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幾年,美國全方位打壓中國變得越來越厲害,不管是貿易戰、科技戰,還是外交方面的爭鬥、軍事上的對抗,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啥手段都用上了。
在中美這兩個大國的賽局裏,中美之間的關系一會兒緊張,一會兒又緩和些,不過大體上一直都處在戰爭邊緣晃悠呢。
可讓人想不明白的是,每次大家都感覺中美快要發生軍事沖突的時候,美國老是在最後時刻往後退,避免跟中國有直接的軍事沖突。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納悶兒,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怎麽對著中國的時候,就只敢動嘴,不敢真的動手幹一場呢?
實際上,好好分析一下美國不敢跟中國開戰的原因,就能發現點門道,美國的弱點正在一點點暴露,這些軟肋就像利刃,每一處都紮在美國的要害上。
那麽,到底是啥因素,使得美國在面對中國的時候,老是把那個「度」控制在一定範圍裏呢?美國真的有本事打贏一場跟中國的戰爭嗎?
【原因一:美國軍事實力並非想象中那麽強大】
一說到美國的軍事力量,好多人第一反應或許是「很強大」之類的。不過要是認真翻翻歷史記錄的話,就會發覺這個「強大」早就沒那麽回事兒了,露出不少破綻。
還記不記得韓戰?可以這麽講,美國的軍事神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破滅了。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剛打完二戰獲勝,就以超強的優勢參與到韓戰裏。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的結果根本不用去想,肯定是美國贏,而且是那種毫無懸念、一邊倒、很快就能打完的勝利。
結果咋樣呢?中國誌願軍一參戰,局勢就一下子變了。美軍有先進的武器,還有空中優勢,可不但沒能快速打贏,反而在三八線那兒陷入了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到最後,美軍只能接受停戰協定了。
這場戰爭,不但把美國軍事實力的局限性給暴露出來了,也讓全世界看清了所謂「超級大國」的神話到底有多少是吹噓的成分。
越南戰爭緊跟其後,這在美國軍事史上更是一大汙點。美軍帶著最尖端的武器裝備,打算在越南叢林裏打一場碾壓式的戰爭。
結果怎樣呢?美國這只「大象」不但沒有踩死越南這個所謂的「螞蟻」,反倒被蜇得渾身是傷,最後灰頭土臉地撤了軍。
進入21世紀後,美國的軍事行動就好像走進了「沼澤地」。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原本是美國用來秀肌肉的機會,結果卻成了美軍怎麽也甩不掉的噩夢。
美國的這兩場戰爭,花了好幾萬億美元不說,還死了好多人呢,美國的軍事資源和民眾支持也被消耗得很厲害。
特別是阿富汗戰爭,打了差不多20年。結果咋樣呢?美國根本就沒能把恐怖主義威脅徹底除掉,到了2021年還灰溜溜地撤軍了,弄得阿富汗一片混亂。
就這兩場戰爭而言,美國哪怕是和相對弱小的對手較量,都沒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更別想跟中國這種大國對抗了。
甚至到了今年,美國實際的戰鬥力還在不停地重新整理人們的認知呢,就像之前胡塞武裝宣稱擊沈了美國航母那樣。
這事兒的真實性不好說,不過看美國的各種反應,雖然沒到擊沈航母的程度,但還是給美航母造成了一定破壞。
雖然美方全都不承認遭受了沈重打擊,可這些事情毫無疑問地動搖了美國海上力量不可戰勝的形象。
另外,美軍內部存在不少問題,像招兵困難、士兵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裝備維護費用高到嚇人等等。這些問題就如同附在骨頭上的蛆蟲一樣,讓五角大廈的將軍們特別頭疼。
這麽看下來,這一系列情況表明,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麽強大。中國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面對這樣的中國,美國哪敢直接發動軍事沖突呢?
【原因二:美國經濟和美元霸權地位動搖】
一個國家的根基是經濟力量,軍事行動有沒有底氣也得看經濟力量。以前啊,美國的經濟在世界上就像個引擎似的,美元呢,在國際貿易和儲備中那可是主導貨幣。
但這幾年啊,美國的經濟就跟被紮破了的氣球似的,正慢慢癟下去呢,而且這趨勢是沒法扭轉的,與此同時,美元的霸權地位也不像以前那麽穩當了。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就跟個上了歲數的運動員似的,偶爾能沖刺一下,可大部份時候就只能慢慢悠悠地跑了。
但就連那些偶爾出現的「沖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托寬松貨幣政策和大規模財政刺激的福,並不是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結果。
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結構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了,就跟中年人的啤酒肚似的,表面看著還過得去,可一活動就現原形了。
制造業空心化、貧富差距懸殊、基礎設施老化……這些問題就如同經濟體內的脂肪一樣,不但影響美國的「體態」,還極大地拖累了它的「步伐」。
更讓美國頭疼的是,美元霸權作為其經濟命脈,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國家打算去美元化,想要不再過度依賴美元。
中國在積極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歐盟正努力提高歐元的國際地位,金磚國家也在探討構建新的國際支付系統呢。
這些辦法雖說在短時間內很難動搖美元的主導地位,不過從長遠的角度來講,肯定會削減美國利用美元體系制裁其他國家的能力。
這種情況會出現,一個原因是美國長時間有貿易逆差,還背著高額債務,這讓其他國家擔心起美元的穩定性來。還有一個原因,美國老是搞金融制裁,到處長臂管轄,這也讓去美元化的行程加快了。
實際上,美國的債務問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美國不停地提高債務上限,現在其國債規模已經超過35萬億美元了,債務在GDP裏占的比重也超過了120%。
政府的債務水平這麽高,這既讓政府的財政施展空間受限,又加大了金融風險,要知道美國的通脹已經持續好久都比預期的高了。
這不但削減了美國民眾的購買力,還逼得美聯準只能采取激進的加息政策,可快速加息又加大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這種兩難的狀況極大地限制了美國經濟政策的施展空間,對其在國際事務裏的行動自由也產生了影響。在這樣的情形下,美國還敢跟經濟實力一天比一天強的中國開戰嗎?
