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知道,錢學森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對於中國的飛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一次,錢學森提議,咱們國家應該組建一支「火箭軍」,專門負責飛彈方面的研究和發射。
「火箭軍」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威風,也很直白,直接點出了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可是,當時我們的周總理卻搖頭說:最好改個名字。這是為什麽呢?
1955年,錢學森歷經艱險,終於回到了祖國。他懷揣著滿腔熱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國防科研工作中。
此時的中國,剛剛從戰爭廢墟中站起來,飛彈、核武等尖端科技對我們來說幾乎是空白。但錢學森心中清楚,如果中國想在國際上立足,必須在這些領域有自主研發的能力,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火箭軍」。
錢學森曾在美國見證了飛彈技術的巨大威力,深知這將成為未來軍事力量的關鍵。
他向中央軍委提出了組建專門飛彈部隊的建議,並建議命名為「火箭軍」,簡單明了,直指飛彈領域,既符合飛彈部隊的實質,也彰顯了中國發展高科技武器的決心。
這個提議迅速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重視。毛主席和周總理非常認同錢學森的見解,認為飛彈研發和戰略部隊的組建勢在必行。然而,當討論到部隊命名時,周總理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周總理考慮的是兩個方面:
其一,飛彈作為尖端武器,涉及國家最高機密。命名為「火箭軍」雖然直接,但也 容易讓外界對中國的飛彈力量有過多的揣測 ,甚至可能導致情報泄露。
其二,蘇聯當時已有「戰略火箭兵」,如果我們也采用類似的名稱,可能 會讓外界覺得中國在軍事戰略上依賴蘇聯,缺乏獨立性。
為了更好地保護國家的飛彈計畫,同時彰顯獨特性,周總理提議命名為「第二炮兵」。 這一名字不僅隱晦,還與中國傳統軍事命名方式相符,寓意深遠。
為什麽要叫「第二炮兵」?這名字背後的含義其實很耐人尋味。當時,中國已有「第一炮兵」部隊,負責傳統的火炮作戰,而飛彈部隊雖然更為先進,但本質上仍是遠端火力打擊。
周總理認為,命名為「第二炮兵」既能夠體現這支部隊的火力打擊特點,又可以有效隱藏其具體的戰略意圖。
同時,命名為「第二炮兵」還與飛彈的本質有關。飛彈雖然先進,但它在軍事上和火炮有相似的作用,都是遠端打擊武器,只不過飛彈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這個名字既有軍事上的合理性,也能保護國家機密。
錢學森雖然對於「火箭軍」這一提議情有獨鐘,但在周總理的深思熟慮後,他也意識到「第二炮兵」的命名更為妥當。畢竟,國家安全和戰略保密是頭等大事。
在確定了命名之後,錢學森領導的團隊迅速投入到飛彈部隊的建設中。1956年,國防部成立了飛彈研究所,錢學森親自擔任所長。飛彈研發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地攻堅克難。由於起步較晚,加上技術資料匱乏,中國的飛彈研發之路格外艱辛。
蘇聯雖然給予了中國一定的技術支持,但核心技術仍需中國自行摸索。這就要求錢學森和他的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既要掌握國外先進的技術,又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這期間,錢學森不斷向中央軍委匯報飛彈研發的進展,並一再強調飛彈部隊的重要性。他不僅是技術上的權威,更是這支「第二炮兵」的靈魂人物。
歷經數年不懈努力,1957年,中國仿制蘇聯的P-2飛彈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枚國產飛彈「東風一號」終於誕生。作為中國第一枚飛彈,它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正式跨入了飛彈大國的行列。與此同時,錢學森提出的組建飛彈部隊的計劃也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新的軍事力量逐漸成型。
錢學森和他的團隊並沒有止步於「東風一號」,他們深知僅憑仿制無法滿足中國的長遠需求。於是,飛彈研發工作繼續深入,研發團隊迅速轉向更加先進的「東風二號」,並且開始探索攜帶核彈頭的遠端飛彈。這一過程中,錢學森始終堅持創新與自主研發的結合,推動了中國飛彈技術的飛速發展。
隨著飛彈技術的不斷進步,「第二炮兵」逐漸發展壯大。這支神秘的部隊成為了中國國防力量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成為了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
在隨後的幾十年裏,「東風」系列飛彈不斷更新換代, 從「東風三號」到「東風五號」,再到如今的「東風21D」、「東風41」,中國的飛彈力量逐步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每一次飛彈試射的成功,背後都是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與智慧。而錢學森作為「第二炮兵」之父,他的貢獻早已深深烙印在這支部隊的歷史上。 雖然他提出的「火箭軍」名稱並未立即實作,但60年後,「火箭軍」這一名字最終得以采用,成為了這支現代化戰略部隊的新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