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24年間,中國在戰鬥機領域實作了三次飛躍,從一個只能依賴進口先進戰鬥機的國家,迅速崛起為戰機出口大國。到2024年,中國的戰機出口訂單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截至2024年,戰鬥機出口市場的格局已相當清晰:美國獨占鰲頭,牢牢占據著無可撼動的主導地位;俄羅斯則在依賴舊產品的情況下顯得後勁不足,曾經廣受歡迎的戰機如今銷路不佳;歐洲則幾乎停滯不前,仍然依賴「台風」、「飆風」和「鷹獅」這三款機型來爭取有限的訂單;印度雖然口口聲聲要出口「光輝」戰鬥機,卻始終雷聲大雨點小,出口成績仍然為零;而中國則穩步上升,憑借多樣化的產品線,成功成為2024年戰鬥機出口市場的第二名。
先來看美國方面的表現,得益於穩固的盟友網路和數十年來的積累,美制武器在國際市場上就像美元一樣備受追捧。許多國家早已完善了美制武器的維護和保養體系,因此大多傾向於繼續購買美國產武器,這也使得美國戰鬥機在出口時更加順利。
美國當前的「王牌產品」非F-35隱身戰鬥機莫屬。如今,這款戰機的使用者已遍布全球,共有19個國家使用。今年,除繼續向計畫成員國交付F-35外,希臘也在7月宣布以37億美元的價格采購20架F-35A戰鬥機。
今年8月,以色列宣布將斥資180億美元,從美國訂購50架最新型號的F-15IA戰鬥機及25套現代化升級元件。F-15戰機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出口,經歷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實戰,擊落了104架敵機,且自身從未被敵機擊落,因而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近年來,美國研發了F-15EX戰鬥機,這款被稱為F-15的終極改進型,雖然外部氣動設計沒有改變,但其內部航電系統、發動機和機體結構都得到了全面升級,擁有媲美五代機的電子裝置。發動機推力進一步增強,載彈量高達13噸,單論火力,甚至超過了殲-16和蘇-35。
盡管以色列已經擁有了第五代戰鬥機F-35,但由於F-15IA具備出色的對地攻擊能力和超音速效能,以色列仍然決定繼續采購基於F-15EX改進的F-15IA。畢竟,以色列周邊國家的空軍實力有限,F-15IA已經足夠應對並輕松制勝。
今年,F-16戰鬥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除了「援助」烏克蘭一批二手F-16外,阿根廷在新總統米萊上任後,也決定采購24架二手F-16。這款噴射式戰鬥機可謂史上最為成功的型號之一,累計生產數量超過4000架,全球有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裝備了F-16。其龐大的保有量以及出色的實戰表現,使得許多國家傾向於繼續購買價格實惠、效能優良的二手F-16,同時還可以借此拉近與美國的關系。
根據目前正式公布的結果顯示,美國在2024年簽訂了近100架戰機的出口訂單,遠超其他國家。然而,隨著其他國家戰機效能的不斷提升,美國在第四代戰鬥機市場上已呈現出下滑的趨勢。泰國空軍的訂單被瑞典的「鷹獅」戰鬥機奪走;F/A-18在與法國飆風戰鬥機爭奪印度海軍艦載機訂單時落敗;而在埃及空軍的訂單競爭中,F-16也敗給了中國的殲-10C。
當前,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F-35戰鬥機。在中國的殲-35正式進入國際軍火市場之前,F-35幾乎處於無可匹敵的地位。憑借這一款戰鬥機,美國在未來十年內幾乎不必擔心戰鬥機的銷售問題。
與美國在戰鬥機出口市場的遙遙領先相比,曾經能夠與之抗衡的俄羅斯如今顯得後勁不足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憑借蘇-27「側衛」這一王牌,在重型戰機出口方面一度壓制住了美國。僅印度就從俄羅斯采購了超過200架的蘇-30MKI改進型戰機,而中國則分批購入了200多架各類蘇-27系列戰機,包括蘇-27的基礎型、改進型的蘇-30以及深度升級的蘇-35,後續還仿制生產了數百架殲-11、殲-15和殲-16。此外,越南、印尼、委內瑞拉和艾爾及利亞等十多個國家也紛紛采購蘇-30,為蘇霍伊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然而,蘇-27畢竟是一款在上世紀80年代服役的戰鬥機,盡管俄羅斯對其進行了多次改進,但仍難以彌補其原始設計上的不足。此外,俄羅斯在航電、光學裝置和復合材料領域相較於西方存在差距,這使得進入21世紀後,蘇-27的改進型號在效能上逐漸落後於西方的四代半戰鬥機。蘇-30的銷量逐年下降,而俄羅斯寄予厚望的蘇-35也幾乎無人問津。
更為沈重的打擊則來自中國和印度。中國決定自行改進蘇-27,成功研發出被稱為「最強側衛」的殲-16,對俄羅斯的各類改進型蘇-27再無興趣。而印度則加大了與西方的軍事合作,逐漸傾向於法國的飆風戰鬥機。近年來,印度空軍和海軍的新型戰機競標中,俄羅斯戰機屢屢失利,訂單最終都落入法國飆風戰鬥機的手中。