你得清楚,中國可是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而且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者中的一個呢。要是發生軍事沖突,中國完全能夠用經濟手段來反擊美國,到那個時候,美國的經濟就會遭受超乎想象的打擊。
更關鍵的是,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世界經濟格局當中,不管哪一方經濟崩潰了,都會產生連鎖反應,給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中美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在很多方面利益都深度纏結。要是真打起來,兩邊都會輸得很慘。經濟上這種相互依靠又相互制衡的關系,顯然是美國不敢隨便對中國動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原因三: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崛起】
分析美國不敢跟中國開戰的原因時,除了美國自己軍事實力相對變弱了,經濟上美元霸權也在衰退,還有一個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中國軍事實力崛起了。
美國還在被自己的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中國的軍事實力就跟打了興奮劑似的,一個勁兒地往上猛增。這力量對比發生的變化,恐怕比啥武器都更讓美國害怕呢。
中國軍隊裝備升級帶來的變化裏,最明顯的就是陸軍有了新坦克,海軍造出了航母,空軍也有了自家的隱形戰機。
尤其是中國的火箭軍,已經成了美國怎麽也擺脫不掉的噩夢。那些東風飛彈啊,就如同中國手裏的王牌,把美國的反導系統襯得跟紙糊的似的。
在軍事科技這塊兒,中國的發展速度快得讓美國都驚掉下巴。高超音速武器、量子通訊、人工智慧……這些技術在以前聽起來就跟科幻小說裏寫的似的,可在中國,都已經成為現實了。
美國原本以為這些領域是自己的地盤,沒料到中國不但闖進來了,而且還做出了更出色的成果。
以前,中國實行的是防禦性戰略,重點是保衛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
不過,隨著國力不斷增強,利益不斷拓展,中國開始有了更積極的防禦態度。中國不但增強了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而且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上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了。
在這樣的戰略轉變大背景下,中國海軍的發展特別吸引眼球,經過大規模造艦以及現代化改造,中國已經是貨真價實的海洋大國了。
中國海軍從護衛遠海航線,再到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其全球的存在和影響力正在一點點擴大。中國海上力量的這種崛起,肯定讓中國在海洋權益和安全上更有話語權了。
除了傳統軍事方面有進步之外,中國在非對稱戰爭方面的突破也不能小看。就像在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提高這一點,中國構建的防線就跟銅墻鐵壁似的,讓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很難前進。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工業能力又強,這種潛在的打持久戰的能力,恐怕比啥武器都更讓美國頭疼。
中國軍事實力全面崛起了,美國沒辦法,只能重新考慮自己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和戰略布局了。
有個強大的對手冒出來了,這肯定會讓美國在這個地區搞軍事行動的時候風險更大、代價更高,在這種情形下,美國還敢隨隨便便就對中國發動戰爭嗎?
【結語】
這麽看來,我們能很容易發現美國不敢跟中國開戰是有三個原因的:它自己的實力一天不如一天,經濟基礎也快不行了,還有就是中國的軍事實力發展得特別快。
這三大因素就跟套在美國身上的緊箍咒似的,使得它在面對中國的時候,必須得好好考慮之後再行動。
但得看到,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又都是核武器大國,這兩國要是有啥沖突,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這就好比兩個手握核彈的人在玻璃屋裏幹仗呢,不管誰打贏了,最後都得一塊兒進醫院。
所以要是能不打仗就別打仗,不然的話,這場大國之間的賽局很可能就成了一出現代版的鷸蚌相爭,到最後那些在旁邊看笑話的國家恐怕就要坐收漁利了。
港媒稱,「去美元化」這種大趨勢是沒法改變的——參考訊息
胡塞武裝稱,準確擊中目標,襲擊了兩艘美軍驅逐艦。——看看新聞
美軍征兵難,正在上演「搶人大戰」——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