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結束到21世紀初,全球發生的兩百余次武裝沖突中,美國發起的竟占八成之多。
四處燃起戰火的背後,不是所謂的「美好未來」,而是無盡的廢墟與哀鳴。
無數家庭骨肉分離,親人再難團聚;繁華城鎮一夕化為焦土,郁郁鄉野添上無數孤墳。
美越戰爭,堪稱美國二戰後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深的一場東南亞沖突。
令人唏噓的是,戰火褪去,美軍留下的除了戰爭創傷,還有數萬混血兒。
被美國打了14年,最後成了親美國家,國內女性為美軍生下數萬混血
美越混血兒
基於冷戰思維與亞太戰略,美國在1961年至1975年間深陷越南戰場。
戰爭期間,越南人民付出了沈重代價。
北越與南越軍隊的傷亡人數估計在70萬至120萬之間,而平民死難者更高達100萬乃至更多。
換言之,每十個越南人中,就有一人被卷入這場災難。
而美國的代價同樣不小。
超5.7萬士兵喪命,30多萬傷殘,更多士兵罹患「戰爭疲勞癥」,心理陰影揮之不去。
經濟上,美國為這場戰爭耗費了巨額資源,總花費高達1500億美元。
這還不包括戰爭結束後,每年支付給老兵的數十億美元福利。
越戰後,美國接納了72.5萬越南難民,但代價遠不止於此。
戰爭引發了美國長達十年的通貨膨脹,其經濟與社會均受深遠影響。
而更為復雜的遺留問題,則是那些戰爭期間出生的美越混血兒。
這一群體根據父母關系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美國駐越人員(包括軍人及商人、記者等非官方人士)與越南女性在合法婚姻關系下所生的子女。
這些孩子通常會隨著父母返回美國,並取得公民身份。
然而,這類混血兒僅占極少數。
另一類則是戰爭期間美國士兵與越南女子的非婚生子女。
這些孩子大多因缺乏法律保護,未能取得美國國籍,只能作為越南公民留在當地生活。
戰爭結束後,大批美軍撤離,留下這些混血兒童與其母親獨自面對生活的艱辛。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主要駐紮地集中於南部地區,尤其是當時的西貢(今胡誌明市)。
這座城市一度成為美軍的活動中心,但也因戰爭而籠罩在痛苦與混亂之中。
戰場的殘酷與血腥使許多士兵精神崩潰,戰爭的無意義和慘烈沖擊著他們的信念。
他們在酒精、毒品和無休止的派對中尋求短暫的慰藉,甚至將壓抑的情緒發泄在鬥毆與性交易中。
這種混亂生活方式也催生了美軍基地周圍繁榮的商業區:酒吧、餐館、舞廳、咖啡館和俱樂部層出不窮,儼然成為戰場邊緣的「消遣樂園」。
越南人民的處境卻截然不同。
無論南北,整個國家都被戰火席卷,轟炸聲日夜不停,炮彈和地雷隨時可能吞噬生命。
田野被炸得滿目瘡痍,耕種無望,農村青年不得不湧入城市尋求生計。
那些貧困的越南人,在失去土地的情況下,唯有嘗試依附美軍基地的邊緣經濟。
他們爭相搶奪有限的工作機會,做文秘、收銀員、廚師、服務員,甚至成為傭人、保姆或洗衣工。
即使是這樣微薄的工作,也常常面臨激烈競爭,只有極少數人能勉強維持生計。
許多年輕的越南農村女性面臨無法選擇的命運。
她們找不到正當的工作,卻背負著家庭生計的重擔。
在酒吧老板和舞廳經理以金錢和食物為誘餌的驅使下,一些女子迫於生計,淪為陪酒女、舞女甚至妓女。
更為諷刺的是,也有部份女性主動選擇了這樣的道路,或因貧困,或因對生活的絕望。
這些美國士兵對風塵女子出手闊綽,贈送禮物、邀請用餐、消費娛樂,這些舉動輕而易舉地掏空了越南本地男子的自尊。
背後的原因並不難理解——多數美國士兵不過是剛剛踏出家門的年輕人,遠離故土,孤身置身於一個氣候濕熱、文化迥異的陌生國度。
