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空潛快」的締造與實踐——中蘇兩國海軍早期建軍思路對比初探

2024-10-23軍情

「小型戰爭」理論

十月革命勝利後,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又陷入了持續多年的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幹涉之中。在這一時期,蘇俄海軍損失了超過800艘作戰艦艇和運輸船。其中以黑海艦隊的損失最為嚴重,大多數艦艇或被迫自沈,或在白軍和幹涉軍撤離時被鑿沈和虜走,太平洋艦隊的艦艇和基礎設施在日軍入侵遠東時也遭到了破壞性的損毀。相比於另外幾支艦隊,波羅的海艦隊的物質損失相對較少,但絕大多數艦艇需要接受修理和改裝,艦隊的燃、滑油料、備件和大部份供應物資也嚴重短缺。

同屬「甘古特」級戰列艦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和「塞凡堡」號,沙俄海軍的任何一艘戰艦對紅海軍而言都是一筆不可量化的寶貴財富。照片攝於喀瑯施塔得,1921年

到1921年,蘇俄海軍總噸位還有35萬噸,但實際能投入作戰的只有8.2萬噸,俄羅斯帝國的余暉已經被燃燒殆盡。蘇聯紅軍統帥、著名軍事理論家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伏龍芝後來在評價這一時期工農紅海軍的狀況時這樣寫道:「在革命總行程和國內戰爭的意外情形下,落在海軍身上的打擊是特別沈重的……我們損失了海軍裝備的大部份和精華的部份,失去了大量有經驗有知識的指揮員,還遺失了一系列的海軍基地……這一切表明,中國的海軍已經不存在了。」

紅軍統帥、著名軍事理論家伏龍芝(1885~1925)

待國內局勢基本穩定後,恢復海軍戰力的任務被迅速提到議程上來。1921年3月,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蘇維埃俄國人民委員會主席維拉迪摩·伊裏奇·列寧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和全俄蘇維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透過了重建海軍的決議:「根據蘇維埃共和國的總體形勢和物質基礎,應采取措施重建和鞏固紅海軍。」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加盟國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也即蘇聯。於1918年成立的工農紅海軍(РККФ)也順利成章地成為了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正規海上武裝力量,簡稱紅海軍。然而,當時蘇聯國內的經濟現狀和生產能力限制了恢復海軍戰鬥力的可能性。因此在上世紀20年代賦予工農紅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動員海軍的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和岸防力量等各種兵力與陸軍部隊協同作戰,共同保衛近海區域。

在綜合考慮了嚴峻的海防形勢和飽受內戰摧殘的國內經濟及工業形勢後,紅海軍將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造艦重心放在了潛艇上。水面艦艇方面,在致力於修復在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幹涉期間受損以及續建十月革命後停工的原沙俄海軍艦艇的同時,將魚雷艇、獵潛艇、警戒艦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另外在航空領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嶄露頭角的飛機也引起了海軍領導層的重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海軍就已經將航空兵投入戰鬥。圖為表現「巴揚」號裝甲巡洋艦與海軍航空兵飛機協同的藝術畫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改進,潛艇已經完全能夠勝任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的任務,還可以與魚雷快艇和海軍航空兵配合在近岸水域共同抗擊裝備重炮的敵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編隊。按照當時的作戰想定,這三種兵力的協同作戰將按這樣一種模式展開:由潛艇率先對敵方編隊發動預先突襲,然後由編入魚雷艇的輕型水面艦艇兵力、飛機和雷炮陣地實施主要突擊,追擊敗退之敵或掩護己方兵力撤退。這種在沿岸水域內以艦隊防禦戰作為目標、以小型艦隊的兵力協同陸軍保衛海疆使之不受敵人海軍兵力侵犯的防禦構想在蘇聯海軍學術界被稱作「小型戰爭」理論。

紅海軍的魚雷艇群

利用有限兵力在不脫離己方基地的範圍內對敵人的主要目標實施集中突擊是「小型戰爭」理論的核心思想,而在捍衛海疆的防禦任務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飛機(空)、潛艇(潛)和快艇(快)。因為這些輕型兵力兵器結構簡單、造價低、建造時間短,便於快速形成戰鬥力並投入戰鬥任務之中。幾十年後,東方某大國海軍的「空潛快」海軍建設思路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自蘇聯成立一直到1932年這十年內,蘇聯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可謂是空前之寬松。隨著俄羅斯帝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分裂,使得原本直接與俄羅斯接壤的多個陸上強國分裂成數個國家,形成了充足的緩沖區。在海上,美英法意日列強國家簽訂了【華盛頓條約】以限制海軍軍備,這便是著名的「海軍假日」。1929年西方國家經濟大蕭條更是讓蘇聯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好處,加速了其建設工業基礎、恢復海軍實力的步伐。此外,日本從中國和西伯利亞的撤軍也使得蘇聯人在領土不受侵略方面有了新的保障。因此對蘇聯工農紅海軍而言,它充其量只能算「空潛快」的締造者,而真正將這一海軍作戰體系發揚光大的則是解放初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海軍假日」(1922~1936)時期,各海軍強國紛紛削減或取消其主力艦建造計劃。圖為英國皇家海軍建成的「納爾遜」號戰列艦

