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並非人為失誤?3年前美核潛艇南海撞山,中國解密資料給出新線索

2024-10-16軍情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美國核潛艇到中國南海轉悠,結果在海底撞山。當時美國稱艇上人員操作失誤導致事故。但最近解密的資料顯示,美國調查人員可能撒謊了!

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向來喜歡到處惹是生非,經常以「航行自由」的名義,在別國海域肆意妄為。

2021年,美國核潛艇康乃狄克號在南海海底撞了「南墻」嚴重受損。事發後美國方面調查稱,是艇員操作失誤引發撞山事故,此後還煞有其事地處罰相關人員。但最近解密的資料顯示,當時美潛艇撞山根本不是人為失誤,而是另有神秘原因。

美核潛艇撞山,受損嚴重

2021年10月初,當全國人都趁著國慶長假在家休息時,南海地區貌似平靜的海面下,卻有一股暗流在湧動,美國最先進的「海狼級」核潛艇康乃狄克號也因此淪為笑柄。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快速提升,中美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明面上的貿易戰、科技戰和金融戰始終未停,暗地裏的較量也有不少。

為了遏制中國發展,探測中國軍事情報,美國除了派出航母軍艦和飛機,不斷在中國周邊演習之外,還在海面下悄咪咪地搞小動作。

核潛艇無疑是執行水下任務的最好選擇,不需要補充燃料可以長時間在海底執行任務,於是美國最新的「海狼級」核潛艇康乃狄克號,就被安排到中國南海執行任務。

具體執行什麽任務咱們不清楚,什麽時間悄悄潛入中國南海,網上也沒有任何訊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康乃狄克號可以靜悄悄地來並且靜悄悄地走。

但常在河邊走肯定得濕鞋,在中國南海海底瞎轉悠,時間長了總會出意外,而康乃狄克號這次還真出了意外。

2021年10月2日,康乃狄克號在南海西沙群島周邊區域,撞上海中一座未知山脈,潛艇艇艏與壓載水艙嚴重受損,11名艇員受到不同程度傷害。

後來公開的訊息顯示,此次撞擊使康乃狄克號水下部份損害尤為慘重。撞擊導致四分之一長度的壓載艙和聲吶艙需要整體切換,甚至可能面臨提前退休的命運。

如此丟人的事,美國最初肯定是藏著掖著不想讓人知道,但潛艇還海底撞山這麽大動靜,自然瞞不過中國監測。

在中國多次要求下,美國經過一段時間調查之後,最終得出結論並對外公布,稱這次事件是因為潛艇人員操作不規範引發的一次意外。

負責調查此次事故的美國海軍軍官稱,該意外是因為導航規劃、值班團隊執行和風險管理中的累積錯誤造成了。因為艇員錯誤地估計了外部環境,認為潛艇會在一片暢通無阻的海域前行,忽視了撞擊地點附近的水下危險。

簡而言之一句話,美國潛艇撞山是因為上邊的操作人員出錯了,最後美軍方將潛艇艦長、副艦長及海員長革職,暫時給此事畫上了句號。

作為美國最先進、武器裝備數量最多的一款攻擊型核潛艇,康乃狄克號出事,自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為了將此次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美國快速公布處理結果後就再也不提。

但美國越是想掩蓋,結果卻越事與願違。尤其是近段時間中國解密了部份資料後,又把康乃狄克號撞山事故推上風口浪尖。

因為康乃狄克號出事之前,南海相關海域正好有一個直徑超過200公裏的巨大漩渦,而很多證據表明,這個大漩渦才是導致美國核潛艇撞上的幕後「黑手」。

南海巨型漩渦引發潛艇撞山事故?

