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海軍直-20J艦載直升機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進行空中突擊作戰演示。
彩虹-7無人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受到廣泛關註。 新華社發
乘輕軌或驅車沿金海大橋一路向西,經由國內首條公鐵同層跨海大橋,跨過磨刀門,直奔珠海航展館,沿途高樓林立、廠房紮堆、公園如畫……
伴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舉行,每天有數以萬計的觀展市民在這條路線往返。人們很難想象,1996年,首屆航展舉辦之初,同一個地點,同一片空間,這裏都還只是一片待開發的灘塗,磨刀門上只有茫茫大海。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中國航展今年走到了第28個年頭,昔日的「超級廟會」今天已經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發展速度最快、展覽規模最大、觀眾數量最多……短短28年,中國航展跨越了一些西方老牌航展用上百年時光才能走完的路,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伴隨航展一路成長的,還有一個產業、一座城市。
世界頂級的「藍天盛宴」
本屆航展,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1022家企業參展,展覽規模之大、數量之多、技術之先進均創下紀錄。
28年,中國航展走過的路註定是不平凡的。
「19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在懵懂中開展,當時整個中國都對航展沒有任何定位,大大小小來了十多架飛機,並沒有區分專業日和公眾日,任何人買票都可以進去。」「有一次趕回展館處理事情,路上看到場外擠滿了小商小販,叫賣著小吃、鹹魚幹和內衣褲等小商品,完全是一個農村集市、超級廟會的感覺……」這是原珠海會展局局長、會展集團董事長周作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首屆航展的回憶。
彈指一揮間,當時光的巨輪駛入2024年,中國航展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總面積35萬平米,其中室內展覽面積12萬平米,較1996年首屆航展舉辦時的0.8萬平米,增長了14倍;室外展覽面積23萬平米。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1022家企業參展,覆蓋「陸、海、空、天、電、網」領域、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批展品集體亮相。
殲-35A、殲-20以及俄羅斯蘇-57三款隱身戰鬥機首次同台,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和中國空軍「八一」「紅鷹」飛行表演隊同台競秀……28年後的今天,中國航展的展覽規模之大、數量之多、技術之先進均創下紀錄。
「展出的各類飛機、先進裝備太多了,簡直琳瑯滿目,一天時間根本看不過來。」一位來自上海的專業觀眾向南都記者發出感慨。
在全球五大航展中,巴黎航展、範堡羅航展歷史悠久,最早的誕生已有100多年,即便作為「晚輩」的新加坡航展、莫斯科航展也分別比中國航展早了15年和4年。
中國航展最年輕,卻從0開始,僅用28年就實作「彎道超車」,不僅一躍躋身世界五大航展,還在觀展人數、發展速度、展覽規模等多個指標上不斷書寫新的紀錄。
公開報道顯示,素以展覽規模大而享譽世界的巴黎航展,最近一次舉辦是2023年,展覽面積12.5萬平米,觀眾共計30萬人次。但早在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航展觀展人數便達到45萬人次,展覽面積超60萬平米,其中室內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近40萬平方米,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區面積近11萬平方米。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展品數量、種類、品質等多個維度,今天的中國航展均首屈一指。
「中國航展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不斷躍升,已躋身世界頂級航展之列。」多家媒體在報道開幕式時這樣評價。
珠海的「超級名片」
2022年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吸引境內外193家媒體3288名中外記者現場報道。「珠海」作為高頻詞被反復提及,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中國航展的舉辦,讓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珠海。
今天的航展,對於中國、廣東和珠海而言,不僅僅是代表當今國際航空航天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天業發展水平的國際盛會,也成為珠海和廣東對外展示宣傳的一張「超級名片」,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個重要平台。
因為航展,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走進珠海。數據顯示,本屆航展吸引47個國家和地區的1022家企業參展參會,境外展商數量較上一屆實作翻倍增長,背後折射出航展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每屆航展,同樣是媒體的盛會。每當此時,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們紛至沓來,齊聚珠海,共同報道這一「藍天盛宴」。
采訪規模有多大呢?以2022年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航展為例,短短6天時間,吸引境內外193家媒體3288名中外記者到航展現場采訪報道,新華社、人民日報、美聯社、路透社等境內外主串流媒體報道及轉載文章逾16萬篇。不計外媒的閱讀數據,僅國內的航展直播報道就吸引超10.5億人次觀看,航展話題閱讀量累計超110億次。
當這些報道透過電視、報紙、移動端等不同媒介在世界各個角落快速傳播之際,「珠海」作為高頻詞也被反復提及,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本屆航展開幕前,有媒體發文總結,每一屆航展,都成為珠海不斷走向世界舞台的契機。
就職於空中客車直升機商貿有限公司的Jerome正是因為參加航展而走進珠海,特區的發展環境、蓬勃生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珠海是一個十分舒適且很年輕的城市,是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城市。
不只是珠海,中國航展同樣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展示的視窗。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葡語國家指派)Danilo Afonso Henriques近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對中國近年來取得的進展印象深刻……」「我喜歡粵港澳大灣區,這裏充滿了活力。」
產城發展的「會展引擎」
珠海加快打造「天空之城」,並首度設立低空產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15億元,目標規模100億元。
用28年,走完西方老牌航展上百年的道路,中國航展憑什麽?
