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8 年,時任國家主席的華國鋒打算舉辦一次海軍閱兵,卻被羅瑞卿強烈拒絕了。
後來事情鬧到中央,鄧公直接拍板決定取消所有檢閱準備。這不是打華國鋒的臉嗎?鄧公和羅瑞卿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160艦事件】
1978 年,改革開放元年,政治漸趨清明。許多蒙冤多年的老幹部恢復自由,國家經濟走上正軌。本應皆大歡喜,然而,160 艦事件卻給人們的喜悅蒙上了陰影。
160 艦是中國花大價錢從國外買回來的先進驅逐艦,在當時的海軍裏,它可是寶貝疙瘩。可誰能想到,這麽重要的鋼鐵寶貝,下水才 4 年,就被咱自己的敗類給毀了。
這人叫賴三陽,原來是 160 艦上的排長,挺受器重的。後來他被上級看中,就開始飄了,看不上老家的未婚妻。有回探親,他非要不幹了,結果那姑娘性子烈,直接在村口的老樹上吊死了。
哎呀,這下可捅婁子了,部隊把賴三陽給嚴肅處理了,還讓他退伍回家。賴三陽心裏頭不服氣,趁大家不註意,偷偷摸摸溜進 160 艦武器庫,故意引爆魚雷,結果把咱們國內最先進的艦艇給炸了,艦上 133 名無辜戰士也白白送了命。
後來,中央很重視這事兒,批評了海軍,還把一個海軍司令的職務給撤了。
160 艦事件讓當時的中國海軍備受打擊,一年時間裏,海軍上下都很沮喪。
華國鋒看到了這種心理變化,他想鼓勵戰士們,但不知道該怎麽做。
後來,北韓發來了邀請,想讓華國鋒去存取。華國鋒收到訊息後馬上就去了,在北韓,他受到了軍隊舉行的熱烈歡迎儀式。
盛大的歡迎儀式讓華國鋒意識到,或許舉辦一場大閱兵能對國內海軍戰士的情緒有所幫助。
另外,中國海軍這些年發展得不錯。但國家一直沒辦過海上閱兵,軍隊外的領導人對華國鋒這樣的,對海軍實際情況可能不太了解。要是能辦個大閱兵,領導們就能更直觀地感受下海軍現在的發展,對軍隊的統籌發展指揮也有好處。
得知此事後,華國鋒馬上聯系了海軍參謀長楊國宇,讓他籌備一次規模越大越好的海上閱兵,充分展示海軍的實力。閱兵時間定在他回國後,地點是當時中國的重要港口大連港。
收到命令後,楊國宇先是一激靈,隨後滿是疑惑。
因為按規矩,華國鋒的命令得先下給中央軍委,再由中央軍委轉發給海軍總部,最後由海軍總部下發給具體實施單位。可華國鋒卻直接把命令發到了作戰單位,這跨部門的操作,咋看都不合適。
【層層上報】
1978 年,華國鋒想舉辦閱兵式,檢閱海軍,結果卻被羅瑞卿和鄧公公開反對了。
華國鋒存取北韓,受到歡迎儀式啟發,決定在國內也舉辦一場海軍大閱兵,讓海軍戰士們受鼓舞,也能更好了解海軍發展水平。
為此,他直接給海軍參謀長楊國宇打電話下命令。
楊國宇很納悶,就問他,這麽重要的事,咋不按程式來,直接給作戰單位下命令呢?華國鋒沒解釋,就說「保密」,催楊國宇趕緊去辦。
最高領導都表態了,楊國宇也沒啥好說的。接到指示後,他就瞞著當時的海軍大將肖勁光,在部隊裏熱火朝天地籌備大閱兵。
按照華國鋒的指示,楊國宇幾乎把能動的艦艇都拉出來了,有 120 艘大型戰艦,還有不計其數的中小型艦艇。僅從規模看,這絕對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大的海上閱兵。
但閱兵準備到一半,楊國宇就待不下去了。因為艦艇好調,這在他權力範圍內。可軍艦得要人操控,不調兵根本無法完成檢閱。但按當時規定,調兵命令得軍委下,軍隊司令部轉達,最後將領們才能行動。要是繼續保密,暗中調兵準備演習,那可是「私自調兵」,這罪名不管是古代還是新中國,都不是一個將領能扛的。
楊國宇向華國鋒反映了自己的擔憂,但華國鋒表示這只是一次檢閱,並非戰鬥,不算私自調兵,讓楊國宇按命令列事。
華國鋒的話讓楊國宇陷入兩難,按命令準備,就會被戴上「私自調兵」的帽子;不按命令準備,就是違抗國家主席的指令,這個罪名他也擔不起。
這情況真讓人頭疼,楊國宇煩得不行。思前想後,他還是決定向上級匯報這事兒。
很快,肖勁光就得知了這個訊息。他對華國鋒繞過他們,直接向作戰人員下達命令感到很懵。雖然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經過深思熟慮,他原則上同意按照命令進行大閱兵,但對閱兵地點持保留態度。此外,他認為這件事不能瞞著軍委,必須馬上上報。
楊國宇和其他幾位司令參謀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商量後,決定向華國鋒提出申請,把閱兵地點改到更合適的旅順港。此外,肖勁光也趕忙聯系軍委,把這事告知了時任軍委副主席的羅瑞卿。
【一致反對】
1978 年,華國鋒打算在大連舉辦一場海軍大閱兵,可鄧公和羅瑞卿等人知道後,卻都表示反對。
1978 年,羅瑞卿在醫院養病,海軍將華國鋒要軍演的訊息傳來,他的反應比肖勁光大得多。因為作為軍委副主席,他對此事一無所知,甚至底下的作戰單位都準備了一半,他才得到訊息。
這可不是小事!
