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 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0年10月,中國誌願軍加入北韓戰場,幫助北韓對抗美國。
短短幾個月,誌願軍就把美國趕回了三八線,搞得美國找渠道想要和中國談判,解決這件事。
但這一次的談判卻狀況頻出,最終也沒有讓美軍直接退軍,而是於3年後才將美國徹底趕出北韓。
明明幾個月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何中國卻選擇了繼續打下去?美國當時想要談判的情況,是認真地還是另有圖謀呢?
求和
1951年5月,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的住宅裏,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人叫喬治·凱南,是美國的國務院顧問,之前曾當過駐蘇聯大使,因此與蘇聯方面更加熟悉。
這一次前來,他的目的是想透過馬立克與中國進行聯系,並希望能與中國進行談判。
此時的韓戰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美國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已經消耗了一百多億的美元,那可是50年代,可想而知這是多麽大一筆錢。
美軍也已經付出了10多萬人的傷亡,當時的美軍內部普遍對這次韓戰並不看好,畢竟麥克亞瑟聖誕節回家的宣告還歷歷在目,但現在不僅聖誕節早都過了,麥克亞瑟也被換了下來。
眼看著這戰爭要打輸了,繼續拖下去只會消耗更多地人力物力, 因此杜魯門才決定,這場戰爭不能再打下去了,得談判。
其實這不是杜魯門第一次向我們表達出要談判的意向,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美國就曾經放話,說要是中國撤軍,美國就解除對中國的封鎖。
但毛主席根本就沒把杜魯門的話當真,美國這種連一點表示都沒有的口頭協定,給普通老百姓都懶得多理會一下。
因此,毛主席決定繼續往下打,並也要求誌願軍們,做好再打一年的準備。
到了第二年的夏季,杜魯門發現就算換將了,這該打不過還是打不過,英國那邊也對這場戰鬥沒有太多信心,因此多次與杜魯門溝通,認為韓戰結束的最優渠道,就是與中朝談判。
畢竟英國在二戰期間可是正兒八經的在戰鬥中心的,美國自己是受損不嚴重,但其他國家可不是。
雖然聯合國軍只是個噱頭,但16個國家,或多或少也是出了點力,本來就剛剛打完二戰,現在還這麽打,誰受得了?
美國也意識到,這樣打下去,不論輸贏,對美國都沒有太多好處了,畢竟現在已經被趕出了三八線,消耗又非常大,美國甚至已經在國內多次征兵,數量達到百萬之巨。
這才有了前面美國派喬治·凱南聯系蘇聯駐聯合國大使,想要透過蘇聯與中朝溝通的事情。
中朝對於美國的談判請求自無不可,經過一系列的協商後,這次的談判被定在了開城。
毛主席在決定參與這次談判後,還是非常堅定的認為:我們在談判桌上必須要有籌碼!
而這個籌碼,自然就是與美軍的作戰結果了。
因此,談是必須要談的,但打卻不能停!
邊打邊談
1951年,美國透過蘇聯向中國發來談判申請,希望用談判的手段來解決北韓問題。
中國對此表示同意,但毛主席也明確態度,談和打要一並進行!
就這樣中美兩方在不斷交戰的同時,也在開城進行了兩方的第一次談判。
那麽這場談判的結果到底如何?又是否對北韓的戰局有所影響呢?
