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可別信啊,跟蘇軍比起來,德軍的督戰隊沒準更狠呢。
電影【兵臨城下】裏,蘇軍督戰隊的殘忍之舉讓觀眾印象深刻。他們射殺逃兵時毫不手軟,看起來比敵軍還恐怖。不過呢,歷史的真實情況可比電影復雜多了。在二戰的戰火當中,蘇德兩軍都要解決維持軍紀、鼓舞士氣的問題。那到底是哪一方真的設立了督戰隊並且大規模使用呢?蘇聯人真的像電影裏演的那麽殘暴嗎?德軍在這方面又是什麽樣的情況呢?咱們把歷史的面紗揭開,去探尋一下二戰時兩軍對待逃兵的真實情況。你可能會吃驚地發覺,實際情況比電影還殘酷,真相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到底誰的督戰隊更嚇人?誰才是真正的「惡魔」呢?
但實際上,歷史不是這樣的。有參加過史達林格勒戰役的老兵回憶說,他們親身經歷過那場戰役,可從沒見過電影裏描述的那種特別殘酷的督戰隊。老兵伊凡·諾維科夫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過:&34;
實際上,蘇軍在二戰的時候確實實施了一些很嚴厲的手段來維護軍紀,不過這和電影裏演的可差太多了。1941年7月的時候,史達林簽了那個有名的第270號命令,這個命令規定要懲罰逃兵還有他們的家屬。但這個命令主要是為了整治那些主動投降的軍官的,不是針對普通士兵的。
更有意思的是,電影裏的「命令」在現實裏是真有的,不過它原本的意思可不像電影裏演的那麽殘忍。1942年7月28日,史達林頒布了第227號命令,這個命令也被俗稱為「」。這個命令最初是為了鼓舞士氣,防止德軍再往前推進。命令裏確實說到要設立「」,但它的主要任務是阻止沒組織的撤退,不是濫殺無辜。
蘇軍有位尼古拉·克雷洛夫將軍,他參加過史達林格勒戰役,這位將軍曾這樣回憶道:
電影裏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肯定是督戰隊在橋上拿機槍掃射正在撤退的蘇軍士兵了。這場景挺震撼的,可全是編出來的。歷史學家維拉迪摩·伊凡諾夫在他寫的【史達林格勒:真相與謊言】裏指出:&34;
那麽,蘇軍是怎麽處理逃兵問題的呢?實際上,蘇聯在戰爭時期設立了所謂的「懲戒營」。這些懲戒營主要是為了重新訓練那些在戰場上表現不好的士兵,而不是單純地懲罰他們。一位曾在懲戒營服過役的老兵彼得·索科洛夫回憶說:「……」
電影【兵臨城下】在藝術表現力方面沒毛病,可它對歷史的歪曲實在讓人覺得可惜。就像著名歷史學家安東·別洛夫說的那樣:「
把【兵臨城下】的誤導面紗揭開之後,我們就會想問:蘇聯到底是怎麽對待戰場上的逃兵的呢?實際上,蘇聯真的設立了一套嚴厲卻又不失人性的制度,那就是懲戒營。
懲戒營的設立能追溯到1942年夏天,那時候蘇德戰爭打得正激烈,蘇軍在好多條戰線都不斷往後退。為了制止逃兵的情況,提升軍隊的戰鬥能力,蘇聯最高統帥部就打算設立懲戒營。這個決定不是隨便做出的,是根據當時很嚴峻的戰爭形勢還有軍隊內部的實際狀況才定下來的。
亞歷克賽·伊凡諾夫是一位在懲戒營服過役的老兵,他回憶說:&34;
懲戒營的運作模式和普通軍營相比,差別很明顯。第一點,懲戒營的紀律更嚴。每天,士兵們都得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以及軍事技能培訓。有個叫尼古拉·彼得羅夫的懲戒營指導員曾這麽描述:「
其次,懲戒營的士兵往往會被派到最危險的戰場上執行任務。這既是一種懲罰,也是給他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在知名的庫爾斯克會戰裏,有一支突擊隊是由懲戒營士兵組成的,在關鍵時候,他們擋住了德軍坦克群的進攻,為蘇軍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不過,和電影裏演的不一樣,懲戒營可不是個只能等死的地方。相反呢,懲戒營給犯了錯的士兵提供了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按照當時的規定,懲戒營的士兵要是在戰鬥裏表現好,就能恢復軍銜,回到原來的部隊。
