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第6集團軍的覆滅與東線戰局的轉折
說起二戰中的標誌性事件,大家肯定繞不過史達林格勒戰役。時間拉回到1942年11月,那可是個寒風刺骨、命運多舛的冬天,德國第6集團軍正雄心勃勃地向蘇聯發起猛烈進攻。怎麽形容這支部隊呢?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鐵血精銳,連帶著裝備和士兵都是頂配級別。然而,就是這麽一支號稱無堅不摧的大軍,在短短幾個月內從巔峰滑落至深淵。這場戰役不僅讓保盧斯將軍成為歷史上的悲劇人物,也徹底扭轉了整個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勢。
那麽問題來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原本強大的第6集團軍會在蘇聯人的反擊下潰不成軍?是不是光靠暴雪和饑荒就能把他們困死?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為什麽說這一仗之後德國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呢?
要解答這些疑問,我們得先看看當時的背景。第6集團軍是什麽來頭?簡單來說,它就是納粹德國東線主力中的主力,由27萬訓練有素、裝備齊全的士兵組成。在他們手中,不僅有豹式坦克這種裝甲怪獸,還有火炮、迫擊炮等高端武器。而且帶領這群猛男們沖鋒陷陣的是保盧斯,一個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新星將領。據說他本人溫文爾雅,還喜歡研究戰略地圖,但現實告訴我們,這種學術型指揮官到了真正刀尖上見紅的時候,往往容易掉鏈子。
當初,第6集團軍之所以奔赴史達林格勒,是因為那座城市對雙方都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一邊是以約瑟夫·維薩里奧諾威治·史達林命名,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蘇聯人不會輕易放棄;另一邊則是德方,希望透過占領這個工業重鎮切斷窩瓦河交通,從而掐住紅色帝國的重要經濟命脈。所以,當時希特勒信誓旦旦地給出指令:必須拿下!可惜啊,他低估了敵人,又高估了自己手下人的能力。
開局階段,第6集團確實表現出了鐵騎橫掃千裏的氣勢。他們一路推進,把前期防守薄弱的蘇聯部隊打得節節敗退。不少老百姓看著天際飛過來的轟炸機,只能捂著耳朵祈禱活下來。但就在德方眼看勝利在望的時候,故事開始變得耐人尋味起來!你猜發生什麽事兒了嗎?
沒錯!此刻輪到熊孩子似乎開掛般逆襲了。蘇聯人在朱可夫元帥統籌下布置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反包圍行動,他們利用外線調動數十萬援兵,將突入城內且毫無後路準備意識(或者壓根沒時間管補給系統)的德六團封死在冰冷絕境中。當時誰都覺得,這幫家夥撐不了多久,就像魚離水面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