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中國,正值改革開放的前夜,一切都在蓬勃開發中。
在渤海灣畔的煙台,一項秘密的打撈任務正在進行。
這可不是普通的打撈,目標是一艘沈睡海底多年的外國潛艇——英國皇家海軍的「海神號」。
幾十年後,這件事竟然會驚動英國首相,引發一場國際輿論風波,這恐怕當時參與打撈的工人們怎麽也想不到。
故事要從1931年說起。
那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
威海衛,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曾經是英國的租借地,即使名義上已經歸還中國,英國海軍依然在此駐紮,儼然是他們的「後花園」。
「海神號」潛艇,作為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先進武器,自然也被派駐於此,象征著大英帝國的軍事實力。
這艘被寄予厚望的潛艇,卻命運多舛。
1931年6月的一個晴朗日子,風平浪靜,萬裏無雲,「海神號」卻在一次例行演習中,與一艘中國商船意外相撞。
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事故發生地離海岸很近,水深不過35公尺,可「海神號」卻迅速沈沒,22名艇員不幸罹難,只有31人僥幸逃生。
事故發生後,英國方面展開了緊急救援和打撈。
各種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連從日本請來的專業打撈隊也束手無策。
或許是礙於技術,或許是成本太高,英國最終放棄了打撈計劃,隨著1934年英國海軍撤出威海衛,「海神號」也徹底被遺忘在了中國海域的海底。
時間一晃,來到了1972年。
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工業發展急需鋼鐵資源。
煙台救撈局接到了一項任務:打撈沈沒在劉公島附近海域的一艘外國潛艇,正是那艘被遺忘的「海神號」。
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不僅能清除航道障礙,保障漁民安全,更重要的是幾百噸的鋼鐵,對當時的中國工業建設來說,可是寶貴的資源。
對於經驗尚淺的中國打撈隊來說,打撈「海神號」也是一次難得的實戰練兵機會。
沒有先進的裝置,沒有豐富的經驗,工人們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 ingenuity ,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將這艘龐然大物拆解打撈上岸。
潛艇被切割成塊,九百多噸的廢鋼被運往全國各地,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艇上的魚雷、彈藥等危險物品,則被統一銷毀處理。
至於潛艇裏是否還有當年罹難的英國士兵遺骸?
根據當時的打撈記錄,並沒有發現任何人類遺骸。
這次打撈行動,本應就此塵埃落定,成為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三十年後,一段塵封的往事,卻因為一篇雜誌文章,意外地掀起了軒然大波。
2002年,中國軍事雜誌【現代艦船】刊登了一篇關於「海神號」打撈過程的文章,旨在回顧中國打撈事業的發展歷程。
沒想到,這篇文章被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註意到,並被歪曲解讀為「中國竊取英國潛艇技術」的陰謀論。
西方媒體也迅速跟進,添油加醋地進行報道,甚至編造出「打撈過程中發現18具英國士兵遺骸」等聳人聽聞的謠言。
英國國內的輿論也隨之沸騰,遇難士兵的家屬、學者、政客紛紛發聲,要求中國「歸還潛艇」或「為逝者建紀念碑」。
一位名叫多琳·裏斯代爾的英國女士,聲稱自己是潛艇官兵的後代,要求中方交代其父以及戰友的遺骸下落。
這場輿論風波愈演愈烈,甚至驚動了當時的英國首相。
英國政府的態度耐人尋味,他們一方面沒有直接向中國施壓,另一方面也沒有阻止媒體的炒作和渲染。
有人分析,英國政府是想借此機會向中國「碰瓷」,為兩國關系制造籌碼,獲取政治利益。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中國政府的回應始終如一:打撈「海神號」是為了清除航道障礙,並非為了竊取技術;打撈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遺骸,相關記錄可以查證;打撈行動的細節,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有限。
這場風波,最終不了了之。
它卻暴露了英國政府的「雙標」嘴臉:當年,他們把威海衛視為自己的地盤,隨意駐軍;「海神號」沈沒後,他們無力打撈,將其遺棄;幾十年後,他們卻又以「人道主義」為借口,對中國橫加指責,試圖將責任推卸到中國身上。
回望這段歷史,不禁讓人感嘆世事變遷。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卻在一艘廢棄潛艇上纏結不清,這究竟是為了所謂的「人道主義」,還是為了刷一波「存在感」?
歷史,總是充滿著 ir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