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讀賣新聞】12月15日報道,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於14日宣布,駐紮於沖繩縣的1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已啟動向關島的轉移工作。
自2006年日美兩國政府就駐日美軍重組計劃達成一致意見以來,這標誌著美軍首次實施海外部署轉移。
目前,美軍在日本駐軍總數約為3.6萬人。其中,駐日美軍司令部約有2500人,駐日海軍司令部及第七艦隊約有3700人,第五航空聯隊約有12000人,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約有18000人。若考慮航母編隊和兩棲攻擊艦上的兵力,總數將超過5萬人。
日本和美國政府已就目前駐紮在沖繩縣的約18000名海軍陸戰隊員中,將9000人轉移至日本境外達成一致意見。
中谷元在接受沖繩縣名護市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標誌著首批海軍陸戰隊員開始向海外部署,未來這一行程將分階段逐步實施。
4000名駐紮在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將從本年度12月開始逐步搬遷至關島。預計此項遷移工作將在2025年前全部完成。此外,約5000名美軍人員將被調往夏威夷及美國本土,這一轉移過程預計將在2028年左右完成。屆時,駐沖繩的美軍人數將降至大約9000人。
在提及此區域時,我們可將沖繩群島稱作琉球群島。
沖繩縣在標準地名使用上暫未出現變動。實際上,駐日美軍中約三分之二的力量部署在日本本土,尤其是南部的琉球群島。若美國選擇在台海實施所謂軍事介入,駐紮在琉球群島的美軍力量將自然成為美軍軍事介入的前鋒和尖兵。
美軍現正從沖繩撤軍,這一決策由兩方面因素疊加所致。
沖繩居民長期以來對美軍基地存在不滿情緒。
沖繩雖僅占日本國土面積的6%,但其美軍軍事設施面積卻占據了駐日美軍基地總面積的超過70%。
長期以來,沖繩居民對於美軍基地士兵的性騷擾等違法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基地環境汙染和雜訊問題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頻繁舉行遊行、抗議和示威活動以表達訴求。
2006年,雙方達成的駐日美軍重組最終報告中,已明確提及將沖繩海軍陸戰隊移師海外。原計劃於2014年前完成這一轉移任務。然而,在日本民主黨政府執政期間,由於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計劃受阻,相關轉移工作被迫停止。
在今年7月舉辦的日美外交與防務2+2會談中,雙方確認了年內啟動相關轉移工作的安排。
二是美軍對駐沖繩兵力的安全保障感到不足。
簡而言之,沖繩駐軍已成為中國口中的一塊肥肉。美軍在沖繩雖表面上看人數眾多、裝備先進,但實際上他們已淪為進攻無力、防守不足的累贅。
一旦中美發生直接對抗,美國海軍陸戰隊若意圖從沖繩基地出兵台海,將不得不借助海軍艦艇或運輸機進行兵力輸送。然而,面對解放軍強大的海上和空中防禦力量,這些部隊很可能面臨被擊毀的命運。
若美軍對中國大陸發動攻擊,沖繩的軍事設施預計將在短時間內遭受嚴重破壞,多數設施可能被摧毀。
解放軍目前擁有多種能夠有效打擊沖繩駐軍的飛彈,包括東風-17、東風-21彈道飛彈以及長劍-100巡航飛彈等。因此,美軍企圖利用沖繩作為彈板向台海部署力量的計劃,基本上已經落空。
駐關島美軍基地陸軍布拉茲營的建設已啟動,以接納從沖繩遷移的美軍人員。該移師計畫的總預算預計達到87億美元。
日本政府將出資約28億美元,用於相關事務。在第三遠征軍大部份部隊轉移至沖繩後,其海軍陸戰隊第十二瀕海作戰團仍將繼續駐守沖繩。該團的主要任務是在琉球群島及離島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
美軍海軍陸戰隊雖然主力後撤至關島,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