羅瑞卿馬上讓海軍停下所有準備工作,等待軍委的指示。
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軍演不止是一個國家的個人行動,也是國際世界判斷這個國家政治動向的標準。
當時中蘇已經交惡,蘇聯時刻都在註意著中國軍隊的動向,隨時準備啃我們一口。而大連港位於北方,距離蘇聯太近了。如果真的按照華國鋒所說,在這裏舉辦一場大規模的海軍演習,那麽蘇聯必然會誤解我們的意思,認為我們是在秀肌肉做挑釁。以毛子那種暴躁的性格,他們會做出相對的反應。而這個反應是否會對中國造成危害,誰也不知道。
另外,大連附近不止有蘇聯這一個鄰國,還有日本、南韓等國。當時中國和日本正處於外交「蜜月期」,兩國的經濟來往正處於飛速前進狀態。一旦開展軍演,日本勢必會誤會我們的動向,到時候,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必然會受到打擊。因此,軍演絕對不能舉行。
但這個命令畢竟是華國鋒親自做出的,作為下屬,他不好直接宣布取消。於是,羅瑞卿告訴海軍同誌,這件事等我匯報鄧副主席以後再做定論,我個人認為,4月22號以後再準備為好。
同時,他還跟海軍同誌約定,4月21號時,由海軍向自己打電話,詢問這件事還搞不搞。要是他說搞,那就繼續準備。要是說不搞,就解散檢閱隊伍。
海軍同誌領命回去後,羅瑞卿馬上找鄧公說了這事兒,還問了咋辦。
鄧公聽說後,也嚇了一跳。考慮到軍演可能造成的國際影響,他趕忙去找華國鋒,給他講清楚其中的利害。
華國鋒本想搞軍演,但他沒想到會這麽復雜。後來聽了鄧公和羅瑞卿他們的分析,也驚出一身冷汗,最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取消軍演。
4 月 21 號晚上,海軍主要負責人守在電話邊,急得商量要不要問軍委。正說著,電話鈴響了。其中一人接起來一聽,竟然是羅瑞卿親自打來的。
在電話裏,羅瑞卿豪爽地告訴他們,華主席已經發話,那件事,不做了。
羅瑞卿的電話剛掛斷,總參謀部的電話就來了,說的也是一樣的內容。
得到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的明確指示後,這些將領們才放下心來。緊接著,他們各自回到崗位,迅速下達命令,終止了這場已經籌備了一大半的軍演。
1979 年,海軍黨委擴大會議召開,鄧公在會上又提到了這事兒。他講,這次大閱兵不行,是餿主意。政治上行不通,出發點也欠考慮。
這些話,明顯是在對華國鋒之前的行為進行批評。但毛主席都認可他是個「老實人」,華國鋒也沒生氣,而是認真反思了自己行為中的不當之處,也接受了組織對他的批評。
後來,鄧公在會上表揚了楊國宇、肖勁光和羅瑞卿,對他們在這件事上的反應和處理給予了高度肯定。
好了,這場海軍大演習結束了。
新中國歷史上,我們有過五次成功的海軍大閱兵。
1957 年,舉辦了第一次海上大閱兵,目的是震懾國民黨軍隊。1995 年,舉行了第二次海上大閱兵,是為了應對詭譎的國際形勢。2005 年,和俄羅斯聯合舉行了第三次海上大閱兵,是為了驗證海軍作戰能力。2009 年,和三十多個國家一起組成聯合軍演,這是第四次海上大閱兵。2018 年,舉行了第五次海上大閱兵,目的是展示航母編隊戰鬥力,震懾美國。
從這些閱兵舉辦的背景可以看出,每一次閱兵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至於是否受到 1978 年閱兵事件的啟發,就不得而知了。螢幕前的你,有什麽想法呢?快來評論區分享吧,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