「空潛快」

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在江蘇泰州宣布成立了華東軍區海軍,這便是東海艦隊的前身。與創立之初就擁有數艘尚屬先進的戰列艦與巡洋艦等主力艦的蘇聯工農紅海軍相比,此時的人民海軍的實力更為弱小,主要武器裝備來自國民黨海軍起義、投誠、俘獲和遺棄的各種艦船,不但效能十分落後,在人員培訓、兵員素質和後勤保障上也完全不能滿足操作和日常使用要求。

起義的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艦

從1949年到1955年這一時期,新中國海軍的主要使命是配合陸軍作戰行動,保護其濱海側翼,以及配合陸軍肅清盤踞大陸沿海島嶼的國民黨軍隊,這與蘇聯工農紅海軍當時的任務幾乎完全相同。建立後的中國海軍雖然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發展壯大,但由於國防工業基礎較差,且受國家經濟和工業發展水平的限制,與當時世界海軍強國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國防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國家決定尋求外援,出資購買了多艘蘇聯成品驅逐艦和潛艇,同時加緊技術相對簡單的輕型艦艇的半成品裝配和建造工作,以求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支能夠保衛主要江河出海口和沿海重要地區的近海海軍。

人民海軍從蘇聯引進的「太原」號驅逐艦,該艦是新中國海軍早期四艘主力艦:鞍山、撫順、長春、太原(被稱為「四大金剛」)中的一員

可與蘇聯所遇到的情況恰恰相反,新中國的海防形勢在其成立後的數十年裏一直十分嚴峻。逃竄到台灣的蔣介石反動集團仰仗著美國贈予的二手退休艦艇和日本賠償艦艇,不斷襲擾中國沿海,或向大陸派遣間諜和破壞分子,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國家安全。在這一背景下,人民海軍選擇借鑒蘇聯「老大哥」的經驗依托海岸防禦體系和現有技術兵器,奉行「近海防禦戰略」。

1953年2月,毛主席視察「洛陽」艦等海軍艦艇

毛主席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1954年5、6月間,彭德懷副主席在視察山東沿海的設防情況以後,談到海軍建設問題時說:「海軍建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實作毛主席指示的方針問題。在建設的步驟上,我們應當發展魚雷快艇、潛水艇、快速炮艇、布雷艇、踩地雷艇、驅潛艇。建設一支數量多、噸位小,適合於戰略防禦、戰術進攻的海軍。然後在各種條件授權的情況下,再發展較大噸位的各種戰艦。」在這年年底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同誌在講話中更是明確提出:「海軍建設應以魚雷快艇、潛艇和水魚雷轟炸機為重點。」

1956年後,隨著中蘇兩國多項海軍協定(【六四協定】、【十十五協定】、【八三協定】和【二四協定】)的簽署和落實,人民海軍的實力得到快速擴充,得以在漫長的海岸線上部署更多的兵力。因此在1956年後的人民海軍兵力和裝備結構中,將近岸輕型戰鬥艦艇、潛艇和岸基作戰飛機(即「空潛快」)列為主要發展物件。與此同時,人民海軍根據中央軍委確立的總的戰略方針的要求和海軍以輕型兵力為主的實際情況,主要保障在島岸對海警戒雷達的作用範圍和岸基航空兵飛機作戰半徑內的近岸水域開展一定的制海權鬥爭,並制定了「以分散的海上遊擊戰與有利條件下集中打擊殲滅戰相結合」、「海上破襲戰與沿海抗登陸戰相結合」的海軍作戰方針。

根據【六四協定】從蘇聯引進生產的613型柴電潛艇(國內稱為6603型潛艇),圖為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的一艘該型潛艇

經過數年的建設之後,人民海軍已有能力同當時在兵力和裝備上都占據優勢的國民黨海軍部隊展開了作戰。憑借魚雷艇等輕型艦艇兵力靈活機動的特性和海軍人員堅定的戰鬥意誌,擊沈、擊傷敵方多艘艦艇,保衛了中國領海和領土主權,狠狠打擊了蔣介石反動集團囂張的氣焰。譬如1954年人民海軍魚雷艇擊沈國民黨「太平」艦,1965年進行的「八六海戰」更是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海軍的海戰襲擾行動,擊沈敵大小型獵潛艦各一艘(「劍門」艦、「章江」艦)。後來於1974年對入侵我西沙群島的越南海軍進行的西沙海戰中,由踩地雷艦、獵潛艇打贏敵方的結果也體現了中國海軍空、潛、快近海防禦體系逐步完善的過程。

西沙海戰參戰雙方軍力對比,可見人民海軍一方多是小型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