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機後續來了:台灣不信
12月26日,中國六代機在人們肉眼可見的情況下翺翔天際,這些畫面觸動許多人心,其中有興奮轉述的, 有不可置信的,也有人心裏酸著 。
於是,網路上開始到處流傳,講述。當然,我們也聽到一些台灣的名嘴發出質疑的聲音,盡管美國那邊的媒體還沒有哪一家如此質疑。
那麽,到底大陸六代機有沒有「影」(台灣用語)呢?
兩天前我們說,中國六代機橫空出世,這意味了美國全球軍事霸權旁落,美國一超獨霸的局面終結了。
有關台灣評論人員、名嘴的說法,綠營的名嘴我們就不提了,我們只參考藍營評論人員的說法。總計有謝寒冰、蔡正元、賴嶽謙。另外還有粟正傑與帥化民這兩位退休將領。
其中,謝寒冰、蔡正元、賴嶽謙的說法是「保留」,不相信大陸已經有了六代機, 這三位評論人員認為,大陸六代機還需要10幾年的時間,那是10年以後的事。
而粟帥兩位退將倒是很給面子,給予大陸戰機這次的飛行很高的評價,甚至,有些可能還超出了現在的效能。
謝、蔡、賴三位的論點可以總結如下。
一,戰機試飛不會在都市舉行,而是在沙漠、森林等人跡罕至的地方。
二,和伴隨飛行的J-20S相比,新式戰機的尺寸顯然比較大 ,為此就需要比較大推力的引擎,但是中國現在沒有這麽大推力的引擎。並且,俄羅斯現在也沒有辦法提供引擎給中國。意思是,大陸無法達成推力的要求。
再者,由於新戰機沒有尾翼,需要有向量推力,也就是向量發動機技術。
三,按照網路流傳的視訊、圖片來看,這應該是有人戰機。那麽,大陸是否已經決定其第六代戰機是有人戰機呢?
再參考美國的做法,美國為什麽對第六代戰機一直沒有著手(指幾個月前暫停NGAD計劃),就是因為到底第六代戰機應該是有人還是無人機,搞不定。
這又是暗示說,美國搞不定,沒搞定的東西,中方憑什麽能夠在短時間內搞定?
四,根據J-20與J-35的發展經驗,原型機出來後 ,都經過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才最終定型,期間進行了不斷的修改。
因此台灣名嘴斷定, 大陸第六代戰機於未來可能長得跟現在的狀態差異很大,也需要相當的時間才會最終定型,而不是很快就可以量產。
1 人口密集處展示飛行
總結一下台灣名嘴的說法,其中有一項是顯而易見的看法,一方面是,認為大陸第六代戰機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因而覺得不可能,那是10年,或10幾年後的事。
另一方面,連美國都還沒做出六代機來,大陸怎可能做得出來?
先聲明一下,我們只是提供一些不同的意見,大家論證一番,不存在什麽論點駁斥,只是提出來供您參考,由您自己決定。
首先,戰機試飛不會在人口密集的都市舉行嗎?台灣評論人員的質疑有道理啊!不過,這次的飛行可不一定是試飛,機身也並非塗上黃漆,誰說是試飛?難道就不能是早已試飛過了,然後在前兩日做一次飛行展示,展示給國人看,展示給外界看嗎?
再說了,在都市上空飛行不行嗎?美國就有這個案例。美國在首都華盛頓東南邊上的安德魯空軍基地(Andrews air force base),不就是在華府的大城市邊上嗎?
請註意, 當中藍色那一圈是華府的環城高速路,圈內就是華盛頓地區。
美國空軍時常在此向民眾展示戰機飛行,進行飛行表演,也會邀請民眾進入基地參觀。
再舉一個例子,2016年10月,我個人跑到美國巴爾的摩港口,觀看美國海軍展示朱姆華特隱身驅逐艦。 美國空軍也同時向民眾展示F-16戰機與F-35戰機飛行。當時就是沖著朱姆華特隱身驅逐艦來的,也同時登上了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參觀。
這是有圖有真相, 我是站在美軍伯克級驅逐艦上拍攝的,不是亂說的。
我也算是個軍迷,對於中美兩國的武器裝備展示,有機會就不會錯過。中國055首艦南昌艦才於2017年下水,2020年服役。朱姆華特級隱身驅逐艦是當時最先進的驅逐艦,雖然後來證明其毛病很多。
巴爾的摩也是個大城市,是馬里蘭州最大的城市,然而美國空軍也在那裏進行飛行表演。所以台灣名嘴的說法不通。
2 引擎推力的質疑
再者,既然有J-20S伴隨飛行,這是雙座版的J-20隱身戰機,美國都沒有的,那麽真正的主角就不會簡單。這些名嘴沒有去質疑J-20S的真實性,反而質疑此次飛行的正主兒,豈不怪哉?
至於戰機引擎推力的問題,一些外界人士好像不對此質疑不行,必定要質疑一番,才稱得上是專家。
我們看看今年的訊息,J-20用上了渦扇-15發動機,但是沒有向量噴口,為什麽?因為用不上,沒有需要。
渦扇-15的最大推力為181千牛,推重比達到10.87,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推力和推重比的角度來看,渦扇-15介於美國F119(F-22 使用)和F135(F-35 使用)發動機之間。F119的推力為156千牛,推重比為10.5,
而F135引擎的推力為191千牛,推重比為11.47 。
在此基礎上,再研發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不行嗎?按照中國軍方過往的做法,裝備一代,預研一代,比渦扇-15更先進的下一代發動機已經在路上了。
大約10年前,西方媒體說,中國為了解決戰機發動機的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臟病問題,中國將投入1000億美元進行開發。
不論這說法是否屬實,中國大陸在戰機引擎上的進展是有目共睹。實際上,中國在發展渦扇-15的同時,還有渦扇-20與渦扇-19,那是多種型號,多項技術。因此,發展更新、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是完全有可能。
所以台灣評論人員這個論點,也站不住腳,過於主觀。
另外,美國B-2、B-21轟炸機也是平面無尾翼機身,美國做得出來,為什麽中國做不出來,因而要質疑中國新戰機的推力問題?
