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庫爾斯克地區,戰鬥仍然激烈,烏克蘭軍隊的坦克罕見地升起了白旗,顯示出投降的意願。然而,這一舉動並未引起反響,該坦克隨後被飛彈無情擊毀。在聯合國大會上,澤連斯基公開指責中國,並對其提出的和平倡議進行了毫無依據的抨擊。
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烏克蘭的精銳部隊依舊像一根難以拔掉的釘子,俄軍不斷對該區域的烏克蘭兵力施加壓力。在這樣的高壓狀態下,烏克蘭軍事精英們出現了一個異常情況。近期,俄羅斯方面釋出了一段透過無人機拍攝的視訊,其中顯示一輛懸掛著白旗的烏克蘭CV-90步兵戰車正在駛向俄軍陣地,顯然意圖投降。
然而,在這輛戰車到達俄軍陣地之前,遭到了反坦克飛彈的襲擊,最終引發爆炸並起火。車上的烏克蘭士兵恐怕沒有一個幸存。對此,有人或許會質疑:俄軍連想要投降的敵人都不放過,是不是太殘酷了?
實際上,最具諷刺性的是,並不是俄軍向那輛烏克蘭軍用戰車發射了反坦克飛彈,而是烏克蘭的督戰隊毫不留情地連續發射了兩枚。考慮到烏克蘭軍在進攻庫爾斯克州時使用了CV-90步兵戰車,這起事件很可能發生在庫爾斯克。令人震驚的是,烏克蘭的精銳部隊竟然主動駕駛著完好無失真的戰車向俄軍投降,這無疑表明他們的士氣已開始動搖,對基輔當局來說這是一個不祥之兆。
基輔方面或許曾希望借助庫爾斯克的攻勢來分散俄軍的註意力,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亭調整兵力部署至烏克蘭東部。然而,目前看來,普亭似乎並未受到影響,也沒有表現出調動主力的跡象。這一情況可能是烏克蘭軍隊能夠在庫爾斯克堅持至今的重要原因,但也可能成為他們戰略失敗的導火索。
近期,俄烏兩國的軍隊似乎依然處於對峙之中。然而,由於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受到限制,俄羅斯在東烏地區贏得新勝利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戰爭的局勢似乎逐漸傾向於俄方。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似乎無法關註這些軍事變化,因為他正出席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79屆聯合國大會。
在9月25日的講話中,澤連斯基清楚表態,烏克蘭拒絕接受任何「外部國家施加的協定」,並對中國和巴西提出的和平倡議表示不滿。他質疑道:「當中國和巴西試圖將這個倡議推向多個國家,並提出與全面公正和平相違背的觀點時,我們不得不思考,他們真正追求的利益是什麽?」
澤連斯基的發言似乎暗示中國在俄烏沖突中擔任調解者,可能出於自身的地緣政治考慮。然而,對於這種不實指控,中國表現出了寬容態度,並未在聯合國大會上與烏克蘭展開公開爭辯,而是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2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烏克蘭外長瑟比加進行了會談。
王毅在討論中指出,中國願與烏克蘭共同努力,保持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並將繼續堅持自身認為正確的行動,以期盡快實作和平。他進一步強調,在應對烏克蘭問題時,中國沒有參與地緣政治賽局,也未追求個人利益,一直致力於積極推動和談,匯聚和平共識。
此外,王毅還向烏克蘭方面指出,中國已提供了四批人道主義援助,並表示願意根據烏克蘭的具體需求,繼續給予進一步支持。
王毅對烏克蘭外長的回應,毫無疑問是以德報怨的典範。他沒有因澤連斯基的不當言論而施加壓力,反而重申了中國願意為和平做出貢獻,並表示願意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中國展現出的寬容與大度,應成為烏克蘭方面學習的榜樣。
澤連斯基需要認真思考王毅提到的「不搞地緣賽局」這句話。烏克蘭似乎已經淪為一些勢力地緣政治角逐的犧牲品,失去了自我決定權。澤連斯基應關註的是如何減緩烏克蘭人民所承受的苦痛,盡快終止軍事沖突,而非盲目跟隨西方的煽動,與俄羅斯進行毫無意義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