在毛主席明確了談與打共同進行的方針後,我方就與美國接洽,開始了關於韓戰的談判。
而美國方面,其實與毛主席的想法是一致的,談的過程中,打不能停。
甚至他們給李奇微授權,在停戰談判期間,也可以進行一些軍事行動,來為談判的過程增加籌碼。
兩方的想法如此一致,也就造成了後續整個談判過程中,中美兩國一邊在開城談判,另一邊還在戰火連天的奇妙景象。
於是1951年7月10日,中美兩國之間的談判,在開城郊外的一座別墅中正式展開了。
中國的派出的談判代表,是開國上將鄧華,與開國少將解方,兩個人都是功勛卓著的英雄人物,並且都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對戰場上的情況非常熟悉。
協助他們工作的,是喬冠華先生,他在外交與談判工作上的經驗非常豐富,因此被派來幫助兩位將軍查缺補漏。
整個談判的前期還算得上是順利,但到了劃分軍事分界線的時候,雙方的意見就徹底無法統一了。
對於中國與北韓來說,兩國都剛剛立國不久,因此國力不強。
中國雖然陸軍極為優秀,但空軍海軍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北韓戰場上的空軍都是蘇聯援助的,這一點在場三方都心知肚明。
因此,中朝要去在劃定軍事分界線時,美軍必須做出退讓,因為他們的海空優勢太大了。
但美國卻不想這麽幹,在他們眼裏,我們海空優勢大,拿我就得利用我的優勢多占點位置。他們大手一揮多劃歸了1.2萬平方公裏在他們那邊。
用他們的話說, 我們海空牛逼,那我們得要點補償,我們的陸軍比你們弱,我們還得要點補償。
這樣耍無賴的態度讓中朝都非常不爽,都是坐在桌子上來談判的,你本來已經占了大優勢大便宜,拒絕補償就算了,這還直接明搶上了。
就連在外蹲點采訪的記者們,也被美軍軍方這一套神邏輯給震撼到了。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漫無邊際的討價還價當中,雖然這一次的談判是美國發起的,但他們卻沒有絲毫的誠意,就像是為了更省錢的占便宜,所以才搞了這一次的談判。
談判陷入了扯皮,但外面的戰鬥也陷入了你來我往當中。
在1951年的夏天,韓戰經過前五次戰役的較量,美軍已經被徹底壓到了三八線之外。
因為美軍在日本設立了補給基地,因此在被趕出三八線後,他們接收到了源源不斷的補給,與中朝開始了反擊與防禦的戰鬥。
當時北韓發生特大洪水災害,中朝不僅得打仗還得救災,因此李奇微發動了夏季攻勢,想在這個階段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誌願軍的堅韌程度遠超他的想象,最終李奇微的夏季攻勢最終失敗,兩方的戰鬥進入到了秋季防禦戰當中。
美國吃癟
1951年,美國率先發起了韓戰談判,中朝赴約後,卻被美軍的無恥要求給氣笑了,兩方就此陷入了互相扯皮當中。
而戰場上,雙方你來我往,也同樣陷入了防禦打過攻擊的秋季防禦戰。
那麽中美此次的談判最終結果是怎樣的呢?我軍又是如何在漫長的防禦戰中,找到突破點的?
雙方的談判情況進行到八月中旬,依然一直停留在了對軍事邊界線的劃分上。美國對這件事情死不松口,非常流氓。
不僅如此,明明談判的這塊區域已經被劃分為了中立區域,為的就是讓談判順利進行,但美軍卻還是在背地裏搞小動作。
不僅在中立區域邊界進行軍事行動,甚至戰鬥機直接略過中立區,還對這附近進行了轟炸,致使我軍代表團的部份成員受傷乃至死亡。
到了這一步,我方認為,這次談判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美軍對此不置可否,甚至說出了:「那我們就要讓大炮、飛機和機槍繼續談判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就繼續打吧!
誌願軍們也因為分心救災,而憋了一股子氣。因此雙方再度大範圍交火,但這一次美軍卻沒有再笑出來了。
誌願軍在打仗期間的堅韌程度堪稱可怕,即使有過局部戰爭的失利發生,但也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士氣。
反倒是為了一雪前恥,把失去的再打回來,誌願軍能夠爆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狠狠回擊美軍。
很快美軍發現,他們此前預想的,誌願軍在夏季攻勢,乃至秋季攻勢下節節敗退的情況,絲毫沒有出現。
即使他們占據了很強大的空軍和海軍的優勢,但就是怎麽都推不過三八線。
到了當年的10月,美軍別說按照此前的設想能推過三八線,甚至還被我們反推進了6-9公裏的距離,直接殲滅了聯合國軍與南韓軍近8萬人,而這還只是西線的戰況。
這可直接給美軍打懵了,無奈之下,到了10月25日,美國又希望繼續與我們談判了。
這一次的談判,美軍代表臉上沒有笑臉,也沒有一點自得,他們不僅沒能完成之前的主張,還不得不接受我們的要求,並向後退了2公裏。
最終這一年的談判,我們取得了重大勝利,雖然美軍最終沒有直接撤出北韓半島,但也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誌願軍不僅能在奇襲上打敗他們,還能在正面戰場上持續反擊,讓美軍沒有還手之力。
這場談判的結果,給中朝都爭取到了相當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機會。
隨後的2年間,中朝與美國又進行了多次戰鬥與談判,最終美軍意識到繼續戰鬥已經徹底沒有了希望後,最終選擇再板門店進行和談,全面撤出北韓半島。
抗美援朝一戰,中國打出了威風,打出了水平,也讓新中國的名字,在世界範圍內響徹,讓我們在世界上牢牢站住腳跟,爭取到了更多發展的時間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