2024年10月初,中國最新解密的科研行動相關資料,給美核潛艇海底撞山事故提供了新的可能,也許美國潛艇出事並不是操作失誤,而是當時沒有其他選擇。

據香港媒體報道稱,在美國潛艇發生事故前的2021年9月,中國就動用大量無人機和科研船只等,在南海地區對一個海上巨型漩渦進行捕捉和記錄。

當時,這個直徑超200公裏的巨型漩渦,突然出現在南海西沙群島海域,漩渦的中心也正是美國潛艇出事的海域附近。

從9月15日到22日這一周左右的時間裏,中國出動了大批無人機和各型別船只,到附近海域進行測量觀察,從空中、海面和海底等多個不同角度,監測這一神秘現象。

當時,中國派出無人機等, 主要是監測研究這一漩渦,並不知道海面下還有美國潛艇在悄無聲息地靠近。

而這艘潛艇正是倒黴的康乃狄克號,也許在潛艇上的美軍官兵看來,這次和以前的任務沒有任何不同,潛伏一段時間獲取到想要的情報之後就可以撤離。

只是沒想到這一次遇上了巨型漩渦,然後在海洋力量影響下,潛艇失去控制最終導致事故。事故後被迫上浮並撤離,然後被中國監測系統發現,這也是中美雙方都沒能想到的。

中國科學院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這個海面上的巨型漩渦名為「中尺度渦」,海水運動激烈能量激烈,嚴重影響聲吶等探測裝置的正常運轉,給海中導航帶來巨大麻煩。

美國潛艇在海底航行過程中,很可能被意外卷入漩渦,既影響了導航系統,又在海水力量影響下導致潛艇難以操控,最終在不清楚海底環境的情況下撞上山脈。

雖然美潛艇是10月初才出事故,中國是在9月中下旬監測到巨型漩渦,但這種漩渦一般會出現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正好能涵蓋美國潛艇出事的時間。

中尺度渦的形成機制,現在業內沒有統一的看法,但透過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來推測,主要是因為海水溫度不均導致的。

中國科學家針對大漩渦的研究顯示,漩渦中心存在多個不同溫度的「核心」,海水從海面到海底呈現出高溫、低溫到再次高溫的變化。

也許正是不同區域溫度不同,導致海水產生劇烈的相對運動,最終形成漩渦,而且海水劇烈擾動也影響聲吶等探測系統,對潛艇等航行器帶來巨大風險。

然後,被這個巨型漩渦捕獲的美國航母,就很悲催地撞上了海底山脈,然後灰溜溜地回國,整艘潛艇返港維修。

氣象武器是否真的存在?

針對此次美核潛艇撞山事故,美國給出了官方解釋,中國也解密研究資料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性,不過搞到最後,最受關註的竟成了那個巨型漩渦。

很多人猜測,這會不會是最新研發出來的氣象武器?當然,大部份人對此觀點都是嗤之以鼻,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還很渺小,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談氣象武器為時尚早。

巨型漩渦是不是氣象武器尚未可知,不過網上關於中美兩國氣象武器的討論,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所謂氣象武器,就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制造地震、海嘯、雪崩、山洪等自然災害,依靠自然偉力來達成軍事目的的武器。

針對氣象武器,美國傳出的訊息倒是不少,最早可以追溯到越戰期間,當時美軍曾出動飛機2.6萬架次,釋放催雨彈474萬枚,讓目標地區持續下雨最終引發洪水,嚴重影響越軍補給線遲滯越方軍事行動。

如果說將人工增雨套用到實戰中,還算不上氣象武器的話,那美國接下來的研究,絕對能列入氣象武器的範疇了。

制造地震的「艾爾戈斯計劃」、制造雷電的「天火計劃」、改變颶風方向的「烈風計劃」等,無一不昭示著美國在氣象武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同時,美國軍方也會申請大量款項,用於推動氣象科學、大氣物理等領域的研究,甚至不惜花費重金招募相關領域的人才,探索氣象武器的可能性。

中國雖然沒有確切的訊息傳出,但網上存在很多煞有其事的分析文章,虛虛實實讓人難辨真假,不過既然美國已經開始研究,想必中國也不會落後很多,畢竟近些年來一直都是美國寫PPT,中國負責變成現實。

就像前文提到的康乃狄克號核潛艇的海底撞山事件,美國一直堅稱是艇上人員操作失誤導致的,並將其作為最終結論。

表面上雖然這樣說,但實際上美國是不是懷疑巨型漩渦的由來,這點誰也說不準,畢竟這事確實太湊巧了,而且中國當時還派出大量監測裝備。

就算是兩個關系友好的國家,遇到這種碰巧的事也不得不多想,更何況中美這種劍拔弩張恨不得立馬弄死對方的國家,心存疑慮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即便巨型漩渦真是自然形成的,一切都只是巧合,但美國也肯定會多想一點,甚至可能最終覺著這就是中國的氣象武器,中國大規模全方位的監測,就是為了獲取相關數據。

美國亡我之心不死,近些年來,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軍事領域,美國始終對中國有很大的敵意。放棄幻想準備戰鬥,也許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