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張思南:靠挑撥中美對抗,日本走不出「信任困境」

2024-07-13軍情
直新聞 : 日本釋出年度【防衛白皮書】,其中老調重彈炒作所謂「中國威脅」,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目前,日本防衛省已經把這份白皮書的中文簡版小冊子(共36頁)釋出在了官網上,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看一下。所謂【防衛白皮書】,既是日本介紹其防務政策和軍事力量建設的重要檔,也是一份帶有極強目的性的國際輿論產品。縱觀2024年度的日本【防衛白皮書】,我認為核心還是老一套那四個字——渾水摸魚,試圖攪起中美乃至更大範圍的陣營對抗,從而在其中為日本自身謀求一個更有利的未來。
首先,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日本這個國家的大戰略。我在此前的多次評論中說過,日本的最高戰略訴求就是實作其「國家正常化」,此次釋出的【防衛白皮書】也是明裏暗裏圍繞這點展開的。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炒作所謂「中國威脅」、渲染地區局勢緊張,這些都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
日本是一個經濟上的大國,也是一個文化上的大國,但毫無疑問,日本仍然是一個軍事和政治上的「矮人」。我倒不是說日本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不值一提,只是日本在這兩方面顯然嚴重受制於人,要看別人臉色,沒有完全的國家自主。化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暴論,日本沒有資格坐在國際體系的「餐桌」上,日本只配出現在「選單」之中。為什麽?因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國且戰敗了,日本無條件投降並不得不接受戰勝國作出的國際體系安排。
我們都知道,二戰後的國際體系建構,其目的是為了確保人類社會的永續和平。這不是某種抽象的概念,在現實中是透過制度性的安排去約束個體國家,尤其是戰敗國的侵略野心和戰爭潛力。換一個角度來說,對於日本,戰後的國際社會同時也是一個「監牢」,就像「和平憲法」和「非軍事化」狀態等等。它們約束並改造著日本,直至日本有一天能重新為世界所接納、所信任。那為什麽時至今日,日本還是一個非正常的國家?很簡單,到今天為止,日本並沒有完全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日本所處的國際體系,至少在東亞,依然保持著對於日本的不信任和約束,而這不是任何其他國家的錯,是日本自己造的孽。不同於德國,日本從未完全認可國際社會當年的審判,也持續試圖打破國際社會的「監禁」,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日本尋求所謂「國家正常化」的本質,或者說是困境。
日本非常清楚,僅憑自身,並不足以在硬實力上打破當今國際體系對日本的約束。這其中有兩個關鍵國家,一是作為實質意義上的「宗主國」,直接監管日本的美國,另一個就是中國。無論是中日還是美日的雙邊關系,日本在其中都不具備賽局優勢。於是日本就試圖在中美對抗、甚至是陣營對抗的角度上,進行迂回。
直新聞 : 這種迂回在新的【防衛白皮書】中有何體現?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這個角度在今年的【防衛白皮書】中體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在「日本周邊安全保障環境」的概述中,日本不遺余力地將自身形塑成對於歐美陣營而言「一個極有拉攏價值的國家」。
這裏的邏輯鏈有兩步。第一步是以是否「共享普世價值」和是否「共享基於普世價值的政治經濟體制」將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分為二,說白了就是「和日本一樣的國家」以及「和日本不一樣的國家」。其既將自身融入美國及其盟友體系,又將中國作為一個靶子立起來,從而強調日本和歐美的所謂「共同利益」。
第二步,日本在白皮書中劍指中國以及俄羅斯和北韓,宣稱所謂「不共享普世價值和政治經濟體制的國家正在擴大勢力範圍」,對現有國際秩序「構成嚴重挑戰」,將國際秩序偷換概念為歐美陣營的既得利益體系;又發出所謂「警告」,鼓吹「不排除」類似俄烏沖突的嚴重局勢「會發生在東亞地區」,強調國際社會迎來「二戰以來的最大考驗」,渲染一種緊張氛圍。
日本的小心思很簡單,那就是在美國相對衰落的時代,在美國同時因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而顧此失彼、捉襟見肘的困局下,去玩弄美國的焦慮感:衰落的美國,處於「危機」中的東亞,風雨飄搖的舊霸權秩序和歐美集團既得利益,值此「危急存亡」之秋,還不把日本當成「自己人」,還不放松在日本「脖子上的繩索」,還不以更優厚的國家待遇來換取日本「效犬馬之勞」?
可以說,日本一方面言必稱國際秩序,但另一方面又樂見國際社會趨於動蕩混亂,正所謂渾水好摸魚。當現有的國際體系因為國家間對抗而瓦解,日本受到的國際約束自然也就不復存在。日本還可以在新秩序和新體系建立過程的賽局和廝殺中待價而沽,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
某種意義上,日本的未來只有兩個:要麽極致壓榨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要麽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在與中國的國際政治權力整合中獲得新生。前者代表一種註定不會長久的利益,後者則是長遠的未來。但也正如前人一遍遍感慨過,日本是一個只有戰術而沒有戰略的國家。日本能看到挑動中美以及更廣泛陣營對抗的利益,卻看不到這樣的對抗終有結束的一天。到時候,日本還是國際體系上的一盤「菜」,這點依然不會改變。
作者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