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比芯片還難攻克?美國尖端武器放在中國50年,至今未能仿制成功

2024-09-17軍情
中國一直被西方國家稱為仿制大國。
在這些已開發國家眼中,不管什麽軍事裝備,只要被中國看上一眼,摸上一把,中國人就能立馬仿制出類似的裝備。
下到步槍,上至飛機坦克,只要是到了解放軍手上的外國武器,不久後就會出現中國版本。
然而卻有這樣一款美式裝備,它來到中國已經超過50年,期間我們的工程師對其不斷研究,仍未能仿制成功。
這究竟是一款怎樣的裝備,其攻克難度居然如此之高?在中國連芯片都能仿制的當下,為何無法復刻這款武器裝備?
冷戰鐵幕落下之後,大大小小的地方沖突不斷,不過不管是哪一次沖突,直升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75年,中越同盟關系尚且牢固,且時值越南戰爭,美軍大量先進裝備被越南擊毀繳獲。
而這些被繳獲的裝備,有不少被越南送給了當時的中國,其中就包含了一架近乎完整的CH-47支奴幹大型運輸直升機。
支奴幹在當時的世界上,已經是可以算得上是外星科技的可怕存在了。其空重11.15噸,最大起飛重量22.68噸,懸載重量10.627噸。
就算是放到現在,支奴幹在運輸直升機中依然是頂尖的存在。
目前中國所自主研發的直-20運輸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也只有13噸,比起支奴幹還是差了不少的。
而對當時獲得了支奴幹的中國工程師,對這架美軍的龐然大物自然是視若珍寶,立馬著手開始了仿制工作。
然而,在對支奴幹進行了分析後,卻讓中國頂尖的工程師們通通震驚無比。這支奴幹的結構,居然如此的復雜!
支奴幹在各個戰場上都展現出了非常巨大的戰術價值。
將近10噸的懸掛運輸能力,足以讓其在戰場快速運輸部署任何常規高火力打擊兵器。
而如果只是運輸士兵,支奴幹有可以快速空投一支近百人的輕銳小隊的能力。
在現代戰爭的場景中,跨地形運輸兵力的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支奴幹的運載能力下,這支部隊甚至能具備重火力打擊能力。
對於中國來說,擁有一架如支奴幹一樣強大的重型運輸機,有著巨大的戰略價值。
然而技術壁壘如同天塹,面對復雜的支奴幹,中國多少有些難以下口了,只能看著這架雄鷹停在工廠的停機坪上毫無辦法。
發動機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航空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到了現在,國產發動機依舊沒能完全列裝中國的所有飛行器。
而在1975年,中國連5噸級運輸直升機直5的發動機都還沒設計明白,更呈論支奴幹這種20噸級的龐然大物了。
作為雙螺旋漿直升機,支奴幹的發動就有著怪物一般可怕的功率。
其發動機最大功率居然高達2800kw,中國直升機發動機至今仍然無法達到這個標準。
中國未經歷工業革命,各項工程指標都是在解放後快速發展起來的,在工程學上本就薄弱。
而美國精密的發動機,對於當時的中國工程師們來說,可謂是徹徹底底的天書。
在對引擎進行了一定的拆解後,面對發動機的葉片,工程師們都發現了諸多技術難題。
例如,支奴幹的引擎葉片采用了某種從未見過的合金,這種合金怎麽鍛造的,我們並不清楚。
而且在精密計算過後,工程師們得到了引擎葉片的鍛造應力參數,但是如何在鍛造中符合這個應力標準,我們毫無頭緒。
同時,在葉片背後還有諸多的空洞,工程師們大概能推測出這是為了滿足某種空氣動力需求,但是為何如此分布,我們還是一頭霧水。
除了引擎難以仿制外,支奴幹的結構為什麽設計成這樣,也成了困擾當時工程師們的一大難題。
支奴幹采用了雙旋翼螺旋槳結構,其傳動系統遠非常規的單旋翼螺旋槳直升機可比。
有著兩個螺旋槳,自然是需要兩台發動機為螺旋槳提供動力。而如何讓兩台發動機以同一功率運轉,成為了一大難題。
時至今日,支奴幹透過減速器將發動機功率平均分配的技術,依舊是一個工程學奇跡。
至今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國仍舊沒有比這更復雜的渦軸發動機減速結構。
盡管非常眼饞這架空中泰坦,但是面對如此龐大的技術代差,仿制支奴幹只能是一紙空談。
支奴幹的仿制問題,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和美國在外交上度過了一段蜜月期,雙方在科技上的交流非常密切。
而對於支奴幹的渴望,也讓我們向波音公司索求了支奴幹的技術資料。
不過支奴幹畢竟是美軍的大寶貝,貿然找別人要,別人自然是不會給的。
不過波音公司還是向我們出售了幾架B234,這款與支奴幹采用了相同技術的民用直升機。
不過即便如此,波音公司也仍未給我們B234的完整圖紙,遇到維護問題,也只是派遣了工程師為我們提供維護。
中國工程師們見波音公司對直升機的技術細節還是藏著捏著,便想了個辦法。
既然波音不願意給我們完整的圖紙,那就從一個個零部件的圖紙入手吧!
