人的「分類打包」的主要物件,就是南斯拉夫境內的主體民族——塞爾維亞人。

就這樣,原本的南斯拉夫-塞爾維亞人中又被細分成了「穆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馬其頓族」(居住地靠近馬其頓)、「蒙特內哥羅族」(當地土話中蒙特內哥羅人都自稱「塞爾維亞山民」)。

蒙特內哥羅人

很明顯,「穆族」是按照宗教劃分的,而後兩者則連宗教都跟塞爾維亞人一樣(東正教),更像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按居住地給強行安排出來的「民族」。

還有科索沃,則為鐵托特意規劃出來的一個「民族自治省」。甚至,為了「貫徹落實」民族平等和自治權利,南斯拉夫官方還強行廢止了當地的塞爾維亞語地名,統統以艾爾巴尼亞語取而代之,並大力推行阿語教學。

艾爾巴尼亞人

有關鐵托他老人家為何這樣搞,很多人推測,可能是因為這位偉大領袖的私心所使——他本人為克羅埃西亞族。

或許,也是他曾自信的認為,南斯拉夫將會國祚延綿,紅旗永不倒,能足彌合所有的民族差別吧。

但無論怎麽著,在那段歲月中,靠著鐵托的強人風格,南斯拉夫的宗教意識被馬列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所以淡化,民族矛盾確實也由崇高的共同理想給暫時彌合了。

總之,幾輪操作後,到了八十年代,塞爾維亞人所占的比例,僅剩下了45%左右。

顯然,對於一個沒有占有絕對優勢主體民族的國家來說,它的未來,兇多吉少。

這種情形下,在強人主政,形勢大好的時候,用階級史觀代替民族史觀來維護國家認同看似一片祥和;但很難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當陣營衰落後,民族史觀復起,一切都難免將轟然倒地。

鐵托去世後,壓抑了太久的南斯拉夫主體民族(已經淪為「相對」的了)——塞爾維亞人的「大塞爾維亞主義」開始擡頭。

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世界格局的突變,維系全體公民的共同信仰和理念的瞬間崩塌,在西方的滲透和鼓動下,原本都屬於「南——斯拉夫人」的公民們,開始狂熱地拿宗教去區分民族,互相仇視起來。

這讓北約總能輕松找到可乘之機,打著「終止人道主義災難」的幌子,堂而皇之的一步步肢解掉了大名鼎鼎的「巴爾幹猛虎」。

先是持續了數年且極為慘烈的南斯拉夫內戰。

這之後,曾經的南斯拉夫不復存在,只剩下了兩個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這就是咱們記憶中的那個——南聯盟。

到這份兒上,北約依舊不罷休,非要從南聯盟的主體國家,塞爾維亞身上再直接剜掉一塊肉——塞境內的科索沃自治省。

跟加盟共和國蒙特內哥羅不同,從歷史上看,無論是1912年巴爾幹半島脫離鄂圖曼帝國獨立的時候成立的塞爾維亞王國,還是1918年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或者是二戰後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科索沃地區雖然艾爾巴尼亞族人口占多數,但卻一直屬於塞爾維亞境內的行政區劃。

所以,南斯拉夫解體,或者是後來的南聯盟解體,都跟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管轄和主權沒有任何影響。

無論是從歷史角度上追溯,還是參照現代國際法,科索沃都是塞爾維亞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原本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前南斯拉夫各地公開宣布獨立的時間

然而,在一些「看不見的手」的教唆下,科索沃的暴力事件不斷,當地的阿族人和塞族人開始了無限迴圈的仇殺。

這就是科索沃戰爭爆發前的狀態。

借著這個機會,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戰爭和各種政治外交手段強行將原本的一個國內民族矛盾,直接變成了國際問題,繞開聯合國,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整整78天的大轟炸,讓科索沃形成了事實獨立(但聯合國不承認)。

如此「雙標」

戰後,美國拿到了左手遏制俄羅斯,右手敲打歐元的投資環境的這個「想要的結果」,同時還塑造了北約存在的新對手和合理性。

而南聯盟,則再次被一步步逼向了墻角。一直逼到了蒙特內哥羅獨立,只剩下塞爾維亞一個內陸小國的境地。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不罷休,在制裁俄羅斯和加入歐盟的議題上,不斷威逼利誘和施壓恐嚇塞爾維亞。

特別是有關塞爾維亞心心念念的加入歐盟這方面,他們一直試圖誘惑塞政府服軟。

經濟利益方面,塞爾維亞從政府倒民間,這個長期受到孤立的國家,確實非常需要歐盟。

歐盟為了保持內部經濟的動態增長,針對「相對落後國家」,設立了專項基金和補貼。所以,一旦入盟,塞爾維亞能夠享受到很多「幫扶」,更能借助一體化的經濟模式,極大的緩解自己沒有出海口的尷尬,同時拉動本國經濟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質。

早在2010年,塞爾維亞曾和鄰國斯洛維尼亞(也是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之一)同時申請加入歐盟。斯洛維尼亞那邊僅僅花了3年,就順利入了盟,開始享受各種待遇,很快就闊了氣起來,但塞爾維亞這邊卻基本沒有拿到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原來,這麽多年來,談來談去,最終還是卡在了那個讓數屆塞爾維亞政府都無法妥協的條件上——成為歐盟國家的代價,將是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

一旦同意上述相關條款,這屆政府和總統,將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對此,武契奇總統曾明確表示——非要拿主權去換「援助」的話,那就不要談了。

2023年2月2日的議會演講中,武契奇提到有關歐盟「利誘」的條件時,曾怒吼八遍——我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

同年5月,在首都貝爾格勒舉行的露天集會上,大雨中的武契奇再次怒吼了同樣的話。

講著講著,他的聲音開始哽咽,淚水和雨水交融在了一起....

是誰又把他給弄哭了?

這還用說,肯定還是西方那夥人。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西方不亮東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