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領土主權完整,是每一代人都應該努力,去爭取和維護的。
眾所周知,中國 島嶼眾多,其分布單位也較廣泛。
中國的島嶼分布特征是, 小島多、大島少,無人島多、有人島少,缺水島多、有水島少 。
中國的島嶼按其成因可分為, 基巖島、沖積島、珊瑚礁島 三類。
在地理位置上,中國的島嶼 主要集中在東海,約占島嶼總數的60% ,其次是南海,約占30%,而黃海和渤海約占10%。
在中國的眾多島嶼中,有大有小,有偏遠的也有很近的。
但是, 任何一個島嶼,都是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領土主權的完整神聖不可侵犯,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島嶼。
這是作為華夏子孫祖祖輩輩,都應該力所能及要做到的事情 。
在中國的島嶼中,有一個面積只有1.2平方公裏的小島嶼,名叫「 中建島 」。
如今收回中建島已有十年之久,這個島嶼現在建設的怎麽樣了呢?
「中建島」名字的由來
「中建島」最初的名字,被人們稱為「土萊塘島」。
「中建島」這個名字其實是根據,一艘軍艦的名字命名的。
話說是1946年,從越南手中拿回這座島後, 中方接管這座島的軍艦就叫「中建艦」 。
收復「中建島」的過程
越南最初的想法是,透過占領中建島及周邊島嶼,借助地勢的便利,充實自己在海上的軍事實力,幻想著成為海上霸主。
1979年,對越反擊戰打響。
越南方面派出軍艦,想要透過武力拿下這座島嶼,為自己所用。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在越方還未靠近島嶼時,島上守衛的士兵,就開始還擊,最終越方以失敗告終。
雖然這次是守住了,但是作為這個小島嶼,光禿禿的, 物質資源匱乏,不加緊進行,軍事防禦的建設和島嶼的建設,恐怕是早晚要被搶了去 。
中建島的建設
作為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嶼,周圍都是臨海的。大家都知道,接近海邊的或者江邊的陸地,都是沙子。
因此,沙子布滿了整個島嶼,再加之, 如果遇上大風暴,海水還會無情的蔓延到整個島嶼上。
這也就使得這個中建島嶼的建設,難度較大,沒有過硬的技術和基礎,是無法建設出可以在這個島上,抗住蹂躪的東西的。
首先,為了確保這個島嶼的安全性,不被其他人隨意踐踏。 那麽在島嶼上駐兵,就是必備的一步。
然而,駐兵又需要硬體設施的加持, 首先就是駐防和防禦設施的建設。
剛剛進駐到這個島嶼時,士兵們只能夠居住在船上,解決燃眉之急。
但是,在船上住久了始終不是個辦法。
很多士兵無法適應這種生活,不少士兵出現暈厥、嘔吐等現象。
好在經過了4年的艱辛付出,在這4年之間,他們透過不斷地,向下挖掘土地,可以透過澆築水泥,修建了營房。
終於是在陸地上有了棲息之所。
住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島嶼上四面環海,風暴又大。一出門就會被吹得滿嘴都是沙子。
於是,大家就想著是不是還需要做點什麽。
對於防治風沙這個事,在很早之前沙漠治理, 就有過先例,那就是種植綠植。
於是,透過上級領導的批準,士兵們就開始在島上,思考著種植一些綠植, 從而來減輕風沙,還可以改變一下地理條件,搞一搞生產。
海邊防治風沙最有用而且容易存活的,那就是椰子水吧。
存活率高,適應力強,而且還能夠產出果實。
說幹就幹,他們從大陸運來了土壤,精心的培育這每一棵椰子樹 。
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椰子樹長大了,還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成就旅遊聖地
隨著後期的不斷投入建設,中建島的房屋,已不再是最初的簡陋營房,而是 經過精心設計和裝修,並且配備了空調的空調房了 。
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建島上面的綠植品種在不斷地多元化。