於是以維護為由,中國的工程師們陸陸續續地從波音公司購買了B234各個零部件的圖紙,並分析這些零部件的設計思路。
這個方法確實有效,在對B234各個零部件進行分析後,中國工程師也按照其設計思路,仿制了一款雙翼運輸直升機,代號「直17」。
雖然直17長得和支奴幹非常相似,但是二者的效能差距依舊天差地別。
當時中國,最需要運輸直升機的場景是西藏地區的維穩和鎮暴。
經過仿制的直-17直升機,其最大爬升高度僅達到3800公尺,這一效能顯著低於支奴幹直升機的6100公尺最大爬升高度。
因此在平均海拔高達4000公尺的青藏高原地區的使用需求上,直-17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滿足該環境下的作業要求。
更別提二者的發動機效能差距了,直-17由於發動機比支奴幹差了太多,其運輸負載也遠不如支奴幹。
不過不管怎麽說,起碼直-17的出現讓中國擁有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雙翼運輸直升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直升機地研發能力。
如果按照當時的研發節奏,繼續向波音公司購買B234的技術圖紙,同時不斷地加大仿照力度,直-17達到支奴幹的水平,其實也並非毫無可能。
但是時值80年代末,一系列外交事件的作用之下,中國和美國外交關系急轉直下。在美國的帶領下,北約開始對華禁售武器。
作為美國公司的波音自然是無法在對華提供任何相關技術的。
波音不僅撤回了所有在華的技術人員,更是不再對中國出售任何相關零部件的圖紙。
對於支奴幹的仿制,再一次陷入了停滯。
缺乏大型運輸直升機,對於中國的解放軍來說,一直是一個痛點。
無論鎮暴還是登島都十分有必要的「重型運輸直升機」,解放軍找不出理由不需要它,除了「造不出」之外。
在2008年汶川地震,解放軍缺乏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痛點再次暴露無遺。
地震救災這種復雜的情景中,常規公路運輸由於地震的破壞幾乎無法使用。
被困於廢墟中的災民,也沒有時間給地面部隊清理出一條通路的余裕。
災區急需直升機進行救援和物資運輸,然而中國當時缺乏大型運輸直升機。
國內唯一可用的重型直升機,還是與俄羅斯合作引進的前蘇聯重型運輸直升機。
如果中國解放軍擁有更多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災區運力必然會得到極大地提升,或許就能救出更多地受災民眾。
因此,在2008年之後,中國深刻反思並加大了對大型運輸直升機科研的投入力度。
不過隨著中國邊疆地區趨於穩定,對於高原地區的重型直升機需求變得不再如同上個世紀那般迫切。
所以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實際上是如同魚鷹這樣中等運力但是功能更多,在兩棲作戰中能發揮更多能效的通用直升機。
而直20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基本上解決了直升機發動機問題,更在很大一部份程度上解決了解放軍直升機運力不足的問題。
而最新列裝的大型運輸直升機,直8-L。
雖然沒有具體的效能參數,但是據其15噸級的噸位推測,其運力毫無疑問是對標曾經的支奴幹級別而去的。
盡管仍未實作對支奴幹的仿制,但是時至今日,在自研軍用直升機這塊,解放軍已經做到了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50年前,對於仿制支奴幹這一事,我們屬實是無能為力。
而在五十年後的當下,我們有著足夠的技術條件去仿制攻克支奴幹的時候,卻又沒有那麽需要它了。
從支奴幹的引進到直-20、直8-L的自主研制,中國直升機的發展歷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更凝聚了無數工程師的心血與智慧。
在未來的日子裏,中國的直升機事業將繼續蓬勃發展,為共和國的繁榮與安寧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資料:
梅琳聊財經 2024-08-14比芯片還難攻克?美國尖端武器放在中國50年,至今未能仿制成功
娛梔 2024-07-08比芯片還難攻克?美國神秘武器放在中國50年,至今未能仿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