此外,今年三月,中國空軍副司令王偉中將面對記者提問,「轟-20什麽時候能對外公布呢?」
王偉中將回應說:「快了,你們等著吧!」
轟-20是不是需要更大推力的引擎?那麽這表示,有關大推力的戰機、轟炸機,其解決辦法早已有了,不管此新戰機是單發、雙發、還是三發。
說明一下,成飛這一款新戰機使用三個發動機。
3 部署的時機
關於第四點,台灣評論人員根據J-20與J-35的發展經驗,原型機出來後,都經過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最終才定型。
這個說法不算錯,但是,這並不妨礙中國第六代戰機進行部署。按照之前的做法,可以有A、B、C作為改進型號。這有什麽妨礙呢?
在重申去年的說法,中國六代機的進度領先美國,中國不著急部署,可以等待美軍六代機的研發結果,再來決定該有的型號效能。當然,若是美軍發展速度太慢,中國還是會進行部署,或是少批次的部署。
真正的原因是這些台灣評論人員在本質上,就是不願意相信中國戰機技術會領先美國,這才是問題所在。
4 中國現在不會搞欺騙
其實,他們沒有搞清楚一點,以中國現在的科技實力,中國的大國地位,中國有實力牛逼,有實力技術超前美國,不會去搞那些裝牛逼,欺騙的事。不了解這一點是他們最大的誤區。
而且,非但不會裝牛逼,還往往會謙遜、客氣,隱藏一下。
舉個例子,中國早已經有了能夠打擊美軍航母的東風-21D彈道飛彈,但卻是一直到2015年閱兵的時候才對外展示。
而且,直到2020年8月,中國才向南海試射東風-21D與東風-26。
要是美軍的話,老早迫不及待就對外釋出了。
中國人行事向來保守,不慣於高調,美國也因此常常吃中國豆腐。
就以美軍航母殺手東風-21D反艦飛彈來說,中國官方沒有明確說明,美國就吃定這一點,硬說中國沒有。
雖然美國公開吃中國豆腐,但私底下卻很誠實,早早就規劃,將美軍基地從琉球漸次轉移到關島。
再舉第二個例子,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茲曾經說,中國雖然極力發展隱身戰機,但是沒那麽快。但很快的他就被打臉了。蓋茲於2011年1月存取北京,1月11日,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中國進行J-20首飛。
是不是首飛我們不知道,首飛很可能早已進行了,但對外公開的首飛是在那一天。
這樣的例子不是只有這兩個,還包括可回收的軌域轟炸機,天宮空間站,比美國還要成功、穩定的電磁彈射,MD-22,MD-19亞軌域飛行的轟炸機等,中國讓外界吃驚的新科技,新武器多了。
因此,以舊有觀念來質疑中國這款新戰機,並不恰當。一些人需要慢慢習慣中國式科技,中國式突破。
另外,台灣評論人員還提到了六代機在人工智慧AI方面的套用。
論到人工智慧在實質的制造業與工業套用,中國大陸是領先的,這方面不用懷疑。把AI套用在情報搜集、判斷,然後做出作戰決策,這方面難不倒中國科技業者。
5 以美國馬首是瞻?
最後,一些台灣評論人員還引述美國【防務新聞】於6月的報道。【防務新聞】認為,中國在第六代戰機的研發領域取得了進展,原型機最早在2028年前後將準備就緒。
其實,【防務新聞】的說法已經是承認了,大陸在第六代戰機的研發超出他們的預測。
因此,台灣評論人員又說了,大陸的原型機需要等到2028年。
咦,我就奇了,為什麽美國人說的話這麽有用?這些人把美國人的說法奉為圭臬。美國人說是2028年,中國人就不可能在這之前做出來嗎?
之前不是提了美國前防長蓋茲的說法,結果是J-20提前數年出來。
這種以美國人為基準的說法要不得,美國人不是上帝。不是他們做不出來的,別人就一定做不出來嗎?
有關中國科技突破,已經有多個案例,但是一些人的觀念就是沒有改過來,而且還是藍營的評論人員,不是出自綠營名嘴。
2011年,當J-20首飛的時候,不少藍營名嘴也同樣不相信,抱持懷疑的態度,更別說台灣綠營民眾了,這似乎是歷史重現。
合理的懷疑可以,但都已經快14年了,不應該再把中國大陸當成需要吹牛逼,才能夠嚇阻美國。
6 結論
從2011年1月中國J-20首飛以來,中國新式武器的發展呈現「井噴」現象,這種現象至今還沒有結束。
反觀美國,似乎遇到了瓶頸,十多年來幾乎停滯不前。前陣子好不容易在高超音速飛彈的試射獲得成功。
我們也可以理解,一些海外華人抱持美國科技第一,美國軍事第一的想法。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沒錯。但也需要適時地改變。
中國是否在第六代戰機取得領先,幾年內就可以分曉。到時候的答案不是可以粉飾,或是裝得出來;也不是慣性上的漠視可以忽略的。
印證這二三十年的中國發展歷史,還沒有哪一項是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