有業內人士總結說,中國航展快速崛起的背後,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躍升,是中國航空航天產業的躍進式發展,鑄就了世界頂級航展的硬核實力。沒有廣闊的市場,沒有先進的展品,就沒有世界客商、觀眾對航展熱情的持續攀升。
對於珠海人而言,航展的成功,也離不開這座城市的堅守與付出。28年來,中國航展與珠海雙向奔赴、相伴成長。
以航展交通為例,作為當今世界五大航展中觀眾人數最多的盛會,要在6天時間高效滿足各類參展商、市民、遊客等不同群體的交通需求無疑是一項世界級的挑戰,但珠海卻做到了,背後是珠海在基礎設施、服務保障、交通排程等各方面的協同配合。
中國航展同樣給予了珠海豐厚的報酬。除了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它更是一個「會展引擎」,帶動了一個產業,催生了一座新城。
航展舉辦之初,由於成交額少,且作為舉辦地的珠海只有展會沒有產業,曾被一些人批評為「賠錢賺吆喝」。
以首屆航展為例,共簽訂16個計畫,成交額僅20億美元,相較於巴黎航展、範堡羅航展、新加坡航展動輒二三百億美元的交易數額,差距不小。
但初生牛犢不畏虎,中國航展聚焦專業性、貿易性狠下功夫,不斷提升辦展水平胡影響力,透過全球招商,吸引優質參展商和軍政貿易團進駐,硬是在競爭激烈的航天航空展會中蹚出了一條路,成交額節節攀升。至2016年,第十一屆航展創紀錄地收獲逾400億美元成交額。2022年,第十四屆航展貿易成交金額達398億美元,簽約涉及飛機549架,較上屆航展增加245%,兩項數據均再創新高。
除了展會上的成交額,中國航展還吸引航空產業優質資源要素不斷向珠海匯聚。國際知名企業摩天宇發動機維修公司、雁洲輕型飛機制造公司、南方航空公司與加拿大CAE合資的翔翼飛行訓練中心等相繼落戶,掀開了珠海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2008年,第七屆航展開幕前夕,總面積99平方公裏的珠海航空產業園宣告成立,開啟了珠海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新征程。
此後,珠海成功入選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城市和首批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範區,推動低空經濟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珠海擁有2個A1類通用機場、3個備案通用機場、11個起降點和省內唯一在用的通航飛行服務站(FSS),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通用航空產業鏈。
僅在航展舉辦地——金灣區,2023年航空產業實作規模以上工業(不含中航通飛)同比增長近七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作倍增。
依托航展和航空航天產業,珠海金灣從無到有建設了面積達25平方公裏的航空新城,並一步步成長為珠海西部城市中心,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灣區之翼」。
從「航展之城」到「天空之城」,珠海步履不停。11月10日,航展開幕前夕,珠海推出一攬子舉措,加快打造「天空之城」,並首度設立低空產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15億元,目標規模100億元,將聚焦於低空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點計畫,扶持創新企業成長,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助力珠海打造成為低空經濟產業的創新高地……
28年,於中國航展只是嶄新的起點。有關中國航展的故事才剛剛展開,它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數據
目前,珠海擁有2個A1類通用機場、3個備案通用機場、11個起降點和省內唯一在用的通航飛行服務站(FSS),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通用航空產業鏈。
在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無人機等領域共有78家相關企業,其中規上企業22家,今年上半年實作規上工業總產值92.64億元,同比增長27.95%。
通用航空授權經營企業12家,占全省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