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大量收購中國軍火,一轉身卻投入老美懷抱?沙烏地的苦衷,有人懂嗎

2024-04-29軍情

1、投資35億美元,采購東風飛彈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在全球,有三種這樣的「大炮」:東風、民兵和白楊,它們分別象征著中、美、俄三國。

擁有這些武器,國家的防禦能力將實作質的飛躍。

因此,沙烏地曾經多次與蘇聯和美國進行接觸,但由於美國在中東的策略主要圍繞以色列展開,所以美國不會向其他阿拉伯國家提供可能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武器。

這些國家彼此間復雜的恩怨紛爭意味著,一旦關系惡化,以色列受到攻擊,美軍的計劃就會受挫。

最終,沙烏地選擇了中國。

據資料,1986年,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大使班達爾親王存取了中國,此行並未公開。次年,沙烏地防空軍司令蘇爾坦親王經由馬來西亞前往中國,開始就購買飛彈事宜進行談判。

雙方很快達成一致,迅速簽訂協定,用現金支付的方式訂購了一定數量的東風-3中程彈道飛彈,成交金額高達35億美元。

這筆訂單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軍售訂單。

2、建成飛彈基地後,問題接踵而至

簽署協定後,沙烏地在中國的協助下開始建設飛彈基地,包括蘇萊伊勒和歐萊伊兩個發射基地。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問題出現了。

自下單至此,中沙合作了三年,基地剛建成,伊拉克便入侵了科威特,沙烏地軍方立即啟動了蘇萊伊勒基地的戰備狀態。

沙烏地電視台甚至曝光了東風3飛彈的畫面,當時形勢非常緊張,多枚東風飛彈被運送到發射基地,蘇爾坦親王後來回憶,幸虧有東風飛彈在手,否則薩達姆可能真的會攻入沙烏地境內。

此後,沙烏地開始擔憂伊朗和以色列可能對其構成的軍事威脅,雖然手頭有錢,但感覺實力不夠強大,常常感到不安。

隨著葉門戰爭的爆發,沙烏地的憂慮加劇,面對胡塞武裝的遊擊隊戰術和飛彈無人機協同作戰,沙烏地備感焦慮。

接下來,沙烏地進一步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的軍火市場,2022年在珠海航展上,沙烏地斥巨資訂購了大量軍備,包括彩虹4武裝無人機和TB-001無人機生產線等。

有了彩虹4無人機,面對胡塞武裝的打擊,沙烏地也不至於像以前那樣手忙腳亂,如果配合精確的戰術,不僅可以打幾個回合,甚至可能直接壓制對方。

還有「寂靜獵手」雷射防空系統,其最大射程達到4000公尺,能夠攔截低空無人機,雷射的威力能穿透800公尺外的5層2公釐鋼板。

人們好奇,沙烏地為何一邊向東看,身體卻似乎向西傾斜?

3、沙烏地尋求強力支撐

在中東地區,基本上形成了兩個陣營,一邊是親美的以色列和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另一邊則是與俄羅斯關系較近的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從而劃分出了美俄兩大勢力範圍。

為什麽會形成這樣的格局呢?

這主要是由於中東各國政治力量不足,缺乏團結,一旦發生沖突,各方勢均力敵,無法彼此壓倒,因此他們都需要依靠一個「大樹」。

在美俄力量的持續滲透影響下,一旦沖突爆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機可以直接從當地機場起飛執行戰鬥任務,陸軍也可以迅速部署,同時海上的船只將持續透過黑海向敘利亞輸送武器彈藥,並透過裡海支援伊朗。

美國在中東的深入布局同樣影響巨大。

每當巴以沖突再起,美軍的航母在第三天便會抵達地中海,並在紅海與胡塞武裝展開激戰。此外,美軍在中東的各大基地還部署有陸基戰術飛彈、核潛艇以及航母戰鬥群,若全部投入使用,沖突的規模將遠超現狀。

然而,大量采購中國武器的沙烏地,為何不考慮邀請中國軍隊駐守呢?根據歷史經驗,與中國合作無疑更為安全可靠。

4、中國對中東的戰略部署循序漸進

實際上,沙烏地的選擇不是沒有考慮中國,而是中國在中東的戰略部署有其獨特的節奏。

確實,如果中東局勢崩潰,中國的援助手段非常有限,不僅沒有直接的鐵路連線,也缺乏軍事基地,在印度洋上更沒有常駐的大型航母戰鬥群。

但中國的軍事戰略基本以防禦為主,與美國四處建立軍事基地、將軍事力量擴充套件到全球各地的做法不同。

特別是在美軍強烈的軍事部署背景下,美軍已在亞太地區部署了60%的軍力,加上日本和南韓這兩個軍事「橋頭堡」,以及美國控制的關鍵海域如馬六甲海峽。

可見,面對我們的是美國的航母和轟炸機,解放軍的主要關註點仍舊在亞太區域。

然而,美國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已經不如以前那麽得心應手了,盟友們開始有了離心離德的跡象,而「敵人」卻步步緊逼,一旦情況失控,中東與俄羅斯的聯手可能形成從大西洋到白令海峽的廣泛沖突。

在美國當前的實力下,面對這樣的大規模沖突幾乎是束手無策,所以,對美國而言,目前最大的麻煩是俄羅斯,一旦解決了俄羅斯問題,很多懸念將得以釋放。

另一方面,中國這些年在中東的影響力明顯增強,這並非依靠武力實作的,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已與所有阿拉伯國家及阿盟建立了堅實的友好合作關系。

2022年中阿貿易總額已超過4300億美元......這顯然表明,中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與美國追求霸權主義的方式截然不同,我們更希望看到一個多元和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