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一言不合就要丟核武器」,一直是不少軍迷、乃至普通人的固定認知。烏賊群體則有意利用了這種認知,時常反向操作一波認知戰,對外輸出諸如「俄羅斯連核武器都不敢丟」、「俄羅斯的核武器都是假的」等觀點,營造俄羅斯藥丸的氣氛。
在烏軍八月份打了一波庫爾斯克之後,這種認知戰套路再一次到達了高峰,甚至連烏克蘭都在對外大喇叭大喊大叫,說你看我已經打了俄羅斯本土,俄羅斯不是也沒丟核武器嗎?俄羅斯的核戰略絆線並不存在,俄羅斯核武器實力也並不可靠,快放開交戰限制讓我打俄羅斯本土!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俄羅斯的核絆線真的是靈活底線,被打了本土也不會觸發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靈活底線,俄羅斯的核武器效能真的不可靠嗎?咱們還是來梳理一下,俄羅斯國家核戰略的發展好了。
俄羅斯的核門檻
所謂的國家核戰略,指一個國家關於核武器定義,核武器的裝備和使用,核武器的運用目的,尤其是核絆線與核門檻的總體戰略學說。
在蘇聯時期,蘇聯軍隊並不存在、起碼在明面上不存在總體和高度概括的國家級核戰略,而是習慣性地代之以軍兵種戰略,也就是立足於核武器的實戰,如何在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
很明顯,這種以軍兵種戰略取代國家戰略的辦法,極大地矮化了核武器的地位,也降低了核武器的運用門檻。因此,在冷戰結束後,葉爾辛政府立刻開始著手制定俄羅斯政府第一版核戰略。
但是,由於冷戰剛剛結束,以及對於西方的迷信和對未來世界格局的樂觀判斷,葉爾辛政府的第一版核戰略無疑顯得過於天真,將核武器定義為單純的防禦性武器,且規定了俄軍軍事行動的「三不」原則,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首先采取軍事行動,不將作戰行動越過邊界等。
再加上當時俄羅斯國內上下對美國為首的北約存在的高度樂觀和高度信任的情緒,俄羅斯的第一版核戰略,明顯是將自己的核武器完全象征意義化了,核武器使用門檻擡高到極高的水平。
但是,隨著西方和俄羅斯蜜月期的結束,俄羅斯第一版尚未成熟的核戰略,跟吹起來的氣球一樣破滅了。僅僅到了1993年,俄羅斯正式公開發表的第一版核戰略中,就完全摒棄了核武器「單純防禦」的原則,改為「積極防禦」的核戰略。
在這一版核戰略中,俄羅斯已經將核武器視為實作和保衛自身國家利益的工具,鑒於俄羅斯在冷戰之後必須確保自身在獨立國協國家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宣布,自己的核武器有權向獨立國協國家提供核保護。同時,俄羅斯還放棄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宣布可以對試圖向俄羅斯發動進攻的核大國和其盟國首先動用核武器進行反擊。
相比俄羅斯的第一個不成熟的核戰略將核武器使用門檻擡高到了不切實際的水平,1993年在俄羅斯國內情況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出台的第一版成熟的核戰略,在核武器使用門檻上,又顯得過於模糊,核門檻似乎劃得特別低。
當然,以1993年俄羅斯國內的情況,核門檻劃的比較低的話,有利於提高潛在敵人在試圖對俄采取軍事行動時的決策成本。畢竟,一把上了膛、不知道什麽時候擊發的手槍,才是最危險的。
俄羅斯的核絆線
無論是核門檻的高還是低,俄羅斯的核絆線劃得過於模糊的話,另一個方面的負面影響就是容易引發戰略上的誤判。為此,俄羅斯的核戰略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填坑,在填自己核戰略絆線的坑。
如1996年1月,葉爾辛總統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俄羅斯的核戰略是「現實遏制型核戰略」,要求將核武器用於懾止周邊國家的武裝沖突向俄羅斯境內蔓延。同時,宣布了俄羅斯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核絆線,那就是一旦俄羅斯的國家生存受到威脅,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
為此,俄羅斯總統葉爾辛做出了有關核戰略的表態,要求俄軍立刻著手研制戰術核武器,甚至不切實際地提出了立刻生產10000枚戰術核武器的計劃。
雖然葉酒鬼喝多了的話未必當真,但俄羅斯關於核戰略的表述,加上大量制造戰術核武器的表態,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俄羅斯的核絆線。不過俄羅斯的核絆線,確實劃的有點低,而且大量批產戰術核武器的話,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準備在實戰中進行戰術核武器交火,利用核武器來增強其常規軍事力量優勢的戰略。
