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租借給越南的白龍尾島,如今被劃入越南版圖,還能收回嗎?
一個小島,其重要性超乎想象。
兩個國家的命運因此交織。
曾經,這片土地屬於中國。
但時至今日,它已成為越南所稱的「東海第一堡壘」。
這便是白龍尾島的故事。
這座島嶼雖不大,僅有3平方公裏左右。
但在歷史長河中卻經歷了無數次主權更叠。
從17世紀開始,西班牙探險者賦予了它「德梅約島」的名字。
隨後,它又被人們稱為夜鶯島。
直到現在以白龍尾島之名流傳。
每一個名稱都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歷史記憶。
若從地理學的角度審視,白龍尾島的戰略位置堪稱關鍵。
它坐落在北部灣的中心偏西區域。
距離海防市大約120公裏。
與海南島最近處相隔130公裏。
這個形狀近似三角形的小島,在潮汐變化下,面積會有所增減。
漲潮時約為1.78平方公裏。
退潮時則擴大至3.05平方公裏。
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北部灣的一顆璀璨明珠。
任何一方控制此地,都能在該海域占據顯著的戰略優勢。
回顧過往,這段島嶼歸屬的變化需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
當時,越南正遭受美國軍事行動的壓力,國內戰火連天。
面對美軍飛機頻繁的空襲,越南方面尋求外部援助。
特別是希望借用白龍尾島來設定雷達系統,以便監視美軍動態。
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中國慷慨相助。
不僅提供了必要的軍事裝備。
還同意將白龍尾島租借給越南用作防禦設施。
這一決定初衷是為了支持兄弟國家。
然而未曾料想,日後它竟演變成了一場領土爭議。
戰爭結束之後,形勢發生了轉變。
越南不再承認當初的約定。
不僅拒絕歸還白龍尾島。
反而宣布該島為己有。
並於1992年單方面將其納入版圖,設立了名為白龍尾縣的行政區劃。
這種行為被廣泛視為背信棄義之舉。
導致國際社會對越南形象產生質疑。
如今,白龍尾島已今非昔比。
越南政府在此設立縣級行政區,並冠以「東海第一堡壘」之美譽。
島上駐守著軍隊,建立了眾多軍事設施。
甚至原住民中的華人也被迫遷移出去。
那麽,為何越南寧願冒著損害國際信譽的風險,也要堅持占有白龍尾島呢?
答案在於這座島嶼蘊含的巨大戰略價值。
首先,軍事層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島上部署了先進的雷達站和其他軍事基礎設施。
能夠有效監控北部灣海域內的船只活動情況。
其次,經濟潛力同樣引人註目。
周邊水域富饒,盛產各種珍貴水產資源,如鮑魚、海參以及多種經濟魚類。
更為重要的是,這裏可能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
據估算南海地區的油氣儲量可達350億噸,約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
而白龍尾島正處於這一能源寶庫之上。
再者,航運方面也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港口條件使得白龍尾島成為過往船只進行補給和休整的理想之地。
最後,旅遊業也是一大亮點。
不同於其他珊瑚礁島嶼,白龍尾島是一座真正的大陸性島嶼。
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包括山脈河流和茂密森林,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生態美景。
面對這樣一個具有多重價值的島嶼,我們是否還有機會將其收回?
實際上,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盡管2004年中越兩國達成了關於北部灣劃界的協定。
但對於白龍尾島的具體歸屬問題,雙方並未達成一致意見。
目前看來,越南方面似乎無意歸還該島。
而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和平穩定的長遠利益,不能輕易采取武力手段解決問題。
這就像一場棋局,有時候需要耐心等待時機,逐步推進。
最終,或許有一天,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的島嶼。
將會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