而這場遙遙無期的戰爭,充斥著血腥與死亡,使他們終日被絕望籠罩。
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渴求安慰,渴望情感寄托,甚至希望建立一段穩定的關系,哪怕只是短暫的慰藉。
美國軍方對士兵們的需求並非視而不見。
第一騎兵師在越南中部的安科城建立了一座名為「東方迪士尼樂園」的大型妓院,這無疑是對駐菲律賓美軍制度的直接效仿。
這樣的「樂園」,成了異國他鄉的士兵們逃避現實的場所。
不僅如此,駐越的美國建築工人也是當地酒吧、舞廳以及妓院的常客。
他們的收入是普通士兵的五倍,且大多長期駐留越南。
這些條件使他們更傾向於與當地女性建立長期的同居關系。
美軍的暴行
在越南傳統文化中,女性婚前保持貞潔乃是社會共識,未婚先孕幾乎被視為不可想象之事。
因此,生育控制的觀念在戰前的越南幾乎毫無普及。
然而,戰爭的爆發徹底撕裂了這一倫理框架。
越南戰爭時期,為了求生與維持生計,性交易迅速蔓延,避孕觀念卻依舊遙不可及。
尤其是在20世紀70年代,避孕藥對越南女性而言簡直是奢望,而駐紮當地的美軍士兵普遍對使用避孕措施不屑一顧。
加之女性對現代避孕手段知之甚少,混血兒童大量誕生。
然而,這些孩子的降臨大多不被家庭接受,他們被拋棄、遺忘,成為社會邊緣的哀嘆。
更為令人發指的是,並非所有的混血兒童都源自交易、同居或通婚。
部份孩童的出生,是美軍士兵在暴力脅迫甚至強奸越南女性後的殘忍遺留。
臭名昭著的「美萊村慘案」,便是美軍暴行的縮影。
在時任陸軍中尉威廉·卡利的指揮下,超過500名越南百姓在美萊村慘遭殺戮,其中大量女性被施以暴行後焚屍。
蓋瑞·羅斯切維茲,一名美軍士兵,曾命令7名女性脫衣排隊,其中年紀最小的僅18歲。
然而,當這些女性因絕望而歇斯底裏地尖叫時,他竟冷血地用M-79榴彈發射器將她們炸死。
這樣的暴行,只是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的冰山一角。
戰爭的陰影籠罩下,美國政府、軍隊、媒體和士兵都心知肚明——這場戰爭不僅摧毀了越南的土地與文化,也留下了無數無人認領的混血兒童。
他們在街頭流浪,饑餓與貧窮如影隨形,被家庭拋棄,被社會遺忘。
據人道團體和美國官員的聯合調查估算,越戰遺留下來的美越混血兒約在3萬至5萬之間。
這一數位是基於南越孤兒院、診所及醫院的共同數據統計得出的。
生命的塵埃
1975年,美國從越南撤軍後,那些與美軍士兵結婚或同居的越南女性大多成為單親母親,而她們的孩子則成為社會歧視的集中目標。
在越南的社會主義政權眼中,這些孩子是「敵人的種子」,不僅被親人拋棄,更被整個社會孤立。
媒體將他們描述為「生命的塵埃」或「塵埃孩子」,他們的命運充滿無助與悲愴。
越南社會傳統極為重視家庭和血統,孩子的身份與尊嚴往往取決於父親的地位。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父親,便沒有任何尊嚴可言。
在越戰結束後,由於美越混血兒的父親返回美國,這些孩子成為家族和社會的累贅,許多家庭甚至被政府沒收財產。
美越混血兒的多種族特征,如白皙的皮膚、藍色的眼睛、卷曲的金發或深黑的膚色,使他們格外顯眼,成為歧視的靶子。
尤其是非洲裔美越混血兒,因膚色的差異,承受的社會壓力尤為巨大。
為了讓孩子在越南社會中獲得一絲接納,許多單親母親盡力掩蓋混血兒的外貌特征。
例如,她們嘗試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孩子的膚色變深,壓低他們的高鼻梁,甚至將頭發染成黑色。
這些母親大多生活在美軍基地周邊的農村地區。
