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12日到22日,在江主席與美國總統柯林頓互相存取,中美關系走出低谷之後,在美國國防部部長科恩的邀請下,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率領中國高級軍事代表團對美國進行了正式的存取。
而美方負責接待中方代表團的是美軍陸軍司令沙利,當他看見到訪的張萬年時,突然一把走上前將張萬年抱住, 一邊笑一邊大喊:「我終於抓到你了!」
他的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不已,美軍司令為什麽會做出這種奇怪的舉動呢?這件事就要從越南戰爭開始說起了。
張萬年赴越作戰
張萬年和沙利就是在越南戰爭上認識的,這場戰爭從1955年起直到1975年才結束,前後持續了近20年,越南戰爭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而張萬年就是在第二階段被派往越南的。1962年夏天,應越南方面的要求,中國領導人決定無償向越南方面提供可以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
1963年7月,中越兩國簽署了兩軍協同作戰的檔和中國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的協定。
中國派了許多優秀的指揮官前往越南擔任顧問,而張萬年就是中國派往越南的顧問之一。而當時的沙利不過二十幾歲,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偵察兵,即使如此,他也早就聽聞了中方指揮官張萬年的大名,也曾費盡心思地想要抓到他。
張萬年於1968年接到黨中央的指令,命令他秘密離開廣東,前往越南擔任軍事顧問,此時越南戰爭的局勢十分緊張,張萬年知道美國方面對中國的行動也十分關註,他這一路必定不會一帆風順,於是他連夜從廣州出發,繞道寮國和柬埔寨,跋山涉水好幾天才來到越南。
張萬年在路上便細心地觀察了越南的地勢,以及了解了戰爭的局勢。還沒到達戰場張萬年就對這場戰爭有了初步的了解,當張萬年到達越南軍隊的指揮部時,正好趕上溪山戰役的爆發。
溪山在軍事區防線處於咽喉位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由於越軍前期戰略上的失誤,導致溪山被敵人攻占了。
而張萬年到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指揮越軍將溪山重新奪回來,為此張萬年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但不幸的是,在開戰前夕,越軍的一位指揮官臨陣投敵,將作戰計劃透露給了美軍,戰局瞬間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但張萬年認為,在那種情況下已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只能按照原計劃作戰。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張萬年的指揮下,越軍在第一天就把美軍的地防線打得搖搖欲墜,還炸掉了美軍的一個彈藥庫。
美軍對越軍戰鬥力的情況十分清楚,他們知道這一切的背後一定中國的指揮官協助,於是他們給作為偵察兵的沙利下了命令, 尋找機會抓住張萬年等中方軍事顧問。
而沙利自然也把張萬年 當作 了頭號目標, 可他在溪山的陣地上徘徊了許多天,都沒有發現張萬年。而此時的張萬年其實一直都在指揮部裏,只是他深知美國人的伎倆,所以他的行動十分隱秘。
沙利也曾有過一次機會,他與張萬年就相差一條公路,當時沙利出來執行偵察任務,而張萬年出來觀察地勢,看到張萬年離自己如此之近,沙利也是欣喜若狂,連忙帶著部隊前往,打算打張萬年個措手不及。
但張萬年有著多年的參軍經驗,自然也不會輕易被抓住,他指揮身邊的警衛發起反擊,全殲了沙利的偵察兵部隊,只剩沙利一個人落荒而逃。
後來雖然美軍派出了其他人,但沒有一個人能夠抓到張萬年,而沙利也在美軍戰敗後乘坐輪船回國,但他對張萬年卻一直不能釋懷……
張萬年訪美
1998年,應美國國防部部長科恩邀請,張萬年帶領中國代表團存取了美國,科恩在五角大廈的草坪外為張萬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美國為了此次存取也是下了不小的心思,在美軍高層人員的陪同之下,張萬年參觀了美國的西點軍校。
當他來到西點軍校,軍校的校長丹尼爾·克利斯曼將軍一見面就緊緊地握住張萬年的手,原來是越南戰爭之後他便聽說了許多關於張萬年在戰場上的事跡。
在校長的強烈要求下,張萬年還為軍校的學生們發表了演講,向他們講述一個優秀軍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學生們都被他精彩的演講所吸引。
張萬年還參觀了喬治亞州本寧堡的軍事基地,而沙利此時在軍事基地內擔任陸軍司令,他得知張萬年也在代表團中,這次,他可沒有放過「抓住」張萬年的機會。
他一見到張萬年就激動地抱住了他, 大笑著說:「我今天終於抓到你了,當年在越南戰場上,我是個偵察兵,在戰場上我始終抓不到你,今天我終於抓到你了!」
沙利興奮的邀請張萬年登上布蘭德利戰車進行實彈射擊,而此時的張萬年已經70歲的高齡了,但年齡代表不了什麽,張萬年兩次按下發射器,都精準地擊中了目標,他出色的軍事素養受到了在場美軍的一致贊譽。
結合創新
在存取美國期間,張萬年對美軍的軍事教育,武器裝備,軍隊編制上都做了詳細的了解,他想有針對性地汲取和借鑒一些美方在軍事方面的有益經驗。他認為,中美兩國的軍隊都有各自的優勢,我們也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因此,在這個理念下,張萬年對美軍的經驗既不盲從也沒有排斥,他客觀地分析看待,並在回國之後將訪美的收獲和自己對於部隊的計劃都上報給了中央軍委,並得到了中央軍委的肯定。
張萬年對於美國的存取,使中美兩國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雙方也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達成了共識,為中美軍事外交翻開了嶄新的一面,續寫了兩軍交流的新篇章。
小結:
張萬年是一位勇氣與謀略共存的將軍,在戰場上他勇敢無畏,小心謹慎,在兩國外交上,他機智幽默,胸懷大度,充滿智慧,彰顯中國軍人的風采。
新中國正是因為有無數這樣有勇有謀的將軍,才能傲然屹立於世界園林之中,而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智慧,為祖國的建設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