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與中東風飛彈技術不同,美中程飛彈發射有亮點,運20也能打

2024-12-14軍情

美國最近在關島搞了個大新聞——成功攔截了一枚中程彈道飛彈。 這可不是簡單的軍事演習,而是美國軍事實力的展示。 這說明他們在飛彈防禦系統上下了不少功夫,技術水平相當高超。 看來,他們的「玩具」又升級了。這項試驗是美國軍事戰略的重要環節, 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也會產生影響。 具體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反正美國這次秀肌肉,效果拔群。

美國最近在關島進行了一次中程彈道飛彈攔截試驗,成功率爆表!這次試驗,用上了先進的AN/TPY-6雷達,配合陸基「宙斯盾」系統和標準-3 Block IIA攔截彈,堪稱技術巔峰之作。美國官方表示,這對於增強區域防禦能力,應對新興威脅至關重要,看來他們對自家科技實力相當自信。

這套組合拳,從雷達探測到飛彈攔截,環環相扣,精準打擊,宛如一場高科技的「拳擊賽」,精準漂亮地KO了目標。美國這次試驗可謂是實力展示,向世界宣告了其先進的反導技術水平。其在地區防禦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未來國際戰略格局或將因此發生微妙變化。

關島的防空飛彈系統測試,官方宣稱取得重大進展,實作了探測、跟蹤和攔截目標的「關鍵裏程碑」。 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嘛,用的是些老掉牙的傳統飛彈當靶子,根本沒動用什麽高超音速武器。 這就好比考駕照,用自由車練車,然後宣稱已經能開F1賽車了,是不是有點…… 所以,這次測試結果的含金量,各位自行判斷吧。 吹得再響亮,也需要看看實際用的什麽「靶子」。

要打關島,咱得用東風-26,這玩意兒可是高超音速,彈頭還賊尖,能拐彎,防不勝防。關島那邊的反導系統?都是些老古董,末端攔截的,對東風-26壓根沒轍。關島的防禦系統面對東風-26,就像紙糊的老虎一樣,不堪一擊。 換句話說,關島的安全,在東風-26面前,可能有點…懸。

美國結束【中導條約】後研發中程飛彈,不少人覺得這是個重大事件,其實不然。真相是:美國一直在暗搓搓地搞研發,用「靶彈」作掩護,這次只不過是「不小心」露餡了。說到底,這並非什麽技術飛躍,而是無奈之舉。他們一心想搞高超音速飛彈,奈何屢試屢敗,顏面盡失。如今,這個空射中程彈道飛彈,權且算是塞牙縫的玩意兒,聊勝於無罷。 這下子,美國在中程飛彈領域落後於人的窘境算是暫時緩解了。

美國人發射飛彈的方式,真是別出心裁!他們居然用C-17運輸機當發射架,發射一枚中程彈道飛彈。這跟咱們的東風飛彈大相徑庭,人家東風飛彈穩穩當當地待在輪式發射車上,而美國大兵卻把飛彈「空運」出去,頗有幾分「曲線救國」的意味。

美國佬用C-17發射飛彈,聽著挺奇葩的,估計是沒辦法的辦法。不過這給了我們啟發:咱們的運-20,和C-17是同款飛機,效能伯仲之間。 理論上,運-20改裝發射空射中程彈道飛彈輕輕松松,技術上完全沒問題。 這件事說明,有時候,看似笨拙的辦法,說不定能另辟蹊徑,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運-20發射飛彈?妙啊!這相當於給東風飛彈家族添了個「空中飛人」成員,從此告別地面發射架的束縛,直接從天上往下招呼敵人。這高空優勢可不是吹的,同樣的飛彈,同樣的份量,射程能更遠,威力也能更大,簡直就是「高處不勝寒」的完美詮釋。選擇哪種發射方式?這取決於咱們戰略需求,多一種選擇就多一份靈活,多一份驚喜。

運-20能否發射空射彈道飛彈?這可不是簡單的技術活兒,而是戰略考量。 我們需要仔細掂量一下這筆買賣的賬,看看劃不劃算。這好比是給大象披上盔甲,雖然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卻要考慮大象的靈活性會不會因此大打折扣。 技術上或許沒問題,但戰略意義及價效比才是核心。

美國這出戲,最終可能會演變成一場無聲的鬧劇,實力說話,光叫囂沒用。大家夥都準備充足了,美國想打仗?恐怕得掂量掂量後果了。 準備好迎接和平,也準備好應對意外驚喜,這才是國際政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