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扛不住了,烏軍準備放棄庫拉霍沃,6個旅1.8萬烏軍可增援紅軍村

2025-01-21軍情

俄軍在庫拉霍沃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行動,戰事強度達到近期新高。俄軍集中部署"龍卷風"、"冰雹"等多型火箭炮系統,對庫拉霍沃地區實施持續打擊。此次火力打擊規模超過前期行動,俄軍意圖全面突破該地區防線。

俄軍采取精準制導與飽和攻擊相結合的戰術。烏軍多處防禦工事遭到破壞,戰壕系統與掩體設施受損嚴重。俄軍地面部隊隨後投入機械化戰術群,配備現代化裝甲車輛與精確制導武器系統,從多個方向對烏軍陣地發起進攻。俄軍重點打擊烏軍指揮控制設施與後勤補給線,意圖切斷該地區與外界聯系。

烏軍第33機械化旅遭受重創,多處陣地被迫放棄。前線指揮所不得不多次轉移位置,導致部隊指揮受阻。補給車隊在運送彈藥與物資途中頻繁遭遇俄軍無人機偵察與打擊,多輛運輸車被摧毀。補給中斷導致前線部隊彈藥儲備告急,部份陣地已難以維持有效防禦。

烏軍最高統帥部開始考慮重新調整戰略部署。烏軍計劃對庫拉霍沃地區駐軍進行戰略性轉移。目前該地區共有第33、34、58、79、110和第46旅等6個主力旅,總兵力約1.8萬人。這支部隊面臨被俄軍包圍的風險日益加大。

紅軍村作為新的防禦重點,地理位置優越,是連線頓內次多個重要城市的交通樞紐。加強紅軍村防禦不僅能穩定當前戰線,還可為後續反擊行動創造有利條件。該地區地形復雜,有利於部隊構建縱深防禦體系,可大幅提高防禦效能。

紅軍村地區不僅是制高點,還控制著數條重要補給線。加強該地區防禦力量,可有效遏制俄軍在多個方向的進攻企圖。紅軍村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急需戰鬥力強的部隊支援。若庫拉霍沃地區的部隊能夠順利轉移至此,將極大改善該地區的防禦態勢。

截至2024年1月17日,庫拉霍沃地區的烏軍已開始分批轉移。第一批轉移部隊包括第33機械化旅與第58旅的主力,約6000人,攜帶裝甲車輛、自行火炮等重型裝備。這些部隊正在沿預設路線向紅軍村方向轉進。

烏軍采取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派遣"標槍"反坦克飛彈小組在關鍵路段設伏,部署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系統保護轉移車隊。工兵部隊在重要路段布設煙幕,架設電子幹擾裝置,以規避俄軍偵察。烏軍還在多個區域設定誘餌目標,試圖分散俄軍註意力。

轉移行動面臨諸多挑戰。當地連日降雪導致部份道路通行條件惡化,重型裝備轉運困難。俄軍空中優勢明顯,其蘇-34戰鬥轟炸機與米-28武裝直升機頻繁出動,對轉移路線實施空中封鎖。俄軍電子戰部隊還在持續幹擾烏軍通訊系統,增加轉移協調難度。

紅軍村防區當地工程部隊已完成三道防線構築,包括反坦克壕溝系統、混凝土掩體群與地下指揮所。防空系統升級改造後,新增"山毛櫸"中程防空飛彈系統4套,可有效攔截俄軍空中威脅。後勤部門已儲備約一個月的彈藥與生活物資,為即將到來的部隊做好保障準備。

紅軍村位於頓內次州核心區域,控制著通往克拉馬托爾斯克、斯拉維揚斯克等重要城市的交通要道。該地區地形以丘陵為主,最高點海拔達到437公尺,視野範圍可達20公裏,具備優越的觀察與火力控制條件。地下水系發達,便於構建永備性防禦工事。

該地區現有防禦體系采用"堡壘群"式布局,共設定45個火力點,構成交叉火力網。防禦縱深達到12公裏,各防區之間建有地下通道聯系。烏軍在該地區部署M777榴彈炮、"海馬斯"火箭炮等遠端火力打擊系統,射程可覆蓋方圓40公裏範圍內的重要目標。

1.8萬庫拉霍沃守軍若能順利轉移至紅軍村,將使該地區防禦力量提升至少一倍。這不僅能有效遏制俄軍在該方向的進攻勢頭,還可為烏軍在頓巴斯地區的整體防禦提供有力支撐。轉移過程中的風險不容忽視,俄軍很可能會抓住這一戰機發起更大規模進攻,這將是對烏軍指揮系統與作戰能力的重大考驗。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