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如果美軍援台,中國根本贏不了?我們千萬不要犯妄自菲薄的錯誤!

2024-10-14軍情

一直以來,在圍繞著收復台灣這件事情上,很多人覺得台灣就是中美開戰的一個「爆發點」。

不過如今卻有不少人覺得,美國實力強勁,中國在軍事上還落後美國,美國不參戰還好,若是美國參戰的話,中國為了收復台灣與其開戰,即使是一場局部戰爭,我們也可能打不贏。

為何有人會持悲觀態度?

第一,美國依舊是世界第一的軍事實力,而且始終保持在全球軍事上的霸主狀態,長期處於攻勢,歷次與美國爭霸的,比如英國、蘇聯、日本都一個個倒下了

第二,中美間的軍事實力差距依舊有距離,在軍事上多方面不能與美軍並駕齊驅,比如美國現役有11艘航母,而中國卻只有3艘。

第三,美國背後有諸多小弟,比如實力強勁的有歐盟,在我方周圍還有日韓、菲律賓,這些國家不僅在亞州,更是在中國附近,美軍加上地緣威脅,造成的隱患可不小。

因此,他們對能勝過美國的前景不看好。

我方一直致力於和平發展,但有一個底線,那就是主權不容侵犯,若是美軍真打算參與中國內政,不顧一切大力援助台灣,我方定不會作罷,而要開戰的話,這般未戰先怯,可是兵家大忌。

在1948年毛主席曾經有一句話說得好,即: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確,我們不能對自身過於自傲,要重視對方, 但也絕不能過分自卑。

我們現在的網友所犯最大錯誤,就是妄自菲薄。而這般妄自菲薄,換來的可能是對方得寸進尺。

——避免戰爭的最佳方式不是躲避,而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已經告訴我們,對付美國這種霸權主義只有夠硬,才能將他們逼上談判桌。

而且,我們必須清楚知道一點,中美實力如今處在一個此消彼長的局面。

要知道,中國現在的工業基礎、工業能力已經躍居全球第一,經濟實力也直追美國,底子相當雄厚,爆發力強勁、持久,後勤一如既往的靠譜,一帶一路帶來的國際影響力也已有所體現。

另外,中國軍事實力也大振幅提升,五代機的突破,東風系列的迅猛發展,航母下餃子般登場,再加上中國軍人具備頑強的鬥誌,軍隊正處於上升期......

不過要說最為突出的優勢,當屬我們穩定的內部環境。

要知道美國的內部形勢極其不樂觀,美國大選在即,美國內亂隱患不能被忽視,畢竟共和黨這邊川普的支持者也說過:如果川普落選,就要打美國內戰。

雖然這句話有危言聳聽的意味,但不可否認兩黨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僅停留在以前的唇槍舌劍。

畢竟此前川普被刺殺,他的支持者、大富豪馬斯克便曾諷刺道:這可能是支持民主黨哈裏斯背後的人所作。

再加上美國內部還有種族分裂,階級對立等諸多矛盾,這般嚴重的內耗最終會帶來什麽?自然是無暇顧及其他,導致對全球的掌控力度下滑。

而若是如此,它以武力和利益強行糾合在一起的霸權體系,必然也會隨之崩塌。

首先要北約,在此次俄烏戰爭中,美國犧牲歐洲利益來為自身回血,利用戰爭逼迫歐洲「透支」,已經讓他們有些國家不滿,比如馬克龍就曾喊話過:不能再當美國人的附庸。

另外在針對紅海危機時,美國也無法徹底擺平胡塞武裝,可以說,美國的威信已經一掃而空,如此迴圈往復下去只會不斷強化美國與盟友的分離性。

有人或許還會說:難道不可以依賴軍事實力強撐?

但如今的美國,核飛彈武器庫及相關基礎設施已嚴重老化,升級工作舉步維艱。軍隊高額成本困擾著美國不說,產業空心化帶來的技術升級問題同樣導致軍工體系後繼乏力。

綜上所述,中國的實力會不斷穩中求進,但美國卻會繼續衰落下去,如此一來,我們還有什麽必要妄自菲薄呢?這種趨勢越拖下去,越不利於美國。

不過退一步講,其實美國也不一定真敢打。

司馬法有言:國雖大,好戰必亡,美國也是深知這個道理,而且要是真覺得打得過的話,2016年南海對峙的時候就應該下手了,當年尚且不自信,如今又豈會是對手?

因此美國不援台,若真要援台必定會加快美國體系崩塌的步伐。而我們如今需要做的,就是繼續提升自身綜合國力,朝著既有目標前進,未雨綢繆,等待時機。朋友來了,我們有美酒,但敵人來了,我們當然也有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