有個沒多少人知道的故事,可能會把懲戒營的真實情況說得更清楚。1943年的時候,有個年輕士兵叫瓦西裏·紮伊采夫,他在戰鬥裏擅自離開崗位,就被送進懲戒營了。在懲戒營裏,他不但經受了很嚴格的訓練,還學會了狙擊的本事。再後來呢,瓦西裏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裏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變成蘇聯特別有名的狙擊手之一了。
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蘇聯軍隊的特點。即便戰爭形勢很嚴峻,蘇聯的領導層還是想在懲戒和激勵當中找到平衡。就像一位在懲戒營當過軍官的維拉迪摩·索科洛夫說的那樣:」
得說一下,蘇聯的懲戒營制度不是一直不變的。隨著打仗的推進,這個制度也一直在調整。1944年的時候,蘇軍打仗順利了,逃兵的情況就大大減少了,懲戒營的數量也跟著減少了。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大部份懲戒營都被撤銷了。
不過,懲戒營的存在也引起了一些爭議。部份歷史學家覺得,這種做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軍紀,卻也或許導致了不必要的傷亡。著名軍事史學家安東·安東諾夫指出:&34;
總體來講,蘇聯的懲戒營制度是一種復雜的歷史現象。它既能反映戰時的嚴峻狀況,也能體現蘇聯軍隊處理內部事務的獨特方法。這種做法雖說很嚴厲,可和【兵臨城下】裏所描繪的殘酷情形差得很遠。它不但給犯了錯的士兵一個改過的機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軍隊的整體戰鬥力。
一說到二戰時候的軍紀問題,大家通常都會去看蘇聯。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國軍隊在這方面可能更殘忍。德軍一向因為紀律嚴明而被大家知曉,可在這種表面上的嚴謹背後,卻有著讓人害怕得發冷的血腥真相。
德國軍隊裏有個督戰隊,名字叫「Feldgendarmerie」。他們的任務呢,一方面是維持軍紀,另一方面還得處決逃兵以及「膽小鬼」。這和蘇聯的懲戒營制度不一樣,德軍對逃兵那可嚴多了,基本上不會給逃兵什麽改過的機會。
1941年10月,希特勒親自下命令組建「飛行軍事法庭」(Fliegende Standgerichte)。這些臨時性質的軍事法庭具備權力,能在戰場上馬上審判那些被視作「臨陣脫逃」或者「有叛國行為」的士兵,然後將其處決。有個曾在東線作戰的德軍老兵漢斯·米勒這樣回憶說:「
德軍的督戰隊不光對普通士兵下手,連高級軍官也躲不過去。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遇刺之後,德軍內部的肅清活動達到了最高潮。光在柏林這一個地方,就有5000多名軍官和士兵被處死。這裏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隆美爾元帥了。這位有著「沙漠之狐」美譽的傳奇將領,由於被懷疑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陰謀,最後只能自殺。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裏,德軍的殘酷顯露得特別明顯。第六集團軍被蘇軍包圍的時候,希特勒下了命令,讓他們堅守,不準撤退。為了落實這個命令,德軍的督戰隊使出了非常嚴厲的手段。有個叫佛烈德利赫·帕烏盧斯的德軍上尉在日記裏寫了這麽個情況:&34;
可是,德軍這麽做並不能改變史達林格勒的局勢。不但如此,還讓士兵們更加絕望了。好多德國士兵都開始懷疑打仗是為了啥,甚至想投降了。有個叫沃夫岡·施密特的德軍士兵被俘虜後說:「
德軍的殘忍不光表現在對自己人上,對平民和戰俘也是冷酷無情的。在占領區,德軍老是執行「政策」。要是有針對德軍的襲擊發生,附近的村莊就可能被報復性屠殺。1941年6月,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古耶瓦茨,就因為兩名德國兵被殺,德軍就把2000多名平民給屠殺了。
德軍這麽做,不但沒讓軍隊戰鬥力變強,反而使軍心瓦解的速度更快了。到了戰爭後期,逃兵和投降的情況變得更常見了。根據統計,僅在1945年最後的幾個月中,就有50多萬德國士兵投降或者逃跑了。
