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的早期階段,俄羅斯損失了眾多蘇-34攻擊轟炸機,這些轟炸機都是在低空轟炸時被烏克蘭軍隊的防空系統和步兵防空飛彈擊毀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4a1a27e84b9752fbf4043853183dc969.webp)
因此有人認為,這對中國是個警示,應借鑒蘇-34的經驗,將飛豹改裝為無人機母艦。
將飛豹轉換為無人機母機的構想是這樣的。難道不是說蘇-34在低空轟炸時會被地面的防空飛彈擊落嗎?
可以透過讓飛豹攜帶無人機,在與打擊目標保持一定距離時投放無人機,隨後利用無人機進行突襲。
這樣可以避免戰機飛越防空飛彈的上空,從而防止被防空飛彈擊落。
對於這種想法,真是讓人感嘆奇思妙想,簡直就像是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自我展示。
![](https://img.jasve.com/2024-9/c1020d5bdcdea36bde28660329163508.webp)
從軍事角度來看,飛豹攜帶無人機並沒有戰略意義,這種戰術是不可行的。
首要的一個難題是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問題。
現代防空體系的作戰範圍通常在300到500公裏之間。換句話說,如果希望自殺式無人機能夠在飛豹戰機不進入敵方防空系統的範圍內成功攻擊目標,那麽這款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必須達到300到500公裏以上。
這個航程使得絕大部份巡航飛彈無法使用這種戰術。
![](https://img.jasve.com/2024-9/101d825f38418bda91d547ecd89af0f7.webp)
一般的小型自殺無人機,它的飛行距離通常僅有幾十公裏。例如,俄羅斯常使用的柳葉刀巡航飛彈,其飛行距離大約為60公裏。
能夠飛行300至500公裏的巡航飛彈或自殺式無人機,均屬於大型無人機的範疇。
既然是大規模無人機,那麽飛豹是否能夠搭載它成了一個重要的難題。
飛豹的氣動設計並不適合攜帶大型飛彈,搭載2至3噸的中小型飛彈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巡飛彈和自殺式無人機在氣動設計上並不適合被飛機攜帶。飛豹外掛載大型巡飛飛彈或自殺式無人機,將對其機翼產生顯著壓力,因此飛豹不一定能夠裝備。
即使退一步說,能夠飛行超過500公裏,甚至達到1000公裏的自殺式無人機也並非不存在。
![](https://img.jasve.com/2024-9/c5bec153997b5f4a631b209aca496dd2.webp)
不過疑問在於,這些巡飛彈已經能夠飛這麽遠,為什麽不自己飛過去,而要依賴飛豹掛載呢?
將飛豹作為「無人機母機」的戰術完全是畫蛇添足。
飛豹攜帶小型自殺無人機,但它自身也面臨危險,有可能被防空系統或是毒刺飛彈擊落。
關於大型自殺性無人機,它們根本不需要依靠飛豹進行搭載,完全可以獨立飛行到目的地。
實際上,增加「空對地飛彈」的打擊範圍,透過飛豹、蘇-34等「戰術轟炸機」在遠距離投放飛彈,俄羅斯目前已經在實踐中套用,並且相當頻繁。
![](https://img.jasve.com/2024-9/f3379d70fb6a3d745f12a8cd4b91a803.webp)
到2023年年底,俄羅斯已開始廣泛運用滑翔炸彈。
所謂的滑翔炸彈,是在普通航空炸彈上加裝了翅膀的一種武器。這種航彈發射後,可以飛行數公裏乃至十多公裏,從而使蘇-34戰機無需直接進入目標上空進行打擊,降低被人員攜行式毒刺飛彈擊落的風險。
蘇-34在低空執行轟炸任務時被擊落的事實,實際上源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方面,蘇-34進行低空轟炸的特點;另一方面,烏克蘭的防空能力。
像蘇-34這類需要進行低空轟炸的戰鬥機,中美兩國都在有意識地減少其現役數量,目前基本上不再使用這種低空轟炸的戰術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c5025c7d7990ed51dcfa0a1c90876e1b.webp)
其根本原因在於,低空飛行的轟炸機反應時間會顯著縮短,當敵軍向你發射毒刺這樣的個人防空飛彈時,你的反應時間僅剩下不到一分鐘,從而大幅增加了被擊落的風險。
若中美進行轟炸行動,可能是派遣轟炸機進行全面轟炸,或是派出多功能戰機執行高空攻擊。
俄羅斯使用蘇-34進行低空轟炸的主要原因是精確度不足,因此需要在低空投彈以提高命中率。
中國和美國擁有雷射制導飛彈,而俄羅斯無法承擔這種技術。
![](https://img.jasve.com/2024-9/862d6cf1e5ab6d776ed27f76e0c68fe8.webp)
中國和美國的多功能戰鬥機在電腦和 avionics 系統方面優於俄羅斯,依靠這些系統的運算,能夠在高空投放炸彈時實作更高的準確度。
所展現的結果是,中國和美國在進行高空投彈時的準確性相當高,因此能夠實施高空投彈。
由於俄羅斯沒有高精度高空投彈的能力,因此只能讓蘇-34進行低空轟炸。
![](https://img.jasve.com/2024-9/66c86868b3ab150901f3a8554d2c7954.webp)
隨著戰爭的不斷進行,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在實際運用中變得越來越無能為力。
我們註意到,俄羅斯大部份被摧毀的蘇-34戰鬥機都是在俄烏戰爭初期被擊落的,主要發生在2022年。
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烏克蘭擁有很多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S-300防空系統,因此烏克蘭的綜合防空系統密度足以與敵方對抗。
隨著戰事的延續,俄羅斯發射飛彈和大量巡航飛彈成功摧毀了烏克蘭的防空設施。
到2023年下半年,經過一年多的激烈戰鬥,烏克蘭的防空體系幾乎已處於癱瘓狀態。
![](https://img.jasve.com/2024-9/4513edaefb74936205ee262901592152.webp)
盡管北約向烏克蘭提供了一些愛國者防空裝置,但總體而言,北約所提供的防空系統數量相對較少。
這些防空系統的飛彈數量是有限的,隨著戰爭的推進,這些防護體系的彈藥也幾乎耗盡了。
到2023年年底,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幾乎無法抵禦俄羅斯空天軍的轟炸。
歸根結底,戰鬥機是否能夠順利地對敵方實施轟炸,主要取決於敵方的防空系統的強弱。
為了更有效地實施轟炸行動,必須在戰爭初期就設法盡量消滅敵方的防空設施。
為了實作這一目標,必須涉及情報戰、尖端飛彈等多個軍事領域。
俄羅斯在情報戰方面存在不足,戰前無法準確掌握烏克蘭防空系統的具體位置。因此在戰爭起始後,無法迅速擊潰烏克蘭的防空設施。
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俄羅斯蘇-34在戰爭開打後遭遇了大量摧毀。
參考資料:
關註Knews的報道,【烏方宣稱一天內擊落3架俄軍蘇34戰機,俄烏空中力量對比是否會發生變化?】
上遊新聞·【澤連斯基:烏克蘭至少需求25套「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
俄軍折損大量蘇34,提醒中國:殲轟7飛豹可改為無人機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