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火箭軍成功試射一枚洲際飛彈,訊息一出,全球矚目。更引人註意的是,中國在試射前,事先通報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這一舉動,以及隨後美俄截然不同的反應,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註。
俄羅斯方面,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迅速做出回應,明確表示試射洲際飛彈是中國的主權行為,理應得到尊重。佩斯科夫還特意強調,中俄兩國保持著必要的軍事資訊交流。這一表態看似簡短,實則意味深長。
首先,佩斯科夫的表態傳遞出一個清晰的訊號:俄羅斯堅定支持中國維護自身安全和主權的行動,任何國家都無權幹涉。這無疑是對美國近年來頻頻插手台海局勢、試圖在中國周邊制造緊張氛圍的強力回擊。
其次,「中俄資訊共享」的表態更是意味深長。這不僅表明中俄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更暗示了俄羅斯可能從中國此次洲際飛彈試射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資訊和經驗,有利於俄羅斯自身戰略武器的研發和部署。
佩斯科夫的表態,無疑給那些試圖挑撥中俄關系的勢力潑了一盆冷水,也讓歐洲國家感受到來自中俄兩國的強大壓力。在當前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中俄兩國背靠背、肩並肩,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與俄羅斯的堅定支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方面的反應卻顯得「雲淡風輕」。五角大廈發言人約翰·柯比承認,中方在試射前已通知美方,並表示這是一件「好事」。
柯比聲稱,中方的舉動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有利於避免戰略誤判,減少誤解和沖突風險。他同時強調,美國一直致力於加強中美兩軍之間的溝通,特別是在戰區層面,希望雙方能夠建立更加暢通的溝通機制。
然而,美國真的像其表面上所表現出的那樣「心胸寬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千方百計地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尤其是在軍事領域,美國更是處心積慮地想要保持對中國的絕對優勢。
近年來,美國不斷加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強化與日本、南韓、澳洲等盟友的軍事合作,並頻繁在南海、台海等地區進行軍事演習,對中國構成嚴重軍事挑釁。在此背景下,美國之所以對中國此次洲際飛彈試射表現出「異常」的「冷靜」,很可能是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先,美國試圖透過這種方式麻痹中國,讓中國放松警惕。美國深知,中國歷來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不會主動挑起事端。因此,美國試圖利用中國愛好和平的心態,故意淡化中國軍事實力的提升,以便為其自身的軍事擴張和戰略部署爭取時間和空間。
其次,美國希望借機收集中國飛彈技術情報。盡管中國在試射前已通知美方,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可以肆無忌憚地對中國飛彈進行跟蹤和監測。然而,以「維護地區安全」為借口,美國極有可能出動各種偵察力量,試圖獲取中國飛彈的飛行軌跡、彈頭效能等關鍵技術參數。
最後,美國還試圖利用中國此次試射,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美國深知,中國軍事力量的提升,特別是洲際飛彈技術的突破,會讓一些周邊國家感到不安。美國便會利用這種心理,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以便其「渾水摸魚」,從中漁利。
就在中國試射洲際飛彈的同時,美國海軍也沒閑著。據日本媒體報道,美國海軍計劃派遣一艘裝備了最新型雷射武器的驅逐艦前往日本橫須賀基地,矛頭直指中國。據悉,該型雷射武器是美國海軍近年來重點發展的尖端武器之一,其最大特點是成本低廉,每次發射成本不到10美元,並且可以反復多次發射。
美國海軍認為,中國軍隊目前最大的優勢在於無人機和飛彈的數量龐大,而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雷射武器,將成為克制中國「不對稱優勢」的「殺手鐧」。此外,美國海軍還釋出了最新的戰略計劃,明確提出要在2027年前做好與解放軍在台海地區進行軍事對抗的準備,並計劃投入巨資發展無人艦艇、高超音速飛彈等先進武器裝備。
面對美國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些中國軍迷感到擔憂:中國主動通知美國試射飛彈,是否落入了美國的「圈套」?然而,這種擔憂其實是多余的。中國在試射前通知美國,是出於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展現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自信和坦蕩。
中國有句古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絕不放棄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權利。中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一切來犯之敵,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主動向美國通報洲際飛彈試射計劃,是在向全世界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中國的發展不可阻擋,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不可動搖。
中國「明牌」出擊,不僅打亂了美國的戰略部署,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在未來,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也將不斷加強國防建設,提升自身防禦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