2000年開始,普亭擔任俄羅斯總統,普亭總統上台後,隨著北約連續東擴和美國小布希政府調整核戰略、將「靈活反應」戰略調整為「先發制人」戰略,將俄羅斯重新列入核打擊國家計劃名單等,俄羅斯的「現實威懾型核戰略」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這一階段,諸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俄羅斯軍隊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等,均主張俄羅斯應當進一步實施進攻性的、咄咄逼人的核戰略,包括對侵略者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等。顯然,這一戰略如果成為核絆線的話,那麽俄羅斯的核武器使用門檻將進一步降低,真正進步到「一言不合就丟核武器」的境地。
但好在普亭沒有采納這些激進派的意見,在2010年版【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中,俄羅斯規定了使用核武器的情形,那就是當俄羅斯或者其盟國在遭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或者遭受常規攻擊但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可以使用核武器進行還擊。
可以看出,普亭總統盡管沒有守住俄羅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底線,但是也沒有將核武器的使用絆線,降低到隨隨便便就可以往外丟核武器的水準。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俄羅斯遭受常規攻擊,但是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這個表述。
不過,到2020年公開的【俄羅斯核遏制基本政策】,倒是對俄羅斯的核絆線做了相當明確的表述,其中規定了俄羅斯動用核武器的四種情形:
一是獲得敵對方使用洲際彈道飛彈攻擊俄羅斯本土或其盟國的可靠資訊;
二是敵對方在俄羅斯聯邦或其盟國的領土上使用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三是敵人攻擊俄羅斯聯邦的戰略核武器儲備和部署設施等,可能導致俄羅斯聯邦的戰略核力量功能失效;
四是敵人使用常規武器攻擊俄羅斯聯邦本土,導致俄羅斯的國家存亡受到威脅。
俄羅斯公開的這四條核絆線,其實頭三條都是相當明確的,在國家遭到核攻擊,或者可能遭到核攻擊,本國核武器儲備設施遭到攻擊的情況下動用核武器進行反擊,對於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來說都是正常操作,沒什麽好奇怪的。
唯一的問題,依然還是這個第四條,也就是如何定義俄羅斯本土遭常規攻擊,導致國家處於生死邊緣的關頭?這是俄羅斯的核戰略為數不多、非常模糊表述的方面。
大伊凡認為,這是俄羅斯的有意留白,為最高決策者動用核武器留下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同也給敵對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常規攻擊,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敵對國家對俄羅斯發起進攻的成本。
而如何定義這個常規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導致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大伊凡認為有兩條參考標準:
一是衛國戰爭標準,也就是以敵對力量使用常規地面部隊進攻俄羅斯本土,抵近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核心並可能導致俄軍戰局即將全盤戰敗、國家滅亡的情況下;
二是英國標準,英國對蘇聯的核戰略始終堅持所謂的莫斯科標準,試圖使用核武器淪陷莫斯科並殲滅蘇聯國家領導人。
這兩條標準,重要城市陷落、國家即將滅亡,國家領導人被常規打擊手段殲滅,可能是俄羅斯動用核武器的標準,也是俄羅斯核戰略中,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大機率紅線劃在這裏的戰略核絆線。
俄烏沖突
所以,在明確了俄羅斯的核戰略與核絆線之後,咱們再回頭去看俄烏沖突,很顯然以烏克蘭的水平,打個庫爾斯克根本不足以觸發俄羅斯的核絆線,真要哪天「澤聖」帶人打到了莫斯科再說吧。
甚至從這個角度來看,2022年俄軍在卡爾可夫之敗、特別軍事行動差點戰敗的邊緣,都沒有觸碰到俄羅斯的核絆線。反而是烏克蘭用無人機攻擊俄羅斯戰略預警雷達和遠端航空兵重型轟炸機部隊,倒是可能觸碰到俄羅斯的第三條核絆線。但是這也並未導致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失效,所以依然沒有達到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條件。
因此,起碼到目前為止,以烏克蘭的水平,想讓俄羅斯使用核武器,還是遠遠做不到的,除非讓北約大規模下場——而北約,怕的也就是怕在這上邊,這證明北約對俄羅斯的核絆線在哪裏,看的還是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