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祖國不會忘記」4枚紀念章,見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血與火

2024-10-02軍情
老兵裴先茂。王希明 攝
華聲線上全媒體見習記者 崔貝勒 通訊員 王希明 馬先菊
6月是裴先茂生命中難忘的月份,他在6月出生,在6月入伍,更重要的是,他在6月跨過鴨綠江,成為了一名 「最可愛的人」。
9月28日,記者在常德臨澧縣采訪抗美援朝老兵裴先茂。談起誌願軍經歷,他說,抗美援朝三年,其中的故事「數不清、講不完」,最終都凝結成了4枚沈甸甸的紀念章:抗美援朝和平萬歲紀念章、抗美援朝紀念章、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頒發的紀念章、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功勛章。
在裴先茂的記憶中,紀念章背後那段血與火的歲月,歷歷在目。
1935年6月7日,裴先茂出生在湖南臨澧,「從小頑皮、機靈」,不愛循規蹈矩,讀了幾年書後在機緣巧合下,被縣大隊領導看中,在1950年6月剛滿15歲時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
1951年初,抗美援朝前線部隊來臨澧征兵。「好男兒怎能不去前線保家衛國!」心懷報國誌向的裴先茂咬破右手食指寫下血書請戰,獲得批準。
1951年6月初,16歲的裴先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成為了百萬英勇誌願軍中的一員。
「路過鴨綠江的時候,完全不緊張,只有驕傲。」憑借著出色的軍事才能,裴先茂被編入誌願軍第15軍44師師部直屬偵察連,成為了一名偵察兵。
此時入朝,正是誌願軍第五次戰役的最後關頭,沒有任何休整和緩沖,裴先茂和戰友們即刻投入血與火的戰場,在槍林彈雨中錘煉,在生與死的邊緣成長。
偵察兵作為一個部隊的先頭軍,往往需要深入敵軍,活動在戰場的交界線,非常危險。
「有一個晚上,我單獨執行偵察任務,化裝成一個北韓伢子,偷偷潛入敵人陣地,觀察到這個陣地有敵人一個連駐守。等到敵人大多鉆入鴨絨筒子睡覺,我趕緊溜回去報告情況,並提出不用重武器的作戰建議。」裴先茂說,師首長聽取了他的想法,用一個排的兵力摸上敵人陣地,他先解決了敵人哨兵,其他戰友就用刺刀捅殺還在做美夢的敵人,整個戰鬥過程不到一刻鐘,消滅了敵人一個連。因為表現突出,裴先茂被記三等功1次,受到了師部通報表揚。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開打。裴先茂所在的44師配合在五聖山正面戰場作戰的45師,進攻391高地。此時的裴先茂已經被提拔為重機槍排班長,重機槍「一手二把三合拉,四拔五轉六機匣」的操作口訣他至今爛熟於心。
「上甘嶺戰役打得苦哇,沒吃沒喝。美軍飛機一輪一輪地轟炸,氣焰十分囂張。我們來不及挖戰壕,死了很多戰友,重機槍排連續補員了幾次,我的背部和腰部也被炸傷。」裴先茂的回憶帶著沈重。
看著天上轟鳴的飛機,裴先茂氣不過,「心想橫豎都是死」,端起重機槍迎著領頭的一架飛機就是一頓掃射,敵機中彈著火,拖著黑煙一頭栽在遠處的山上爆炸了。
「重機槍打飛機」的事情在軍中引起不小轟動,裴先茂也因此榮立二等功並火線提升為排長,受到誌司總部和金日成表揚,被授予一枚銀質獎章。
1954年5月1日,裴先茂終於再次跨過鴨綠江,在熱烈的鑼鼓聲中,望著「歡迎最可愛的人凱旋回國」的橫幅,他忍不住熱淚盈眶。
「當年和我一起跨過鴨綠江奔赴北韓的戰友,絕大部份都長眠在了異國他鄉。」如今,年近九旬的裴先茂身體健朗,有時會騎上他的自由車去河邊兜風。他打算把珍藏多年的紀念章捐贈給湖南革命軍事館。在他的心目中,這些紀念章,也同樣屬於那些曾經並肩戰鬥的戰友們。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