這個島嶼上,周圍 土壤都是鹽堿地,沒有什麽植物,能夠適應這中土壤的 。
透過科技的手段, 不斷地從陸地運來了土壤這些,持續的堅持下,改變了島嶼的土壤環境 。
隨著環境的改變,島嶼上的榕樹等多品種的植被存活,給島嶼蒙上了一層,綠色的天然屏障。
同時,也在這個島嶼上養起了豬和雞鴨,基本是能夠自給自足。
更覺得自豪的是,一個看似平淡無奇,條件惡劣的小島,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聖地 。
不得不感嘆華夏子孫的毅力和智慧。
中建島不擴張的原因
隨著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防守和鞏固,中國各島嶼的領土安全。
不得不采用一些新科技,對其進行加持,以確保中國的領土能夠及時的得以保護 。
基於此,那各個島嶼的原始面積,不能夠滿足現在發展的需求。
但是,在集中規劃後, 修建島嶼上的機場、大型軍艦停泊位置等,又必須要進行。
因此,就采用一些科技手段,對島嶼進行了擴張。
而正如前面所說,如果對中建島進行科技性的擴張的話,因為 其距離越南過近,勢必會讓越南產生誤會,從而造成兩國之間的矛盾 。
這也就是為什麽,當時沒有對中建島進行擴張建設的原因 。
但是,中國不對中建島擴張,也不能放任不管,科技性的防備,那是必須要的。
觀一方安全的天眼
中國不擴張,是為了避免越南過於敏感,造成兩國矛盾。
但是, 中國在自己的土地上,采用科技手段進行區域性的監測,是無可厚非的 。
因此,在該島嶼上進行了,一些高科技的檢測裝置的更換。
透過中建島上的這些通訊裝置,從而對島嶼周邊的安全狀態,進行了即時監測。
同時,透過監測裝置與衛星和駐軍基地即時互通,一旦發現有 外敵來犯,可以實作遠端驅離,或者戰鬥機和軍艦,直接趕赴進行驅離 。
這就是作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智慧和實力。
透過這些監測裝置,這個島嶼更像是一個眼睛,時時刻刻的監測著,南海的安全狀況,並及時匯報做出反應。
故而稱其為南海之眼,一點也不為過。
海島主權神聖不可侵犯
海島作為國家領土主權的象征,寸土必守。
所謂的祖國領土完整,那就是一磚一瓦,都不容他國踐踏和侵占 。
就像提到的中建島,他是中國版圖內的一個島嶼,主權是國家的,被他國侵占了,就是破壞領土完整。
再者,島嶼被侵占,也就意味著周邊海域也是他國的了。
這就使得中國的 領土面積更加不完整 。
海島是中國防禦外地來犯的第一道屏障, 即時對周邊的敵對勢力,進行監測,以防止其采取非正常手段,進行侵犯。
因此,島嶼可以保障中國的安全, 這也是任何一個島嶼,都是不能夠輕易放棄給他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結束語
中建島的來歷可謂是一波三折,但是, 終是在華夏人民堅持不懈的奮鬥下,將其建設的一天比一天美好 。
回顧過去,這個小小的島那麽的不起眼,從一眼望去一片斑白,變化成如今的樹木 郁郁蔥蔥、生氣勃勃的旅遊聖地 。
這是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屑的努力建設成的。
隨著後期科技力量的投入, 島上套用了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對南海周邊的海域,進行了全方位的監測 , 使得這座島嶼更完美和安全 。
島嶼看似遠離陸地,其實際的存在價值是很高的。
因為在中國的地形而言,他國若是侵犯中國,大部份會采用陸海空同時進行。
但是,在眾多島嶼上進行了 監測裝置的安裝,即時監測動態,一旦他國有異常舉動, 我方立刻采取措施進行反擊。
再加之, 在大島嶼周邊修建的航母泊位、機場等,能夠及時響應,快速的調動軍隊,參與到反擊中來 。
能夠給到地方更多的威懾力和保衛及時性,確保中國的安全。
所以,中建島收回的這些年,不斷地建設和發展,已經是發展的如人們希望的那樣, 生氣勃勃、安全感滿滿 。
同時, 也為確保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