俄烏沖突的爆發導致多架俄羅斯戰鬥機,包括蘇-35,遭到擊落,這進一步損害了俄羅斯戰鬥機的聲譽。結果,俄羅斯接連失去了多個戰鬥機的出口訂單。亞塞拜然曾考慮采購俄羅斯的米格-35戰鬥機,但最終選擇了中國的「梟龍」戰鬥機。此外,在美國的壓力下,埃及和印尼也放棄了對俄羅斯蘇-35戰鬥機的購買。自2024年以來,俄羅斯甚至沒有售出一架戰鬥機,而原本寄予厚望的蘇-57戰鬥機也未能延續側衛戰鬥機的輝煌。
俄羅斯在技術領域本就已經開始落後,而俄烏沖突的消耗無疑將進一步壓縮其科研經費。可以預見,俄羅斯在戰鬥機領域未來勢必會跌入二流,20年前的輝煌將難以再現,這幾乎已成定局。
歐洲各國如今無法團結一致,只能各自為戰,將重心集中在多用途中型戰鬥機的發展上。近年來,法國的飆風戰鬥機從美俄手中奪得了不少訂單,憑借其「全能戰機」的聲譽,盡管價格不菲,仍然吸引了眾多買家。塞爾維亞今年已宣布計劃以30億美元購買12架飆風戰鬥機。
瑞典的JAS-39「鷹獅」戰鬥機經過改進後,機體增大,換裝了推力更強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幾乎趕上了殲-10C,已然躋身中型戰鬥機的行列。此前,它還戰勝了美國的F/A-18「超級大王峰」,成功贏得了巴西空軍的訂單。而今年,泰國皇家空軍也宣布放棄采購美國的F-16V,轉而選擇訂購12架最新型號的JAS-39E/F「超級鷹獅」戰鬥機。
台風戰鬥機近年來的銷量相比於同門師兄「飆風」戰鬥機顯得遜色不少。2024年,除了德國宣布繼續采購20架台風戰鬥機外,真正的出口訂單一架未見。如今,英德等國的研發重心已逐漸轉向第六代戰鬥機,台風戰鬥機逐漸淪為一個「舅不疼,娘不愛」的角色。
在中美俄相繼研發出第五代戰鬥機的背景下,歐洲的「飆風」、「台風」和「鷹獅」戰鬥機在效能上已逐漸失去優勢。歐洲戰鬥機的出口市場正面臨萎縮的風險,尤其是在中美改進型四代半戰機的激烈競爭下,如殲-10C、F-16V和F-15EX等機型,各自在與歐洲「三雄」的較量中具備不同的優勢。例如,F-16的全球保有量極為可觀,F-15EX的起飛重量和速度更為突出,而殲-10C則擁有更先進的航電系統。如果歐洲繼續停滯不前,極有可能重蹈俄羅斯的覆轍。
相較而言,中國反而成為了最有潛力挑戰美國在戰鬥機市場獨占地位的國家。2000年時,中國的先進戰鬥機還依賴從俄羅斯進口,裝備倒卡倫天線雷達的蘇-30MKK戰鬥機在中國被視為珍寶。到了2012年,中國已經大規模列裝國產第四代戰鬥機,殲-11B和殲-10A取代了俄制戰鬥機,成為中國空軍的中堅力量。然而,與當時美俄裝備的各種四代半戰鬥機相比,僅有第四代戰鬥機的中國依然顯得稍遜一籌。如今到了2024年,中國不僅能夠出口四代半戰鬥機,甚至連第五代戰鬥機殲-35也已經準備進入出口市場。
2024年,亞塞拜然訂購的12架JF-17「梟龍」戰鬥機已經開始陸續交付給該國空軍。與此同時,埃及也正式宣布決定采購40架殲-10C戰鬥機,並且對殲-35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與歐洲的情況不同,中國的戰鬥機產品線極其豐富,能夠為預算有限的國家提供高價效比的選擇。盡管JF-17「梟龍」價格低廉,但它卻配備了只有四代半戰鬥機才具備的先進航電系統,展現出極高的價效比。
如果一些國家連「梟龍」戰鬥機都難以負擔,也無需擔心,中國還提供了價格更為低廉的FTC-2000多用途戰鬥機。這款基於「殲-7」改進的飛機,堅固耐用,操作簡便,非常適合非洲國家的需求。
對於中高端機型,中國可提供出口的選擇是殲-10戰鬥機。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中國能夠提供多種配置的殲-10,甚至包括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霹靂-15遠端空對空飛彈的殲-10C。此外,巴基史坦空軍也親身參與推廣,註重實戰體驗的推薦,使得殲-10逐漸展現出成為「爆款」的潛力。
此外,中國即將推出第五代戰鬥機殲-35。盡管其外形與美國的F-35頗為相似,但不同於F-35過於註重多用途功能,殲-35在空戰效能上表現更為優異。它不僅機動性和速度更快,在隱身技術上也具有優勢,同時其航電系統也絲毫不遜色於F-35。對於那些急於提升制空能力的國家而言,殲-35無疑是一個比F-35更具吸重力的選擇。
2024年有望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中國不僅徹底擺脫了對進口戰鬥機的依賴,還逐漸在戰鬥機出口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隨著俄羅斯實力下降、歐洲市場停滯不前,中國憑借國力的優勢,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空中力量體系。從戰鬥機、電子戰機到運輸機、加油機和預警機,中國的產品種類齊全,能夠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圍繞中國武器建立起作戰體系,中國戰鬥機的出口量也將與其國力相匹配,躍居全球第二,並有望向第一的位置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