在戰爭中,由於田地被炮火摧毀,農業經濟瀕臨崩潰,她們不得不依靠在美軍基地的低薪工作為生。
有人為了養家糊口,甚至做了陪酒女郎或妓女。
然而,當美國人撤離後,她們反而成為越南傳統社會的恥辱象征,飽受社會的唾棄。
面對生存壓力,一些母親無奈拋棄了自己的混血孩子,選擇再嫁另謀出路。
據統計,戰爭結束後,越南約有10萬名孤兒或棄兒,其中許多是混血嬰兒。
這些孩子因無人照顧,往往病死於街頭,當時的遺棄嬰兒死亡率高達90%。
1991年,美國學者對抵美的美越混血兒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記得幼時由母親或外祖母撫養,17%獨自生活,8%則與繼父共同生活。
到了1999年的後續調查中,69.2%的混血兒曾與母親生活在一起,而另有29%在成長過程中從未與母親同住。
這些數位背後,是無數混血兒被親人拋棄的殘酷現實。
他們流浪街頭,無家可歸,常年營養不良,以沿街叫賣、偷竊、乞討為生。
他們不僅忍受饑餓與寒冷,更常常遭受路人的責罵乃至毆打。
越戰結束十年後,一名美國記者以遊客身份存取西貢。
他看到街頭有一些明顯帶有美國人特征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臨時搭建的簡陋棚屋中,靠販賣香煙、口香糖和糖果維持生計。
20世紀80至90年代,在美國上演的歌劇【西貢小姐】再現了這些孩子悲慘的命運。
劇中,一首名為「Bui-Doi」(越南語意為「塵埃」)的歌曲生動地描述了這些孩子的處境。
他們沒有家庭,也缺乏關愛,像漂浮在風中的塵埃,毫無歸宿。
這些孩子因為身份的特殊性,或者被家庭遺棄,在越南的成長過程中極少受到教育。
1991年的調查顯示,14%的美越混血兒從未上過學,17.5%的僅上學不滿3年,32%接受了4至6年的教育,而超過6年的僅占36.5%,其中只有1人曾完成12年的正規教育。
教育的缺失和社會歧視的雙重壓迫,讓這些混血兒在越南的就業市場上幾乎毫無立足之地。
他們常是最後被錄用、最早被解雇的人,即使僥幸得到工作,也多是低薪、危險、甚至對健康有害的職業。
上世紀80年代,伴隨各方的強烈呼聲,美國政府終於出台相關法案,允許遺留在越南的戰爭「孤兒」移民。
然而,這些美越混血兒跨越太平洋後,等待他們的並非夢想的生活,而是另一場無聲的社會鬥爭。
他們從越南的貧民窟走出,卻最終陷入美國的貧民窟。
新的土地並未給予他們希望,反而是冷漠與歧視的延續。
這些混血兒在越南時教育匱乏,英語水平低下,缺乏任何能夠謀生的技能。
移民美國後,他們的經濟困境依舊難以改善。
雖然美國政府提供了少量補助,但這杯水車薪遠不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現狀。
許多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在社會底層掙紮求存。
更令人唏噓的是,不少混血兒的「養父母」在他們抵美後便將其拋棄,親生父親也大多對他們不聞不問。
就連同樣飽受歧視的美國越南裔社群,對這些混血兒的到來也表現出冷淡甚至排斥。
他們的身份在越南無法被認同,而在美國同樣沒有歸屬感。
失去家庭的溫暖,遠離文化的根基,他們既不屬於越南,也難融入美國,心理問題接踵而至,生活愈加艱難。
即便踏上了所謂自由的土地,這些美越混血兒依然是「生命的塵埃」,隨風飄蕩,難以駐足。
他們承載著戰爭遺留的悲劇,在兩國之間被遺忘,被忽視。
參考資料:
越美混血兒:越南戰爭的悲情遺產 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