德軍的督戰隊制度在戰後也引起了深刻的反思。不少德國歷史學家覺得,這種極端的做法體現出了納粹政權的本質。著名軍事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指出:&34;
總體而言,跟蘇聯比起來,德軍在處置逃兵和維持軍紀這兩件事上,手段更加極端、殘忍。這麽做不但沒達到預想中的效果,還讓德軍更快地走向崩潰。這在二戰歷史裏是黑暗又值得好好思考的一部份。
二戰時,西方盟軍,像美國和英國的軍隊,在軍紀問題的處理上,跟蘇聯和德國完全不同。他們想在嚴格維持紀律和尊重士兵人權之間找平衡,這既展現了西方民主國家的價值觀,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美軍的做法特別引人註意。他們構建了一套比較完備的軍事司法體系,哪怕在打仗的時候也盡量確保公平公正。有個典型事例,就是美軍第二步兵師的愛德華·斯洛文少尉的案子。1944年7月,諾曼地戰役期間,斯洛文因為拒不執行命令被抓起來了。不過,他沒馬上被處死,而是接受了正規的軍事法庭審判。最後,斯洛文被判定有罪,但是考慮到他以前表現優秀,只是被降了級,調到其他部隊去了,並沒有被判處死刑。
英國軍隊也有類似的做法。他們設立了「(Field Punishment Camps)」,不過這些營地和蘇聯的懲戒營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英軍的這種營地更像是一個嚴厲的訓練中心,而非懲罰之地。英軍老兵約翰·史密斯回憶說:「
西方盟軍這麽做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出於對人性的深刻認識以及對軍隊長遠發展的考量。美國陸軍總司令喬治·馬歇爾曾說:「
這種充滿人性化的管理在實踐裏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那天,即便遭遇德軍火力的猛烈攻擊,美軍和英軍的士兵還是勇敢地朝著海灘沖去。有統計表明,在這次行動當中,逃兵的比例比預期低了很多。一位參加了登陸作戰的美國士兵威廉·泰勒後來這樣說:&34;
西方盟軍在對待戰俘的態度上也體現出了人性化管理。他們會嚴格遵循【日內瓦公約】,給戰俘以人道的待遇。在美國建的戰俘營裏,德國和義大利戰俘不但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有機會接受教育與技能培訓。這種做法既獲得了國際社會的稱贊,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敵軍士氣瓦解。好多德國士兵知道美軍優待戰俘後,更願意向美軍投降而不是蘇軍。
不過呢,西方盟軍的做法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在戰爭的一些時候,他們同樣遭遇了很嚴峻的挑戰。就像1944年12月的阿登戰役,德軍突然發起進攻的時候,有一些美軍部隊就出現了潰敗的情況。為了穩住局勢,美軍的司令官只能采用更嚴厲的手段,像臨時設定軍事法庭,讓審判和處罰的程式加快。
話雖這麽說,西方盟軍一直都想在紀律和人權之間找到平衡。哪怕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沒徹底丟掉人性化管理的原則。這種情況呢,在對待自己的士兵和對待平民這兩方面都有體現。在解放歐洲的時候,美英軍隊嚴禁對平民使用暴力,誰違反了就得受重罰。
這種充滿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對戰後的影響十分深遠。好多參加過戰爭的士兵回國之後,就成了社會的骨幹力量呢。他們在軍隊裏所學到的紀律意識和責任感,對戰後的重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並且,西方盟軍的這種做法,也給現代軍隊的管理提供了特別寶貴的經驗,還影響了不少國家的軍事改革。
得說一下,西方盟軍的人性化管理可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摸索和調整才有的。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美英軍隊也用過一些比較嚴厲的手段。就像在北非戰場上,有些美軍指揮官下過處決逃兵的命令。不過隨著戰爭不斷推進,他們慢慢發現這種做法不好,就開始摸索更人性化的管理辦法了。
總體來講,西方盟軍在二戰期間運用的人性化管理手段,不但展現出民主國家的價值觀念,而且在實際操作裏證明是有效的。這種管理方式既保持了軍紀,又對士兵的基本權利予以尊重,給現代軍隊管理提供了關鍵的參考範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完了,各個參戰國就開始好好反思戰時的軍紀管理了。這種反思呢,既對戰後的軍隊重建有影響,也給現代軍事管理提供了很寶貴的經驗教訓。
戰後初期,蘇聯依舊維持著戰時那種嚴厲的軍紀制度。不過,史達林時代一結束,蘇聯軍隊就開始漸漸改革了。1953年赫魯雪夫上台後,就把臭名遠揚的第227號命令給廢除了。前紅軍士兵伊凡·彼得羅夫回憶說:「
即便這樣,蘇聯軍隊改革的速度依舊很慢。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軍隊裏還有很嚴重的欺淩情況,尤其是老兵欺負新兵這種現象。這種叫「dedovshchina」的壞毛病,對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影響特別大。1987年,有個叫德米泰瑞·涅利多夫的蘇聯士兵,因為受不了被欺負,開槍打死了八個戰友,這件事讓蘇聯社會開始廣泛討論軍隊管理方面的問題。
德國在戰後的軍隊改革比蘇聯更徹底。1955年,西德重新建軍的時候,著重強調「穿著制服的公民」(Bürger in Uniform)這一理念,意思就是軍人既是軍隊的人,也是社會公民,有相應的權利。參與重建德國軍隊的前將軍漢斯·施佩德爾說:「
德國設立了「(Wehrbeauftragter)」制度,這是個直接對議會負責的獨立機構,專門監督軍隊裏的人權狀況。這一制度能有效避免軍隊內部可能發生的濫用職權、侵犯人權的行為。
戰後,美國也全面改革了自己的軍事司法系統。1950年的時候,美國國會透過了【統一軍事司法法典】(Uniform Code of Military Justice)。這部法典讓軍人的法律權利得到了極大增強,像上訴權和獲得律師辯護的權利都包含在內。參與起草這部法典的法學家威廉·艾爾斯沃斯評論說:「
戰後的英國也有類似的改革。1955年,英國議會透過了【軍隊法】(Army Act),該法律清楚地明確了軍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還建立了更為公正的軍事司法程式。英國退休軍官察爾斯·威爾森回憶說:&34;
不過,這些改革可不是順順當當的。冷戰的大背景下,好多國家都還面臨著這麽個難題:得在保持高度備戰狀態和尊重軍人權利中間找到平衡。就像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時,美軍就碰上了很嚴重的紀律方面的問題。有一些士兵公然不執行命令,甚至還出現了「自傷」(fragging)這種極端的情況。
各國軍隊為應對這些挑戰,開始探尋新的管理模式。像以色列國防軍在20世紀70年代就引入了「任務式指揮」(Mission Command)理念,著重把權力授予基層指揮官,使他們能夠依據實際情況做決策。這樣一來,軍隊的靈活性得以提升,士兵的責任感與主動性也增強了。
軍隊心理健康服務的普及是另一項重要發展。二戰結束後,大家慢慢意識到戰爭會給士兵心理帶來影響。越戰後期,美國軍隊開始有系統地給士兵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曾在越南服役的美國軍醫約瑟夫·布朗回憶說:&34;
社會不斷進步,軍隊的管理方式也一直在發展。就像女性和少數族裔在軍隊裏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1976年的時候,美國的軍事院校開始招錄女學員了,這可是軍隊文化方面一個很大的轉變。有一位叫瑪麗·威廉斯的退休女軍官說:「
21世紀以來,資訊科技的發展給軍隊管理帶來了新機遇與新挑戰。先進的通訊和監控技術,讓指揮控制更精準高效;但同時也帶來了私密與資訊保安方面的擔憂。2010年,維基解密公布美軍機密檔,這事兒引發了大家對軍事資訊管理的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